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爱国

作品数:35 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荷载
  • 8篇滞回
  • 6篇有限元
  • 6篇滞回性能
  • 6篇屈曲
  • 6篇钢框
  • 6篇钢框架
  • 5篇循环荷载
  • 5篇载力
  • 5篇承载力
  • 4篇滞回曲线
  • 4篇局部屈曲
  • 4篇刚接
  • 4篇半刚接
  • 4篇半刚接钢框架
  • 3篇低周
  • 3篇低周往复
  • 3篇性能研究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数值模拟

机构

  • 25篇北京交通大学
  • 13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上海岩土工程...
  • 2篇中国电子工程...
  • 2篇中国建筑股份...
  • 2篇中国冶金建设...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电力设计...
  • 1篇太原钢铁集团...
  • 1篇北京钢铁设计...
  • 1篇北京华福工程...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35篇陈爱国
  • 9篇邢佶慧
  • 6篇杨娜
  • 6篇杨庆山
  • 5篇顾强
  • 4篇苏明周
  • 4篇李启才
  • 3篇乔磊
  • 3篇焦通
  • 2篇李红星
  • 2篇白国良
  • 2篇赵海元
  • 2篇朱佳宁
  • 2篇张海军
  • 2篇方超
  • 2篇李登辉
  • 2篇林冰
  • 1篇蔺军
  • 1篇解宝安
  • 1篇杨勇

传媒

  • 6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工程力学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哈尔滨建筑大...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安科技学院...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建设教育
  • 1篇《建筑结构学...
  • 1篇第三届建筑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宽门式刚架结构温度作用分析
通过对一冶金用超宽门式刚架在较大温差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变形特征的详细分析,总结了不设温度缝"抵抗"和设置温度缝"释放"两种处理温度作用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对建筑使用性能、工程造价的影响。提出的若干设计建议对其它类似工程的...
郑奉川张勇陈爱国
关键词:温度作用门式刚架温度缝
文献传递
H形钢-木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提出一种以焊接H形钢梁为骨架,钢梁翼缘外表面黏结木板组成工字形截面的钢-木组合梁.以组合梁中的木板厚度、钢梁翼缘厚度及宽度、腹板高度为参数,对9根钢-木组合梁进行弯曲性能试验,观察在各级荷载作用下钢板和木板的应变变化、组...
陈爱国李登辉方超郑清广邢佶慧
关键词:荷载作用抗弯刚度受弯承载力
PTMD与基于RNNWBU模型的混合控制设计方法研究
2008年
基于抗震结构混合控制理论和神经-P315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PTMD与基于RNNWBU模型的粘弹性阻尼器相结合混合控制体系的运动模糊微分方程并得到其解,提出了该混合控制体系的二阶段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过程流程图,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一套能对该混合控制体系进行基于模糊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计算机程序,使用该程序对受控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对比,分析表明二者吻合较好,从而实现了PTMD与基于RNNWBU模型的粘弹性阻尼器相结合混合控制体系的二阶段设计方法,是对减震结构混合控制抗震设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周建中赵鸿铁杨润林陈爱国薛建阳
关键词:混合控制调谐质量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
半刚接钢框架的弹性屈曲研究
本文通过对梁的转角位移方程的修正,以考虑节点柔性对钢框架屈曲强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半钢接框架梁柱单元刚度矩阵.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半刚性连接在不同初始转动刚度下,单层单跨有侧移钢框架的屈曲荷载,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陈爱国郭兵赵海元
关键词:半刚性钢框架单元刚度矩阵屈曲荷载
文献传递
寓理于例 如春在花的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2022年
理工类专业课专业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强,教学内容丰满、连贯,必须围绕专业需求设置,而学时有限,其课程思政建设有难度。本文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提出促进教师成长、构筑纲维有序的思政教学计划,寓理于例,打破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壁垒,采取由表及里,进行精细的浸润式隐性教育,与时俱进,全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助力课程思政内容更新等解决措施,分享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邢佶慧姜兰潮杨娜陈爱国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原理
大型火电厂全焊钢框架梁柱连接抗震性能及加腋修复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进行了4个1/2比例常规全焊钢框架梁柱连接的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梁翼缘宽厚比、节点域柱腹板高厚比对连接破坏形态、延性和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连接的滞回性能及对节点域柱腹板剪切变形的影响规律。对其中的两个试件破坏的焊缝修复后加腋重新进行试验,以研究加腋修复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加腋改进形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连接的延性和极限承载力,其破坏形式均为梁端形成塑性铰后经历反复塑性变形而发生整体失稳,保证了强震条件下“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设计施工建议。
苏明周顾强解宝安李启才陈爱国
关键词:梁柱连接抗震性能加腋延性
梁柱盖板连接的滞回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盖板加强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是使塑性铰外移以提高节点塑性变形的一种改进形式。为了研究梁柱盖板连接的滞回性能,在考虑材料、几何和接触状态非线性基础上,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对梁柱盖板连接进行了循环加载有限元模拟。设计了4组共12个试件,研究了节点域厚度、梁高、盖板长度及轴压比等参数对盖板连接滞回性能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节点表现出良好的延性,梁端位移超过80mm;节点域厚度越厚,连接的承载力和刚度越高;梁高越大,连接的延性越差,可能会发生强梁弱柱破坏;盖板长度对节点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轴压比越大,节点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会显著降低。
陈爱国张海军杨庆山
关键词:梁柱节点盖板有限元分析滞回性能
某工业厂房动力特性测试
介绍了现场对某工业厂房的动力特性测试情况,测试主要成果有结构的振动频率、阻尼和振型,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掌握该厂房振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厂房结构的特点提出加固处理意见。
白国良李红星陈爱国朱佳宁
关键词:振动测试模态分析
文献传递
半刚接钢框架的弹性屈曲研究
2001年
本文通过对梁的转角位移方程的修正,以考虑节点柔性对钢框架屈曲强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半钢接框架梁柱单元刚度矩阵。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半刚性连续在不同初始转动刚度下,单层单跨有侧移钢框架的屈曲荷载,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陈爱国赵海元
关键词:半刚性钢框架单元刚度矩阵屈曲荷载
带悬臂梁段拼接的梁柱连接节点试验分析被引量:27
2004年
通过对两个带悬臂梁段拼接的梁柱连接试件的设计和循环加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指出可以利用接触面的滑移和螺栓与孔壁的挤压来消耗能量 ,减少地震作用向梁柱焊缝的输入 ,提高连接的抗震性能。最后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设计建议。
李启才顾强苏明周陈爱国
关键词:钢梁拼接循环荷载梁柱节点高强螺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