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智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照射
  • 2篇照射野
  • 2篇射野
  • 2篇图像
  • 1篇断层显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质量
  • 1篇张量成像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直接数字化X...
  • 1篇摄影
  • 1篇数字摄影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图像融合

机构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智杰
  • 2篇丘红英
  • 2篇钟志伟
  • 2篇宋玉全
  • 1篇吴景明
  • 1篇朱巧洪
  • 1篇肖少屏
  • 1篇郭志勇
  • 1篇曾庆思
  • 1篇朱慧华
  • 1篇郭志华
  • 1篇黄奋尧
  • 1篇孙翀鹏
  • 1篇李新春
  • 1篇许乙凯
  • 1篇伍筱梅
  • 1篇何志诚
  • 1篇彭鳒侨
  • 1篇何建勋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3面9点”配准方案的PET+MRI异机二维图像融合尝试
2012年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PET和MRI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PET/MRI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3面9点"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胸部和髋部为实例交叉试验PET+MRI二维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同时呈现胸髋解剖结构和代谢状况的互补影像。结论:在同机设备成本昂贵、不易普及的条件下,这种异机融合无疑是现有同机成像的必要补充。
彭鳒侨郭志华郭志勇何建勋钟志伟陈智杰朱慧华吴景明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扩散张量成像评估兔坐骨神经挤压伤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DTI评价坐骨神经挤压伤的价值。方法建立32只兔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并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分别于损伤后24h、4天、8天、2周、4周、6周、8周、10周行DTI及纤维束示踪,并对4只兔在建模前扫描作为损伤前组;测量并比较损伤前及各时间段损伤远端坐骨神经FA值、λ⊥及λ∥,分析光镜及电镜下损伤远端神经的病理改变。结果 DTI纤维束重建显示挤压伤后远端神经截断,2周后远端纤维束逐渐增多,至10周时接近损伤前。损伤后24hFA值较损伤前下降(P<0.01),损伤4天后FA值显著降低(P<0.001);6周后FA值显著回升(P<0.001),10周FA值仍低于损伤前(P<0.01)。损伤后4天远端λ⊥显著升高(P<0.001),6周后显著回落(P=0.007),10周后λ⊥恢复至损伤前水平。损伤后远端λ∥无显著变化。损伤远端FA值及λ⊥的变化与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结论 DTI能够反映兔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变性及再生过程。
孙翀鹏李新春许乙凯朱巧洪钟志伟陈智杰伍筱梅
关键词:坐骨神经扩散张量成像
膝关节摄影中照射野大小对DDR系统影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在膝关节摄影中,照射野的选择对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系统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膝关节患者,在摄影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左右侧膝关节用不同的照射野进行摄影,在工作站分别对膝关节影像进行灰度值测量,测量点为胫骨内外髁连线,获得连线的灰度值曲线。小照射野组使用DDR系统进行膝关节正位摄影,焦—片距100cm,摄影条件为55kV、25mAs,照射野包括软组织边缘1~2cm。大照射野组是对小照射野组相同病例的对侧膝关节使用相同的摄影条件,照射野与探测器板的大小一致。结果小照射野组的软组织灰度值曲线呈逐渐变化,显示层次增加;大照射野组的软组织灰度值曲线较平缓,接近骨骼组织时变化陡峭,显示高反差。小照射野组的骨骼组织灰度值曲线形态与大照射野组基本一致,但灰度值的大小整体增大,骨骼组织与软组织的灰度值差异减少。结论DDR系统对面积较小的部位进行摄影时,应缩小照射野,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影像质量。
黄奋尧宋玉全丘红英陈智杰曾庆思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照射野膝关节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拼接图像的可靠性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拼接图像的可靠性。方法:对照组:X线球管中心线对模型1标尺的中点标记进行垂直摄影,照射野包含标尺的两侧标记,摄影距离120cm,物-台距离3.5cm。实验组:选用倾斜角度摄影和平行移动摄影,分别进行两幅和三幅拼接图像的摄影,每次摄影照射野应包含对应标尺的标记,摄影距离120cm,物-台距离3.5cm;然后将相应图像裁剪拼接。评价拼接图像的标尺长度与单幅摄影时标尺影像长度与放大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标尺影像长度为(39.557±0.382)cm,放大率为(1.130±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标尺影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59,P=0.056);采用Welch检验,模型影像放大率与标尺影像放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69.600,P=0.126)。结论:倾斜角度摄影和平行移动摄影的拼接图像与单幅摄影图像的放大率基本一致。倾斜角度摄影比平行移动摄影更能显示X线解剖结构的一致性。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人工拼接图像能真实、客观显示人体影像信息,操作方便、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影像资料。
宋玉全何志诚丘红英陈智杰肖少屏
关键词:图像处理放射摄影影像解释放大率数字摄影照射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