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柏成

作品数:121 被引量:570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7篇心脏
  • 41篇手术
  • 37篇外科
  • 30篇动脉
  • 29篇体外循环
  • 29篇外循环
  • 28篇外科治疗
  • 27篇瓣膜
  • 24篇直视
  • 23篇心内直视
  • 21篇心脏病
  • 21篇置换术
  • 20篇瓣膜置换
  • 19篇心内直视手术
  • 19篇直视手术
  • 17篇瓣膜置换术
  • 16篇术后
  • 15篇缺损
  • 15篇外科手术
  • 15篇间隔缺损

机构

  • 1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康明斯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0篇陈柏成
  • 116篇肖颖彬
  • 105篇陈林
  • 71篇钟前进
  • 71篇王学锋
  • 51篇陈劲进
  • 32篇郝嘉
  • 22篇陈进劲
  • 22篇王学峰
  • 21篇马瑞彦
  • 21篇王咏
  • 20篇曾祥君
  • 15篇程伟
  • 11篇刘梅
  • 8篇肖娟
  • 8篇刘兵
  • 7篇闵家新
  • 7篇彭莉
  • 6篇钱桂生
  • 5篇朱学敏

传媒

  • 3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9篇重庆医学
  • 8篇心肺血管病杂...
  • 8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国外医学(呼...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14篇2005
  • 16篇2004
  • 11篇2003
  • 4篇2002
  • 11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法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心上径路吻合法的经验,探讨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C)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共收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52例,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1个月至41岁,体质量3.1-77 kg,全部采用心上径路吻合法进行手术。结果1例死亡,51例痊愈出院,术后无出现吻合口狭窄和心律失常的发生,45例患者参加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2年,心功能均正常。结论采用心上径路吻合法治疗心上型TAPVD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TAPVC(心上型)较好的手术方法。
李炜周艳荣陈柏成陈林肖颖彬安琪
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外科治疗
TGF-β_1信号通路在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心房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右心房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3的表达变化,探讨TGF-β1信号通路在房颤心房结构重构中的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40例接受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根据病史和术前心电图记录分为慢性房颤组(AF组,n=28)和窦性心律组(SR组,n=12)。术前心脏彩超测定各心腔大小并评价心功能。术中取右心房组织,行Masson及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观察纤维化情况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右心房组织中TGF-β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R组相比,AF组右心房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明显,TGF-β1、Smad3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AF组中右心房组织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胶原容积分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84(P=0.010)和0.671(P=0.024)。AF组TGF-β1与Smad3的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634,P=0.020;r=0.757,P=0.003)。结论房颤时发生以心房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心房结构重构;TGF-β1/Smad途径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进程,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李勇马瑞彦陈林王学峰陈柏成陈劲进肖颖彬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信号传导心房结构重构
联合超滤减轻体外循环对低体质量婴儿心脏手术后的肺损伤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CPB)中联合超滤方法和常规超滤方法对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6 kg以下行心脏手术的婴幼儿患者分为联合组(n=20)和常规组(n=20),联合组采用零平衡超滤、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常规组仅做常规超滤。观测两组患儿的超滤液量、血液浓缩指标、术后呼吸功能{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的静态顺应性、呼吸机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用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血浆蛋白和红细胞比容(HCT)明显高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术后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获改善。联合组患者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低于常规组。结论联合超滤方法在血液浓缩、降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介质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超滤,能明显改善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的肺功能。
胡卫肖颖彬陈林王学峰郝嘉陈劲进陈柏成王咏程伟马瑞彦刘梅彭莉杨宗英肖娟
关键词:体外循环超滤呼吸功能试验
395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完成CABG有395例,其中男299例,女96例,平均年龄62.3岁,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其中18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术。结果本组平均搭桥3.2支。体外循环时间62-170 min,平均8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5-102 min,平均68 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72 h,平均18 h。围手术期死亡8例,死亡率2.0%,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术后发生室颤抢救无效死亡1例,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功能均明显改善,195例心绞痛症状完全缓解,85例症状较前减轻。随访280例,随访时间8个月至11年,远期死亡5例,死亡原因不明。结论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下CABG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陈劲进肖颖彬陈柏成陈林王学锋王咏程伟马瑞彦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
先心病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附555例报告)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介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应用体会。方法 :5 5 5例先心病患者采用该手术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置左心房引流管 ,降温至 32± 1℃并维持 ,仅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主动脉 ,维持灌注压在 6 0mmHg左右 ,心脏跳动下施行畸形矫正 ,方法同停跳手术。结果 :死亡 11例 (死亡率 2 .0 % ) ,其余均痊愈出院 ,随访 1~ 13个月 ,恢复良好。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陈林肖颖彬王学峰钟前进陈柏成陈进劲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保守治愈二尖瓣置换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2005年
肖娟陈林肖颖彬陈柏成
关键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尖瓣置换术后治愈保守左房增大劳力性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48例报道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总结我科 1980年以来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 2 0 0 2年经手术切除的 4 8例心脏肿瘤病例。其中男 17例 ,女 31例 ,年龄 1~ 6 0岁 ;体重 9~ 6 2kg。粘液瘤 4 5例 (93 8% ) ,横纹肌瘤 2例 (4 17% ) ,脂肪瘤 1例(2 0 8% )。术前均经超声明确诊断。术中采用了冷晶体停搏液、冷血停搏液及不停跳技术等多种心肌保护方法。所有切除的肿瘤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4 7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1例死于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随访 3个月~ 5年 ,无复发者。结论 心脏肿瘤的早期发现与积极的手术治疗 ,直接影响其愈后。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与心肌保护方法 ,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而浅低温不停跳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陈柏成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陈劲进曾祥君郝嘉
关键词:心脏肿瘤粘液瘤脂肪瘤外科治疗
I型上皮细胞在ALI与ARDS形成与修复中的作用
2004年
在ALI与ARDS的研究过程中 ,II型肺泡上皮细胞一直受到更多的关注 ,近年来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功能与作用逐渐被重视。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功能状况影响ALI与ARDS的转归与愈后。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水转运功能受损程度决定肺水肿的肺水肿形成与转归 ,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蛋白转运功能 ,影响肺泡局部的炎症反应与组织的修复。人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HTI5 6的定量检测 。
陈柏成钱桂生 肖颖彬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纤维蛋白
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并发症的救治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外科数据库收集本院在1996年1月至2004年3 月期间ICU收治的5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配比方法按1∶6选择同期手术、病种类似而术后未发生ARDS的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本组 ARDS患者死亡率为21.2%。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肾功能不全(OR=6.443)、肥胖 (OR=14.331)、术前存在合并疾病(OR=11.455)、围术期出现了意外情况(OR=7.988)、术后引流多 (OR=3.804)、术后输血量大(OR=9.763)等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具有 ARDS高危因素的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对防止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ARDS及对早期诊断和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陈柏成肖颖彬钱桂生陈林钟前进王学锋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138例临床分析
肖颖彬王学锋陈林王咏陈柏成陈劲进郝嘉程伟马瑞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