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凡

作品数:30 被引量:775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教育
  • 5篇制造业
  • 3篇中国装备制造
  • 3篇中国装备制造...
  • 3篇装备制造业
  • 3篇城市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省级面板数据
  • 2篇能源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走出去
  • 2篇绿色全要素生...
  • 2篇面板数据
  • 2篇环境规制
  • 2篇环境效率
  • 2篇扶贫
  • 2篇DEA
  • 2篇MALMQU...
  • 2篇城镇化
  • 1篇地级

机构

  • 30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教育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农学会

作者

  • 30篇陈超凡
  • 8篇韩晶
  • 6篇王赟
  • 5篇蓝庆新
  • 5篇关成华
  • 2篇邢春冰
  • 1篇施发启
  • 1篇沈欣忆
  • 1篇吴飞
  • 1篇冯科
  • 1篇王赟
  • 1篇宋涛
  • 1篇曲歌

传媒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电化教育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经济社会体制...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企业研究
  • 1篇教育研究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财经研究
  • 1篇价格月刊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统计研究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利用
2015年
城镇化是人类以城市为目标和方向动态渐进的过程,是对自然界适应和改造能力显著提升的自然结果和表征,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陈超凡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发展自然界城市
出口贸易与物价水平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2013年
出口贸易会通过货币供给传导、总需求-总供给传导和价格传递效应等三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通过采用1989年~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当前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内物价上涨形成了压力;东部地区因吸引劳动力资源流入、内需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导致总需求扩大,对物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因资源过度开发使得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影响最大。
吴飞陈超凡
关键词:出口贸易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促进产业升级了吗?——基于产业技术复杂度的视角被引量:57
2014年
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沉重代价,而健全的环境规制体制是协调经济与环境矛盾的重要举措。在已有的文献中,多数学者以验证"波特假说"为出发点,对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直接着眼于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升级的文献甚少。那么,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之间能实现双赢吗?从产业技术复杂度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就会发现:(1)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度的环境规制会促进产业升级;虽然中国的环境规制已经对产业升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技术复杂度交互项系数值较小,说明环境规制促进产业升级的效果还有待提高;(2)就区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这说明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层次高于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体系也更加健全;(3)不同的环境规制类型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化规制工具相比行政化规制工具能够更大程度地推动产业升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沿海省份更加倾向于使用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4)产业升级同样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丰裕、金融市场发达都将对产业升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升级对于传统资源、市场接近度的依赖性正在逐渐减弱。对中国而言,上述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三点:第一,应健全环境规制体系,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并针对地区及行业实际制定动态的环境规制标准;第二,应注重优化环境规制的调节手段,更多地选择市场化规制工具;第三,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韩晶陈超凡冯科
关键词:环境规制
基于绿色增长的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研究被引量:65
2013年
文章从绿色增长的视角出发,运用包含空间计量的四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10年各省份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DEA方法测算的区域创新效率值被明显低估,经过四阶段DEA调整后,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居多;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对基于绿色增长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数量远远少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呈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创新效率"高—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创新效率"低—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韩晶宋涛陈超凡曲歌
关键词:区域创新效率
教育信息化与乡村贫困文化消解被引量:6
2021年
进入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的后扶贫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已转向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着力解决知识贫困、能力贫困、精神贫困等,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进程中,消解和收编长期存在于我国乡村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别是让乡村青少年从贫困文化中走出来,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立志、励志,是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关键。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时空配置和更为多元且个性化的教育供给,也进一步推动了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加速文化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选择、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改变"身份文化"分层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和放大了教育培养人和改造人的功能,传播和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对加快消解和收编乡村贫困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超凡岳薇汤学黎
关键词:反贫困贫困文化教育信息化
垂直专业化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困境被引量:18
2015年
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不仅搭载了全球知识与价值分工体系,也决定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格局。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和VAR模型对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困境进行分析及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与技术封锁是一种常态,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并没有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目标,相反还会陷入发达国家的俘获型产品价值链条中,从而遏制产业升级的步伐。为此,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应在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知识、技术外溢成果的基础上,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培育开放式创新网络为突破,摆脱低端锁定状态,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价值网络,实现产业升级。
陈超凡王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博弈分析VAR模型
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科学合理地测度我国不同区域碳排放绩效及实证分析影响碳排放绩效的各个因素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应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5~2011年全国30个省(市)的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然后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散点图分析碳排放绩效的空间集群状况,最后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碳排放绩效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三大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绩效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再次之,其差异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差距;第二,我国碳排放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水平区域集中,低水平区域聚集的特点;第三,经济发展、对外开放、要素禀赋对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冲击,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不稳定,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在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韩晶王赟陈超凡
关键词:碳排放绩效
“影子教育”是怎样危害孩子的
2021年
当前,校外培训已演变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社会现象。从培训目的来看,中小学阶段的校外培训主要包括为了学科学习和应试而进行的课外补习与旨在培养兴趣和特长、提升综合素质而开展的素质类辅导两大类。前者常被称为“影子教育”,它是指“以主流教育系统为基础.由市场化机构或私人提供、发生在学校正规教育之外、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有偿辅导和补习”。“影子教育”是校外培训监管和治理政策的主要规制对象。
陈超凡
关键词:影子教育中小学阶段课外补习主流教育正规教育学科学习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的模拟预测被引量:15
2018年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2015—2050年中国工业绿色增长进行模拟预测,通过对能源消耗5种情景,以及9条二氧化碳减排路径的设计,评估45种节能减排政策组合对工业潜在产出和损失的影响,以找寻节能减排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模拟预测最优路径下中国工业产出增长和绿色生产率增长的变动趋势,并以绿色生产率的变化作为判断中国工业能否实现双赢发展的依据,研究表明:(1)2015—2050年间,在45种节能减排政策组合中,节能减排行为均造成工业产出的潜在损失,但由于产出增长的幅度较大,最终的增长净值为正。经过综合评价,产出增速7%、能耗增速3.8%,工业各行业在204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是最优的节能减排路径。(2)在最优节能减排路径下,全行业绿色生产率在预测周期内平均增长0.53%,共有29个分行业的绿色生产率保持增长或不出现倒退,因而中国工业绿色增长即实现双赢发展的前景可期。从绿色生产率的驱动力来看,期初绿色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拉动,而中期过后,技术进步在不断累积、消化、吸收中开始持续释放增长效应,自2035年开始,绿色生产率的提升主要靠技术进步的推动。(3)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更是节能减排行为的受益者,而其他行业也并非节能减排行为的受损者。相较中低能耗行业,高能耗行业绿色生产率增长最快,相较中低排放行业,高排放行业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最快。与全行业一致,各类行业绿色生产率及其分解的走势也体现出前期技术进步负效应和技术效率正效应共同作用,而中后期技术进步成为绿色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
陈超凡
关键词:节能减排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向性距离函数
中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3
2021年
基于CEPS初中教师样本数据,描述了不同性别和受教育水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转换职业意愿,考察了其影响因素,并对满意度及流动意愿的性别和城乡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较低、压力较大。在影响教师总体满意度的各因素中,薪酬待遇、学校管理、学生素质是重要因素。学校管理、学生成绩带来的压力也对教师总体及各维度的满意度构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消极地影响着教师的职业选择意愿。此外,男性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总体低于女性,在控制了个人特征等因素后,农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压力较大,对薪酬的不满更为严重。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关成华邢春冰邢春冰
关键词:初中教师职业满意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