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日志

作品数:152 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专利
  • 5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化学工程
  • 35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2篇催化
  • 69篇催化剂
  • 41篇苯酚
  • 37篇陶瓷
  • 36篇加氢
  • 31篇陶瓷膜
  • 31篇纳米
  • 23篇硝基
  • 23篇硝基苯
  • 23篇硝基苯酚
  • 21篇对硝基苯
  • 21篇对硝基苯酚
  • 21篇反应器
  • 19篇环己酮
  • 18篇膜反应器
  • 16篇催化膜
  • 13篇催化加氢
  • 11篇氨基
  • 10篇羟基
  • 10篇羟基化

机构

  • 15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2篇南京工大膜工...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化工职业...
  • 1篇常州纺织服装...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八一化工...
  • 1篇江苏加怡热电...

作者

  • 152篇陈日志
  • 101篇邢卫红
  • 52篇姜红
  • 38篇徐南平
  • 18篇刘业飞
  • 16篇金万勤
  • 15篇杜艳
  • 13篇张利雄
  • 10篇李汉阳
  • 9篇范益群
  • 8篇姜元国
  • 7篇孙晓旭
  • 6篇李朝辉
  • 6篇仲兆祥
  • 5篇刘晓勤
  • 4篇马振叶
  • 4篇林陵
  • 4篇孙林兵
  • 4篇陈长林
  • 4篇李卫星

传媒

  • 8篇南京工业大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化工进展
  • 5篇化学反应工程...
  • 4篇化工学报
  • 4篇膜科学与技术
  • 4篇化工高等教育
  • 3篇现代化工
  • 3篇Chines...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石油化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精细化工原料...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科技纵览
  • 1篇第六届全国膜...
  • 1篇第三届膜分离...
  • 1篇膜分离技术在...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膜蒸馏装置及具有该膜蒸馏装置的膜蒸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蒸馏装置及具有该膜蒸馏装置的膜蒸馏系统,膜蒸馏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装填有用于液体膜蒸馏分离的多个膜元件,膜元件的渗透侧与壳体上的冷凝液出口连通,膜元件的截流侧与壳体上料液进口连通;且壳体内还设有换...
崔朝亮张方莉侯威傅淼汪朝晖汪效祖陈日志邢卫红
钯纳米颗粒负载在聚苯胺材料上制得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英文)被引量:4
2017年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金属钯催化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天然产物以及新材料的合成.与此同时均相催化剂发展迅速,高效的配体和大量的设计被用于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但是钯催化剂的配体通常很昂贵和难以合成,因此钯催化剂系统的回收是非常有价值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原因,同时也避免了产品的污染,所以发展非均相催化剂是必要的.近年来,研究学者们致力于设计非均相的钯催化剂,如将钯纳米颗粒负载到金属有机骨架、介孔分子筛以及活性炭等多种材料上得到的非均相钯催化剂并应用于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我们主要介绍了钯纳米颗粒被负载在含磷配体的交联的聚苯胺材料上制得负载的钯催化剂,首先通过钯催化的三(4-碘苯基)胺与金刚烷基膦的C–P偶联,再由钯催化三(4-碘苯基)胺与对苯二胺的C–N偶联,进而得到钯纳米颗粒负载在含金刚烷基膦的聚苯胺材料上的催化剂Pd@PAN-Ad-0.5(钯含量为0.58 wt%),同时我们对催化剂进行了一些表征,如TEM,SEM,XRD,EDX,XPS,FT-IR,ICP等.通过TEM分析,我们发现钯纳米颗粒在聚合物表面分布均匀,并且金属钯的平均粒径为2–3 nm;EDX检测显示催化剂含有C,N,P,Pd,I元素,说明钯负载到含金刚烷基膦的聚苯胺材料上的催化剂Pd@PAN-Ad-0.5已经形成,并被用于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我们对反应体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包括溶剂、碱、反应时间、催化剂加入量以及不同的催化剂的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对于带有不同取代基(如腈基、甲氧基、醛基、酮基以及硝基)的氯代芳烃和溴代芳烃与苯硼酸的Suzuki-Miyaura反应,以较少的催化剂使用量(0.075 mol%Pd)就能获得较高的相应的联苯产物收率.此外,催化剂Pd@PAN-Ad-0.5在偶联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回收使用能力(至少能
樊海鹏祁正亮随德君毛飞陈日志黄军
关键词:多相催化剂聚苯胺联苯
一种制备催化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催化膜的装置,属于制备催化膜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由膜组件、泵和原料液槽组成。采用此装置制备催化膜,将陶瓷膜管固定于装置的膜组件中,首先将含有催化活性组分的盐溶液通过泵打入装置的膜组件中,使溶液由陶瓷...
陈日志李汉阳姜元国邢卫红
文献传递
CoX催化苯乙烯氧化-膜分离耦合连续反应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将细小的CoX催化苯乙烯氧化悬浮体系与无机膜分离耦合,实现了反应的连续操作,考察了温度、催化剂用量、溶剂量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结果和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分离过程不会对反应活性造成影响,操作过程中各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归因于此条件下催化剂对膜孔的堵塞及其在膜表面的沉积程度,而超声是一个很好恢复膜通量的手段。在m(CoX)∶m(苯乙烯)=0.16、V(溶剂)∶V(苯乙烯)=3、反应温度100℃、停留时间6 h、搅拌速度800 r/min,跨膜压差0.03 MPa的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达54.3%,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达到51.4%,苯甲醛选择性达到31.0%,膜通量为28.9 L/(m2.h)。
张旭陈日志张利雄徐南平
关键词:苯乙烯膜分离膜反应器
一种苯酚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酚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是以双氰胺改性的ZIF‑67为前驱体,采用缓慢程序升温的方法将ZIF‑67煅烧生成Co‑CN材料,接着通过酸洗的方法将Co去除得到碳氮(CN)载体,再经...
陈日志丁帅帅姜红刘业飞邢卫红
一种对硝基苯酚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对硝基苯酚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以ZIF‑67为母体,采用CuCl<Sub>2</Sub>作为刻蚀剂,制备得到多级孔ZIF载体,再经过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制得催化剂。此发明的优...
陈日志刘漫漫周明辉姜红吴员鸿唐文麒刘业飞邢卫红
钯/陶瓷膜催化剂上对硝基苯酚加氢宏观动力学被引量:2
2013年
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法是制备对氨基苯酚的一种清洁合成工艺。采用液相浸渍还原法将钯催化剂负载于陶瓷膜表面制备钯/陶瓷膜催化剂,对该膜催化剂上对硝基苯酚加氢的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对硝基苯酚浓度、氢气压力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对硝基苯酚加氢速率的影响,并采用幂函数方程进行实验数据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对硝基苯酚呈0级,对氢气是1.05级,反应活化能为17.88 kJ/mol,指前因子为2 304 mol/(h·m2·MPa1.05)。依据上述结果建立了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这可为钯/陶瓷膜催化对硝基苯酚加氢制备对氨基苯酚的过程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姜元国李汉阳孙晓旭陈日志邢卫红金万勤
关键词:膜催化剂对硝基苯酚宏观动力学
基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工工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0
2010年
化工工艺课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强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及强化学生工程观念等方面对化工工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课堂教学与仿真实习内容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化工工艺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更好地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化工工艺专业合格人才提供了保证。
林陵李卫星陈日志范益群刘晓勤
关键词:化工工艺教学
一种制备催化膜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催化膜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制备催化膜设备技术领域。由膜组件、泵和原料液槽组成。采用此装置制备催化膜,将陶瓷膜管固定于装置的膜组件中,首先将含有催化活性组分的盐溶液通过泵打入装置的膜组件中,使溶液由陶瓷膜管...
陈日志李汉阳姜元国邢卫红
TS-1催化丁酮氨氧化合成丁酮肟的本征动力学
2017年
丁酮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精细化学品,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丁酮(MEK)氨氧化是合成丁酮肟的绿色工艺。本文研究了TS-1催化丁酮氨氧化直接合成丁酮肟的动力学。在实验条件下,当搅拌速率大于600 r/min时,外扩散的影响基本消除;TS-1催化剂的平均粒径约为170 nm,其内扩散的影响可以忽略,反应进入动力学控制区。本征动力学方程中丁酮、NH_3和H_2O_2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807、1.151和0.391,反应活化能为67.45 k J/mol,反应指前因子为9.392×107L1.349/(mol1.349·min)。研究结果可为TS-1催化丁酮氨氧化合成丁酮肟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尚红念张峰潘江胜陈日志邢卫红
关键词:丁酮肟TS-1丁酮氨氧化本征动力学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