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关节炎
  • 7篇类风湿
  • 7篇风湿
  • 6篇血小板
  • 6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风湿关节炎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3篇动脉
  • 3篇血小板减少性...
  • 3篇紫癜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观察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性关节炎

机构

  • 20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陶黎
  • 12篇官晓红
  • 9篇雷丽华
  • 7篇胡谦
  • 6篇刘潇潇
  • 5篇任丽蓉
  • 4篇费晓莉
  • 3篇何东
  • 3篇潘琳
  • 2篇傅红春
  • 2篇林娟
  • 1篇张江林
  • 1篇王炎焱
  • 1篇贺晓红
  • 1篇王在谟
  • 1篇官小红
  • 1篇任利蓉
  • 1篇任倩

传媒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疫学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气虚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血小板减少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0例气虚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计数 ,测定细胞免疫 ,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 :治疗组显效 16例 ,良效 2 4例 ,进步 12例 ,无效 8例 ,有效率 86 67%;对照组显效 10例 ,有效 14例 ,进步 10例 ,有效率 5 6 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细胞免疫紊乱明显改善 ,产板巨核细胞上升。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 ,提升血小板计数 。
练颖王在谟胡谦官小红雷丽华陶黎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血小板计数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虚型治疗组显著性差异
AngⅡ、IL-6和TNF-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性的,从而找到新的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指标。方法2017-2019年在该院住院的6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20例同期体检的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10 MHz。对两组的AngⅡ、IL-6、TNF-α和颈总动脉IMT进行对比分析。AngⅡ测定为卧位:正常值为23~75 pg/mL。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AngⅡ、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AngⅡ、IL-6、TNF-α越高,B超测定双侧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越高,提示AngⅡ、IL-6、TNF-α越高的RA患者发生心血管疾患的概率就越高。结论AngⅡ、IL-6、TNF-α与动脉粥样硬化成正相关,故可能成为新的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
陶黎刘潇潇费晓莉任丽蓉练颖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
Ang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Ang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从而找到新的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指标。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该科住院的20例RA患者组,正常人2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的AngⅡ和颈总动脉IM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AngⅡ水平(0.96±0.05)pg/mL均高于对照组(0.83±0.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gⅡ越高,B超测定双侧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越高(OR=0.95,P<0.001),提示AngⅡ越高发生心血管疾患的几率就越高。结论 AngⅡ与动脉粥样硬化成正相关,可能成为新的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
陶黎刘潇潇潘琳练颖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SLE的临床资料,按照PAH的诊断标准分为PAH组及非PAH组,对两组的活动性、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补体进行比较。结果87例SLE患者中合并PAH16例,发生率为18.39%。两组的活动性、补体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的雷诺现象及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AH组,两组的自身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可继发PAH,与SLE的活动性、雷诺现象及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关系,与自身抗体无关。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雷丽华陶黎练颖官晓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观察对ITP患者抗HP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8例ITP患者进行HP检测,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HP治疗;B组(39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38例ITP患者中HP阳性者81例,阳性率58.7%;A组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7例(88%),B组3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0例(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复发率A组21.3%,B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急性ITP17例,总有效率82%,慢性ITP25例,总有效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部分ITP的发病密切相关,加用抗HP治疗可提高ITP疗效,降低复发率,尤其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ITP)患者效果更好。
官晓红练颖胡谦何东任利蓉陶黎刘潇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府逐瘀汤、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IFN治疗ET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α-IFN)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疗效。方法将93例ET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1例,其中治疗1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2组给予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均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1组的治疗起效时间(1.7±0.6)d,治疗2组起效时间(1.6±0.5)d,对照组起效时间(3.9±0.5)d,对照组的起效时间显著慢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3.5%,治疗2组为90.3%,对照组为67.7%,前两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ET临床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加用血府逐瘀汤后疗效无显著改变。
陶黎傅红春潘琳练颖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血府逐瘀汤血小板去除术Α-干扰素
IL-37、VEGF、LDH和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62例(MM组)和健康体检者28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7、VEGF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LDH、β2-MG水平,比较两组及国际分期体系(ISS)不同分期、不同疗效MM患者各指标水平,分析血清IL-37和β2-MG的相关性。结果MM组患者血清IL-3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LDH、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ISS分期MM患者血清IL-37、VEGF、LDH、β2-M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Ⅲ期MM患者IL-37水平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VEGF、LDH、β2-MG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MM患者血清IL-37水平升高,VEGF、LDH、β2-MG水平降低(P<0.05);化疗后评估疗效,完全缓解MM患者血清IL-37水平高于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患者,而VEGF、LDH、β2-MG水平低于PR、PD患者(P<0.05);MM患者血清IL-37与β2-MG水平呈负相关(R2=0.737,P<0.05)。结论MM患者血清IL-37、VEGF、LDH和β2-MG水平变化与肿瘤负荷、疾病分期、近期疗效相关,可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利的实验室依据。
费晓莉陶黎熊梅何东林娟侯铮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Β2微球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32例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误诊原因、误诊疾病种类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MM病例误诊资料。结果:MM早期临床表现复杂、特异性不强,极易误诊漏诊且误诊疾病多样化。结论:对中老年患者疑及本病者应尽快进行骨髓和相关检查以避免误诊漏诊,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官晓红陶黎任丽蓉刘潇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Th2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h1)即白介素-2(IL-2)、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即IL-6、IL-10、IL-1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42例ITP患者(研究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IL-2、IL-3、TNF-α、IL-6、IL-10、IL-13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Th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h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h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h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失衡与ITP发病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调整Th1/Th2失衡状态。
费晓莉练颖官晓红雷丽华陶黎何东林娟任倩
关键词:免疫血小板减少TH1细胞TH2细胞细胞因子类
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2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方法参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列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单用来氟米特治疗的患者52例,列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基本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分别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7.6%,且症状程度相对更重;整体比较,观察组临床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陶黎练颖官晓红雷丽华
关键词:来氟米特白芍总苷胶囊类风湿关节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