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霄雅 作品数:15 被引量:7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Canaloplasty治疗成人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陈霄雅 辛晨 王怀洲 石砚 李猛 王宁利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或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或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Ⅱ-Ⅲ期NVG患者44例、4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7d后根据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法分为小梁切除术组(A组)21例、22眼;Ahmed引流阀植入术组(B组)23例、24眼。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随访(18.13-+2.54)个月,分别对2组术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视力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术后不同时期眼压均较注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1周和1个月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80;t=1.35,P=0.29),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B组平均眼压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t=2.45,P=0.03)。2组玻璃体腔注药3—7d后虹膜新生血管部分或全部消退,有效率为100%。术后视力提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0)。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或小梁切除术均可显著降低NVG患者的眼压,但是Ahmed引流阀植入术控制眼压效果更持久且稳定。 杨柳 李甦雁 张雪翎 陈霄雅 苗培建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23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治疗前后眼部一般情况、中心视野、VEP、彩色多普勒(CDI)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的血管壁情况、内膜-中膜厚度及血流速度;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治疗方法采用激素冲击、扩血管、脱水剂、营养神经、局部复方樟柳碱注射等综合治疗。结果 (1)视力: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视野: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显著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部、眼部血管CDI:颈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硬化闭塞症人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无差异。治疗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7眼,占26.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5眼,占19.2%;眼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3眼,占11.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能够改善患者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液流变学,减小视野缺损范围,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刘海洋 崔建萍 李甦雁 张正培 陈霄雅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血液流变学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与房角分离分别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与房角分离分别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采取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者共41例,作为A组;余39例采用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眼压、不同时刻房角全部开放率及术后6个月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均好于或高于术前,B组术后1周视力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后1周(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眼压均低于术前,B组术后6个月眼压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周眼压低于A组,B组术后6个月眼压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房角全部开放率均高于B组,B组术后6个月前房出血发生率高于A组,前房渗出、瞳孔形态异常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中央前房深度、远期眼压恢复效果更优,且安全可靠,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改善患者房角关闭情况,前者房角开放率更高。 丁文君 陈霄雅 苗培建 卢亚楠关键词: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两年随访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评估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的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0眼)。方法对上述患者行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术后3、6个月,1、1.5、2年进行随访。对比观察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非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患者的眼压以及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以术后不使用降眼压药物,且眼压<21 mm Hg为完全成功,术后需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21 mm Hg为条件成功。主要指标眼压、降眼压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4.9±8.1)mm Hg,平均应用(2.7±1.2)种药物。术后3、6个月,1、1.5、2年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5.1±3.0)mm Hg、(15.5±3.5)mm Hg、(15.4±3.1)mm Hg、(15.6±4.2)mm Hg、(15.8±4.9)mm Hg,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00)。术后2年平均应用(0.8±1.4)种药物,明显少于术前(P=0.000)。术后2年完全成功率70.3%,条件成功率92.6%。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及降眼压药物种类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高度近视组眼压(14.4±3.3 mm Hg)低于非高度近视组(16.2±4.5 mm Hg)(P=0.035),其他时间点两组眼压及用降眼压药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随访两年的结果表明,Schlemm管成形术对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眼压手术方式。 刘玥 陈霄雅 陈霄雅 王怀洲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 角膜绷带镜在结膜瓣以穹窿为基底的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角膜绷带镜在结膜瓣以穹窿为基底的小梁切除术中的适应症、应用时机与方法以及临床效果,从而评估角膜绷带镜在青光眼疾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32例(38只眼)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接受结膜瓣以穹窿为基底的小梁切除术后即刻配戴角膜绷带镜。于术后7-14d时取出角膜绷带镜。对患者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荧光素钠染色检查,记录患者的自觉症状、眼红指数及结膜瓣切口愈合情况,评价角膜绷带镜的安全性和效果。手术前及术后7d患者的舒适度和眼表综合分析情况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手术前及术后7d患者的疼痛程度按照0.5级、1级和2级分为3个等级,以眼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手术前及术后7d患者荧光素角膜染色的情况以眼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x。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患者的眼部刺激感、眼部刺痛及流泪评分分别为(0.06±0.38)分、(0.59±0.45)分及(0.18±0.39)分,术后分别为(0.53±0.22)分、(0.96±0.21)分及(0.45±0.37)分,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6.89,4.23;P〈0.05)。术前患者的烧灼感及睁眼困难评分分别为(0.04±0.29)分和(0.03±0.15)分,术后分别为(0.07±0.19)分和(0.02±0.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1.24;P〉0.05)。术前疼痛为0.5级者31例(35只眼),占92.11%;疼痛为1级者1例(3只眼),占7.89%;术后7d疼痛为0.5级者34例(37只眼),占97.37%;疼痛为1级者1例(1只眼),占2.63%,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02� 陈霄雅 张雪翎 李威 苗培建 李春建 王怀洲 王宁利关键词:结膜瓣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视神经钳夹伤对大鼠包含黑视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陈霄雅眼表酸烧伤不同浓度玻璃酸钠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在治疗眼表酸烧伤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Ⅰ-Ⅱ度眼表酸烧伤82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49只眼,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第2组,41只眼,以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统计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结果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3.1±1.8)s,和(5.4±1.9)s;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分别为(4.0±1.6)d和(2.6±1.2)d,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较高浓度(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能够更好地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王素常 陈霄雅 靳雷视神经钳夹伤对大鼠mcRGCs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大鼠视神经钳夹伤模型,观察S-D大鼠包含黑视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mcRGCs)的损伤程度,并与SMI-32染色阳性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程度做比较,观察二者损伤程度的异同。
材料与方法:... 陈霄雅关键词:视神经钳夹伤 视网膜 神经节细胞 文献传递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了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05/2010—05收治的22例2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3~5d后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组(A组,13眼)和小梁切除术组(B组,10眼)。术后随访12~26mo,分别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Bevacizumab治疗3~5d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大部分消退,有效率为100%。A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其中B组1例患者视力下降。A组和B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远期随访A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人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较小梁切除术更有效控制眼压,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雪翎 李甦雁 张正培 苗培建 陈霄雅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小梁 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