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管
  • 6篇脑梗
  • 4篇血压
  • 4篇脑血
  • 4篇高血压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动脉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卒中
  • 3篇颅多普勒
  • 3篇脑白质
  • 3篇脑白质疏松
  • 3篇脑梗塞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意外
  • 3篇脑卒中
  • 3篇金属蛋白
  • 3篇金属蛋白酶
  • 3篇经颅多普勒

机构

  • 2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韦柠琳
  • 8篇阳洪
  • 6篇吴钢
  • 5篇何柳平
  • 4篇潘丽雅
  • 3篇佘军红
  • 3篇彭日红
  • 3篇尹景芝
  • 3篇寻卫权
  • 3篇翁保慧
  • 3篇刘立民
  • 2篇郑金瓯
  • 2篇杨春旭
  • 1篇陈仕检
  • 1篇吴培华
  • 1篇石胜良
  • 1篇韦真理
  • 1篇刘倩倩

传媒

  • 5篇华夏医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柳州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并发抑郁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260例UAP患者行PCI术后填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按评分分为两组:非抑郁组、抑郁组,随访半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UAP患者PCI术后并发抑郁发生率为30%,抑郁组心血管事件(UAP,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动过速,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50.38±10.12)%∶(58.13±12.28)%],6min步行距离[(213±5.60)m∶(280±10.32)m]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均<0.05)。结论:抑郁影响PCI术后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何柳平韦柠琳
关键词:抑郁症心血管疾病
事件相关电位对梗死性痴呆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尹景芝阳洪韦真理佘军红吴钢翁保慧韦柠琳潘丽雅寻卫权
痴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管性痴呆是中国老年期痴呆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血管性痴呆早期是可以防治的,关键在早期诊断。为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脑梗死认知障碍及痴呆早期诊断的意义,课题组对39例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P300、...
关键词: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动态监测干预治疗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性质、血脂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8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记录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部位、数目和颈动脉内径,同时检测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部分脂质代谢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韦柠琳何柳平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脑梗死
降压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09年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并且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对于预防脑卒中的价值已被肯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可观测颅底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本文通过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TCD参数的变化,探讨降压治疗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韦柠琳何柳平
关键词:脑血流动力学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TCD参数
抗抑郁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抑郁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抑郁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抑郁症不稳定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加用抗抑郁药黛力新,2片/d,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力衰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抑郁症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何柳平韦柠琳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抑郁症心血管事件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于发病24h内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治疗组静脉滴注倍他司汀40mg,两组均每日1次,共10d。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TCD检查治疗组用药后VA等血流速度与用药前比较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倍他司汀冻干粉针治疗VBI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韦柠琳
关键词: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ALS患者53例为ALS组,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评分,并分析P300的影响因素。结果 ALS组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占54.72%(29/53),高于对照组的22.58%(7/31);其ALS-FRS分值为(26.74±5.92)分。ALS组P300的N2和P3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而P3波幅小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LS组患者P3、N2潜伏期与年龄、抑郁呈正相关(P<0.05),与ALS-FRS评分呈负相关(P<0.01);P3波幅与ALS-FRS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抑郁呈负相关(P<0.05)。结论 ALS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其与患者年龄、FRS分值及抑郁状态相关。
阳洪潘丽雅韦柠琳吴培华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事件相关电位影响因素
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与IL-6、NSE、TNF-α、MMP-2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满足入组条件的43例患者进行MMSE及Mo CA评分,按评分结果分正常组及异常组,所有入组者均采集血检测IL-6、NSE、TNF-α、MMP-2。比较两组间量表评分与神经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1)在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中Mo CA量表评分异常组血清IL-6、TNF-α、MMP-2、NSE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MSE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提示IL-6、TNF-α、MMP-2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且与MMP-2相关性最大(r=0.430)。结论: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清IL-6、TNF-α、MMP-2、NSE水平越高,则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重,且MMP-2或可作为判断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
韦柠琳阳洪彭日红吴钢刘立民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白介素6烯醇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2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治疗后30 d和90 d分别进行抑郁量表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2组患者入院第2天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及90 d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抑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干预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韦柠琳
关键词:脑卒中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干预
脑梗塞部位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脑梗塞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异常变化及其与梗塞部位的关系。方法对38例脑梗塞患者测试SSR,并比较大脑皮层、基底节区、脑干3个梗塞部位SSR异常的特点。结果脑梗塞组SSR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波幅率增高或波形缺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脑梗塞组SSR病灶同侧异常率为86.84%,对侧为71.05%,皮层梗塞和脑干梗塞主要表现为双侧异常,基底节区表现为双侧异常,但病灶同侧异常更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后存在严重的交感神经功能障碍,SSR对脑梗塞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亚临床诊断价值。
韦柠琳
关键词:脑梗塞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