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昆

作品数:11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夏季
  • 4篇降水
  • 3篇对流层
  • 3篇对流层顶
  • 3篇气候
  • 3篇流层
  • 3篇边界层
  • 3篇层顶
  • 2篇突变
  • 2篇突变分析
  • 2篇气候特征
  • 2篇夏季大气
  • 2篇空间分布特征
  • 2篇降水变率
  • 2篇降水异常
  • 2篇变率
  • 2篇冰区
  • 2篇大气结构
  • 1篇地形
  • 1篇对流层顶高度

机构

  • 8篇国家海洋环境...
  • 4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兰州中心气象...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福建省海洋预...

作者

  • 11篇陈志昆
  • 4篇李志强
  • 3篇丁明虎
  • 3篇张书余
  • 2篇雒佳丽
  • 2篇孙虎林
  • 2篇田忠翔
  • 2篇魏立新
  • 2篇李照荣
  • 2篇宋晓姜
  • 2篇刘凯
  • 1篇李丙瑞
  • 1篇胡海波
  • 1篇孟上
  • 1篇宋毅
  • 1篇李敏
  • 1篇于海鹏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极地研究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夏季北极航道航行的近地面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22年
本文利用ERA5再分析数据和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走航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夏季影响船舶通航北极航道的关键近地面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8月的天气条件最适宜船舶在北极航道航行,9月低温、大风和大浪天气显著增多,对船舶航行影响较大,10月的天气更加恶劣,对船舶航行的挑战更大。低温天气主要出现在各航道的中段,大风和大浪天气集中在航道两端的海域。除北极中心区和10月的挪威海和巴伦支海以外,其余时间的海域出现大风和大浪天气的概率以增加趋势为主,但具有较大的年际变化。根据现有北极航道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东北航道能见度最差,西北航道能见度最好,中央航道居中。
田忠翔孙虎林李志强宋晓姜孟上陈志昆李敏李丙瑞
关键词:气温风速有效波高能见度
基于中国第6~9次北极科学考察观测的季节冰区边界层逆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我国第6~9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大气探空资料,分析了北极季节冰区边界层逆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发现:(1)边界层逆温具有较强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变化,高纬度密集冰区观测到更多的强逆温现象,逆温厚度与逆温层温差呈显著的对数关系;(2)不同年份边界层逆温的主要成因有所差别:海冰分布的差异导致不同年份的边界层逆温特征不同;表面融化、辐射冷却、多层云的结构和暖平流对不同冰情年份边界层逆温的贡献程度不同;(3)开阔水域和冰区边界层逆温的成因不同。表面融化和空气平流对冰区边界层逆温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辐射冷却是开阔水域边界层逆温的主要成因之一。
田忠翔田忠翔陈志昆李志强孙虎林宋晓姜
关键词:夏季
2017年夏季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首先利用中国第八次北极考察队期间获取的走航观测数据分析了环北极考察的海雾特征。接下来利用在北冰洋密集浮冰区海雾加密观测实验期间获取的GPS探空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生成的气象要素特征、边界层特征和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发现浮冰区冰雪面之上的冷空气穹丘使得大气易于达到饱和,为北冰洋不同种类海雾的出现造了有利条件。平流雾、辐射雾和蒸汽雾生消的机理和影响期间边界层气象特征各不相同,并且根据特定环流形势对3种海雾进行预报是可行的。
陈志昆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
关键词:边界层
地形在降水天气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6
2010年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一直是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地形效应在降水天气系统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内容有:地形对热带气旋的路径、结构、强度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中尺度切变线、西南涡、低空急流的形成、降水的影响;地形对冷锋的移动、垂直运动以及锋生锋消的影响。
陈志昆张书余
关键词:地形降水
祁连山区近40α来降水特征研究
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地形影响降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总结。其次,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包括中纬度大尺度地形(青藏高原)对大尺度运动及降水分布的影响和中小尺度地形以及特殊的喇叭口地形对中小尺度暴雨的影响,对这方面的近期研究进...
陈志昆
关键词:降水异常主成份分析突变分析降水变率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夏季西南极探空观测以及南极大陆大气垂直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第33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中国长城站和智利Feri站以及夏季南极大陆沿岸8个世界气象组织(WMO)基准站探空资料对南极地区的大气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NCEP和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对南极高纬度大气的表现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长城站附近对流层顶的平均高度为9km,对应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分别为–50℃、21m·s^(-1);对流层中部大气垂直温度递减率为–6.34℃·km^(-1);边界层平均高度为600 m,平均风速为10 m·s^(-1)。当长城站东侧存在气旋或者受极地高压控制时,对流层顶高度较低,大气垂直递减率偏小;相反当长城站西侧受气旋影响时,对流层顶高度偏高,大气垂直递减率偏大。夏季东南极沿岸对流层顶高度普遍高于西部,南极点对流层顶最低,可能与绕极气旋的生消源地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对流层顶高度、探空要素的垂直分布特征评估等方面, NCEP再分析数据比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更接近观测数据真实值。
刘凯魏立新陈志昆陈剑桥柴晓峰
关键词:对流层顶高度
祁连山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利用祁连山区的逐时、逐日降水资料和山丹军马场大黄沟的云杉树轮宽度资料,研究祁连山区的降水时空变化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海拔高度对该地区降水有较大影响,并且降水主要发生在午后和夜间;近40 a来,该地区极端降水频次出现了增加趋势,增加幅度达1.25 d/10 a。利用一元二次回归模型重建这一区域200 a以来的降水历史序列。分析表明:整体上19世纪降水比20世纪更加丰富,20世纪初降水出现了突变特征,并逐渐趋于干旱,在20世纪20、30年代曾有严重的旱灾发生,这与该时期在我国北方大范围的干旱事件相一致。
陈志昆张书余雒佳丽李照荣孙
关键词:降水变率气候变化海拔高度降水序列
罗斯海难言岛地区近地面层风场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介绍了中国第3座南极常年考察站新站址候选地——罗斯海难言岛的基本信息。通过对设在其上的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近地面风场主要由下降风控制,西-西北风是6级以上大风的主要风向,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1月、11月、12月是平均风力较小的三个月份。通过分析基于CFSR海冰资料的Polar-WRF模式模拟结果发现:Polar-WRF模式能模拟出和实测资料十分一致的下降风风场,分辨率越高越能更好的模拟出下降风的特点。难言岛附近强劲的西-西北向下降风是地形强迫的结果;来自Reeves冰川的气流是下降风的主要来源。大风的水平分布范围约为50 km。海拔1 400—300 m为下降风的加速关键区,风速最大的地方在海拔300 m高度的陡坡附近,下降风在抵达难言岛时,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力已经有一定的衰减。模拟风场可以对观测资料做出有益的补充。
于海鹏胡海波陈志昆丁明虎宋毅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数值模拟
北极夏季大气垂直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低层大气垂直物理剖面是研究大气边界层过程、模拟大气环流过程和进行天气预报的关键参数,海洋特别是北冰洋地区是气象实测资料的稀疏区甚至是空白区。因此,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4年7月21日至9月11日),我们使用GPS低空探空系统,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特征进行了观测实验。实地观测结果表明:(1)递减率对流层顶(LRT)和冷点对流层顶(CPT)均能准确的判断该地区对流层顶的高度和温度,NCEP再分析资料在较低纬度能够很好的反应对流层顶变化特征,但是在海冰密集的北极地区(海冰密集度达9成以上)则相对较差,所以很有必要在该区域开展探空观测研究。(2)在高空存在一个明显的低温区和高空急流,低温区和高空急流中心区的海拔高度与对流层顶高度一致;在晴天和少云天气,对流层顶高度变化不大;在多云和阴雨天气,随着纬度的升高对流层顶高度逐渐降低。在晴天和少云天气相比多云和阴雨天气,高空急流区的强度较弱,垂直和水平均范围较小。(3)CPT和高空急流的高度随着纬度有降低的趋势,75°N以北的区域降低显著;对流层垂直温度递减率随着纬度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4)观测期间,在海拔3km以下均存在多个逆温层。其中风速切变在逆温层的消失或者减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80°N以北区域,对流层顶逆温(TIL)明显小于其他区域。表明极点附近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相比其他区域更加强盛。
陈志昆李志强丁明虎
关键词:对流层顶边界层
北极夏季大气垂直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低层大气垂直物理剖面是研究大气边界层过程,模拟大气环流过程和进行天气预报的关键参数;海洋特别是北冰洋地区是气象实测资料的稀疏区甚至是空白区。因此,中国第6 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4 年7 月21 日至9 月11 日)...
陈志昆李志强丁明虎
关键词:对流层顶边界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