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然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兔椎间关节融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索应用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脊柱前路融合的方法。[方法]自髂骨抽取骨髓4m,l在体外扩增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前路腹膜外行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术。每只动物取3个脊柱节段随机接受4种移植方法: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A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和纤维蛋白胶(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C组),纤维蛋白胶(D组)。实验动物在术后3个月处死,利用放射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分析脊柱融合情况。[结果]A组的椎间隙骨痂形成明显较其他组多,组织学上有连续的骨痂形成;B组和C组显示出近似的放射学和组织学变化,有不连续骨痂生成。D组融合效果最差,为纤维肉芽组织填充椎间隙,无骨痂生成。[结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体在移植入体内3个月后有良好的成骨并初步获得椎体间融合。
- 陈为坚李贵涛罗狄鑫陈锡然陈造宏武光勤叶伟李晶
-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脊柱融合术
- 痉挛性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畸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共19例,年龄在3岁~21岁,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运动功能、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增加,站立时伸膝关节角度增加,患儿行走功能改善,行走距离延长。患儿和家长满意度为89.5%。随访1 a,3例患者不同程度复发。结论: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脑瘫膝关节畸形有较好的效果。
- 金勋杰李贵涛陈锡然陈造宏罗狄鑫陈为坚
- 关键词:脑性瘫痪膝关节手术治疗
-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终板再生中的效应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运动终板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9/2003-12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①选用健康同龄雌性SD大白鼠50只,行右侧坐骨神经切断,12周后再吻合。③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实验组于神经缝合处放入浸有生理盐水溶解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00u明胶海绵(1cm×0.5cm×0.5cm),术后患肢腓肠肌注射0.2mL生理盐水稀释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00u,隔日1次至28d;对照组缝合处放入同样大小浸有生理盐水的明胶海绵,术后患肢腓肠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日1次至28d。③术后2,4,6,8,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5只大鼠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及超微结果观察。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术后4,6,8周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对照组显著加快(31.7±3.12)比(19.30±3.41)m/s(44.50±3.83)比(30.20±4.63)m/s,(48.08±3.45)比(37.10±3.58)m/s,F=7.15~13.65,P<0.05);术后6,8,12周实验组腓肠肌诱发动作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3.10)比(6.87±3.82)mV,(15.80±3.21)比(10.12±3.23)mV,(28.70±5.61)比(19.98±4.10)mV,F=5.20~6.12,P<0.05)。②两组大鼠腓肠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镜下均可见再生运动终板,可见初级突触间隙形成,术后第8周,运动终板进一步形成,且实验组较对照组运动终板染色深,可见次级突触间隙形成。术后12周,实验组运动终板形态与着色接近正常。结论: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运动终板再生。
- 梁伦高陈造宏李贵涛陈锡然罗狄新徐洪璋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半导体激光汽化减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罗狄鑫李贵涛陈锡然陈造宏武光勤陈为坚徐汪洋余俊喜
- 525例腰腿痛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之间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腰腿痛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引起。由于男性与女性生活习惯、工作性质等的差异,其发生腰腿痛的年龄、腰椎退变程度、治疗方法、预后都存在不同。然而,
- 李广斌金勋杰李贵涛孙鸿涛陈造宏陈锡然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性别年龄
- 经椎弓根减压固定和植重组异体骨治疗脊柱脊髓损伤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严重脊柱脊髓损伤经一侧椎弓根和椎体后缘复位减压 ,经椎弓根植重组异体骨和椎弓根钉固定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经一侧椎弓根和椎体后缘复位或截骨减压 ,用特制环锯套管经椎弓根植重组异体骨 ,以X线片和CT片分类分型 ,评估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减压和植重组异体骨融合效果 ;按Frank分类标准评估脊髓损伤和恢复程度。结果 :除A级病人外 ,其他病人脊髓神经功能均进步 1~ 2级 ,无感染和断钉病人 ,脊柱后凸角度矫正后再丢失平均 3° ;部分病人术后早期对重组异体骨有反应 ,但几周后可消失。结论 :经一侧椎弓根椎体后缘复位或截骨减压 ,同样可达到较理想脊髓减压效果 ,经椎弓根植重组异体骨和椎弓根钉固定简单、安全、有效。
- 李贵涛徐洪璋陈锡然陈造宏李广斌
-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外科治疗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 目的观察、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种类型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159例。男58例,女101例,共173个椎体,椎体分布从胸8至腰5,每例最多为2个椎体。年龄55~79岁。术前准备...
- 李贵涛金勋杰罗狄鑫陈锡然陈造宏陈为坚
- 文献传递
- 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痉挛性马蹄足
- 2010年
- 目的 总结并探讨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在治疗痉挛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2000年8月-2007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的痉挛性马蹄足畸形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对比手术前后下肢肌力、肌张力、病理征的变化,对比手术前、手术后患者姿势以及功能的改变.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42例患者采用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治疗后,肌张力降低,踝关节活动改善,下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时有效率为90%.结论 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马蹄畸形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齐勇李贵涛徐汪洋武光勤罗狄鑫金勋杰陈造宏陈锡然
- 关键词:痉挛性马蹄足手术治疗神经切断术
- 交通伤致脊柱脊髓损伤的诊疗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交通工具和设施的日益发展,交通事故所致脊柱损伤越发多见,其所造成的物力、财力的损失和对人体的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但目前国内对此致伤特点的专题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至2007年来收治的93例交通事故所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陈为坚李贵涛罗狄鑫陈锡然陈造宏武光勤余俊喜黄文填
-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交通伤交通工具脊柱损伤致伤特点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兔椎间关节的融合(英文)
- 2008年
-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可分化为成骨细胞。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纤维蛋白胶混合物作为骨移植材料,通过与单纯使用纤维蛋白胶、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较来评价这种移植材料的成骨效果。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01/2006-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方法:自兔髂骨抽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在体外培养扩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内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制成复合物,再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成另一种复合物。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腹膜外行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术。每只动物取L3-63个椎间隙随机接受4种移植方法中的3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胶。术后3月利用放射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分析脊柱融合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兔脊柱椎间隙骨痂形成情况。结果:①术后12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组椎间隙骨痂形成明显较其它组多,组织学上有连续的骨痂形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组可见前纵韧带后方有编织骨形成,骨量少,不连续。纤维蛋白胶组见纤维组织增生及少量成骨细胞,未见新骨形成。各组均未见纤维蛋白胶残留,椎间盘中有少量椎间盘髓核残余、中间有少量软骨组织形成。②12周时x射线检查显示,各组兔均未造成椎体后缘增生,无椎管狭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胶组节段活动度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组、纤维蛋白胶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椎
- 陈为坚李贵涛罗狄鑫陈锡然陈造宏武光勤叶伟李晶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物实验骨形态发生蛋白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