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贵

作品数:54 被引量:422H指数:11
供职机构: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环保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水稻
  • 15篇氮素
  • 13篇土壤
  • 11篇养分
  • 7篇水分
  • 7篇水分胁迫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7篇胁迫
  • 6篇氮素形态
  • 6篇土壤养分
  • 5篇氮肥
  • 5篇水稻产量
  • 5篇利用效率
  • 4篇沼液
  • 4篇施肥
  • 4篇茭白
  • 4篇污染
  • 4篇粳稻
  • 4篇高产

机构

  • 39篇嘉兴市农业科...
  • 20篇嘉兴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宁波市农业科...
  • 2篇浙江省嘉兴市...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金坛市作物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桐乡市恒易生...
  • 1篇浙江省农业技...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54篇陈贵
  • 27篇程旺大
  • 25篇张红梅
  • 22篇沈亚强
  • 19篇赵国华
  • 8篇施卫明
  • 7篇郭世伟
  • 5篇沈其荣
  • 5篇周毅
  • 3篇陈莹
  • 2篇王士磊
  • 2篇高迎旭
  • 2篇翟志才
  • 1篇王远
  • 1篇徐劼
  • 1篇曹奎荣
  • 1篇闵炬
  • 1篇魏广彬
  • 1篇周影茹
  • 1篇陆玉芳

传媒

  • 7篇浙江农业科学
  • 6篇土壤
  • 6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中国沼气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07
  • 3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地区主栽高产水稻品种对土壤和肥料氮的利用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在太湖地区宜兴市采用^(15)N微区示踪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推广种植高产水稻武运粳23号(W23)和镇稻11号(Z11)及育种较早相对低产品种武育粳3号(W3)在不同供氮水平下齐穗期前后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累积特性,土壤氮残留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W23和Z11在N200(N,200 kg/hm^2)和N270(N,270 kg/hm^2)水平下整个生育期吸收累积3种类型氮量(总氮、土壤氮和肥料氮)均显著高于W3。不同水稻品种齐穗期前吸收累积3种类型氮量无显著差异,W23和Z11齐穗期之后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能力均明显强于W3,特别是肥料氮,分别比W3高89.3%~134%和119%~157%;施氮量增加促进了W23和Z11齐穗期前对土壤氮的吸收,但对不同水稻品种齐穗期后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无明显影响;不同水稻品种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的稻田土壤肥料氮残留(15N示踪),全氮、碱解氮、NH4+-N和NO3–-N均无明显差异;在同等施氮条件下,高产品种W23和Z11整个生育期稻田氮向环境的排放量低于W3,是相对环境友好型水稻品种。
陈贵施卫明赵国华张红梅沈亚强程旺大
关键词:高产水稻土壤氮肥料氮
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持续利用及修复的研究与示范
程旺大张红梅石艳平沈亚强陈贵徐建强徐锡虎黄锦法蔡新华王炎林朱永官
嘉兴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呈现程度加重与速率加快的趋势,土壤各项重金属元素含量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已有个别农田土壤不符合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标准;稻米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最为严重,多项重金属元素的超...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污染治理
施氮水平对超高产杂交稻氮平衡指数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两个超高产籼粳杂交水稻甬优12、冬制14为材料,以常规粳稻秀水134为对照,设置田间小区试验,比较研究超高产杂交稻甬优12、冬制14氮平衡指数(NBI)及产量对不同施氮量(0、200、300、400 kg/hm^(2))的响应,评估超高产杂交水稻叶片NBI与叶片氮含量、地上部氮素累积、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下,超高产杂交稻甬优12、冬制14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秀水134,产量优势主要体现在穗大粒多,在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3.48 t/hm^(2)和11.51 t/hm^(2),而常规粳稻在施氮量2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9.49 t/hm^(2)。氮肥的施用提高了了甬优12、冬制14的叶绿素指数、NBI,降低了类黄酮指数,施肥量越高NBI提高的幅度越小。在齐穗期,超高产杂交稻的NBI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甬优12、冬制14的NBI与叶片氮含量、地上部氮素累积、产量显著正相关,NBI可以用于超高产杂交水稻快速氮素营养诊断和产量预测。
陈梅王远陈贵纪荣婷施卫明
关键词:施氮量超高产杂交稻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0
2017年
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土壤类型青紫泥为背景土壤,研究连续7年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和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产量、氮磷吸收累积特性和氮磷利用效率,并对影响水稻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水稻产量,其中以处理C4(30 t·hm^(-2)有机肥+1/2常量化肥)增加比例最大,为5.67%。当有机肥单施用量达60 t·hm^(-2)时,水稻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增加5.56%,地上部氮磷累积均高于其它各处理,其中,氮累积尤为明显,增加比例为16.5%~25.4%。有机肥不同用量配合化肥减量施用时水稻地上部氮磷转运量、生理利用效率与纯化肥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然而,当单施有机肥用量达60 t·hm^(-2)时,氮转运量明显增加,生理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磷生理利用效率亦有所降低,但不如氮明显。水稻氮磷生理利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使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特别明显,可能超过利于水稻利用的浓度范围。另外,土壤矿质元素铵态氮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含量过高也与之紧密相关。
陈贵赵国华张红梅沈亚强汪峰程旺大
关键词:有机肥水稻氮磷养分利用效率
有机无机复混肥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以机插稻为材料,探讨纯化肥模式(全程3次施肥,基肥、分蘖肥与穗肥)与两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模式,即全程两次施肥模式(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穗肥追施化肥)与全程3次施肥模式(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促花肥、保花肥追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模式尤其是全程3次施肥模式较纯化肥模式,不仅提高了水稻开花后20 d冠层倒二叶与倒三叶SPAD值,而且显著增加了冠层上3叶总叶面积。有机无机复混肥运筹模式限制了开花前干物质累积,但促进开花后生物量快速增加,到收获时3种施肥模式干物质累积量趋于一致。尽管有机无机复混肥模式较纯化肥模式降低了千粒重,但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实粒数。最终产量以有机无机复混肥全程3次施肥模式最高,分别比有机无机复混肥全程两次施肥模式与纯化肥模式高出7.5%和6.0%。因此,有机无机复混肥作基肥全程两次施肥模式可代替常规纯化肥3次施肥模式,同时,把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则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李勇邱淑芬朱荣松沈家禾储亚云魏广彬陈贵
关键词:机插稻
不同动物粪便炭化特性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明确动物粪便炭化后物料特性有利于促进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模式发展。以水稻秸秆(稻秆)为对照物料,初步探讨动物粪便(羊粪、牛粪、兔粪、猪粪)在炭化温度为300、600℃,炭化时间为3、5 h条件下物料的生物炭产率、碳含量、氮含量、pH值以及碳氮比(C/N)。结果表明:羊粪、牛粪、兔粪、猪粪的生物炭产率明显低于稻秆,随着炭化温度提高,各物料生物炭产率下降,在300、600℃分别降低2.64%~9.34%、4.33%~14.7%,且动物粪便生物炭产率的下降比例大于稻秆;同时,提高炭化温度有利于提高动物粪便炭化物料的碳含量、pH值和碳氮比,但物料氮含量降低;对生物炭产率影响不大,能够降低动物粪便物料碳含量,但从整体来看,对氮含量、碳氮比影响不大;改变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时,羊粪碳氮含量变化幅度最大,pH值变化则最小,而兔粪则正好相反,牛粪、猪粪则介于羊粪、兔粪之间。由结果可知,不同动物粪便特性(碳氮含量、pH值和碳氮比)对炭化温度和时间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
陈贵赵国华汤银根张红梅沈亚强程旺大费洪标
关键词:动物粪便炭化碳氮比
水分胁迫和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苗期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耦合作用下水稻新完全展开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供NH4+-N营养水稻的生物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羧化效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了供NO3--N营养水稻的上述指标。NH4+-N营养提高了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水分胁迫并没有影响不同形态氮素营养下水稻的表观量子效率。
陈贵周毅郭世伟沈其荣
关键词:氮素形态水分胁迫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
胁迫萌发与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水稻对供氮形态的响应被引量:9
2006年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50 mg.L-1和100 mg.L-1PEG胁迫)和3种种子萌发方式(正常萌发、50 mg.L-1和100 mg.L-1PEG萌发)对水稻由苗期至分蘖期生长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种强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3种供氮形态处理中始终以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最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除NH4+-N外,其余2种供氮形态中水稻(包括正常萌发和胁迫萌发)光合同化物均被相对优先分配至根系;此外,胁迫萌发较正常萌发相比,不仅提高3种供氮形态下苗期至分蘖期水稻的生物量,而且还提高了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对氮、磷的利用率。
周毅郭世伟陈贵高迎旭沈其荣
关键词:供氮形态水分胁迫
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中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不同使用年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的发酵床垫料中垫料组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对不同年限样品中微生物分离提纯后,结合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其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发酵床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中的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水分含量降低不明显;使用1年和2年的垫料从上层到下层总氮、总磷、总钾和钙的浓度逐渐降低,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发酵床垫料中粪尿组水分、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粗蛋白均高于其他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芽孢杆菌属细菌和梭菌属细菌在1年期样品和2年期样品中都是优势菌,对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有机质的降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垫料的资源化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赵国华方雅恒陈贵
关键词:发酵床微生物多样性
不同采收期茭白的品质变化特性
以不同采收期茭白果实为材料,研究了茭白的含水率、VC、总糖、蛋白质和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茭白含水率随采收期延长呈下降趋势,数值范围为92.8%~94.5%;总糖含量则随采收期延长从0.97%增加至2.03%;...
陈贵赵国华张红梅沈亚强程旺大
关键词:茭白采收期作物品质营养需求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