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开晟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叙事
  • 3篇叙述话语
  • 3篇文本
  • 3篇话语
  • 3篇话语分析
  • 2篇叙事学
  • 2篇审美现代性
  • 2篇文学
  • 2篇文学批评
  • 2篇卡尔维诺
  • 2篇《寒冬夜行人...
  • 1篇叙事文
  • 1篇叙事文本
  • 1篇叙事学研究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本源
  • 1篇原创
  • 1篇原创性
  • 1篇真理
  • 1篇争执

机构

  • 9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闽江学院

作者

  • 15篇陈开晟
  • 1篇咸丰霞
  • 1篇林孟涛

传媒

  • 2篇闽江学院学报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唐都学刊
  • 1篇阴山学刊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审美现代性”的一种解读——兼谈对“审美主义”的批判被引量:2
2007年
美学与艺术的独立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原则,具有重要的本体性意义。流俗的感性主义、感伤的浪漫主义、颓废的唯美主义与极端的形式主义等表面上提升与巩固了审美的独立,实质上却危及了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审美现代性最终要在自身的表征与言说方式上体现出来,否则其独立的批判精神将难以实现。
陈开晟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审美主义
文学本体论的探寻、坚守与反思——重读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被引量:2
2005年
文学性与文学本体存在曾是20世纪80年代文艺批评界重要的话语诉求,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也一度被奉为 这方面的经典。本文立足于对文本核心问题的解读,但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性层面的阐释,而是将韦氏研究文学本体存在 的方法与观点置于当前就文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问题而展开争论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洞悉其积极的意义与局限,从而深化了 对文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思考。
陈开晟
关键词:透视主义文学观念文学批评方法
从叙述话语角度论荒诞审美——20世纪80年代中国“荒诞小说”的话语分析
该文主要对中国80年代荒诞小说的荒诞审美类型划分进行思考.当时评论界关于真假荒诞的争论和荒诞小说的荒诞审美类型的划分,(尤其后者)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作者认为他们问题的展开主要是从文本的外围进行的,为此我们试图立足于文本...
陈开晟
关键词:话语分析
文献传递
从叙述话语角度论荒诞审美
本文主要对中国80年代荒诞小说的荒诞审美类型划分进行思考。当时评论界关于真假荒诞的争论和荒诞小说的荒诞审美类型的划分,(尤其后者)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笔者认为他们问题的展开主要是从文本的外围进行的,为此我们试图立足于文本...
陈开晟
关键词:话语分析
超越现代性的困境——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思想被引量:1
2009年
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成员全面披露了现代性的困境,并诉诸美学武器,对启蒙现代性与肯定性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们深入地探寻了在现代性困境中美学与艺术存在的可能性与样式。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引发了审美的二重性问题,但这种二重性的实质则可相互会通。
陈开晟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美学的“第三种”视角——重审西方近代美学的经验派与理性派之争被引量:1
2008年
"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分判,尽管指出了从笛卡尔到康德之前西方美学的两大倾向,但却容易忽视它们内部之间的共同性与复杂性。文章在辨析其实质的基础上,指出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视角之外一直存在着"第三种力量",尤其是夏夫兹博里与鲍姆加通的美学思想。他们的美学意义,往往由于这种二元断制以及康德美学的巨大影响而被低估。
陈开晟
关键词:经验主义美学夏夫兹博里
荒诞
2003年
陈开晟
关键词:文学批评
理论的“墙”与“桥”——论孙绍振文艺理论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孙绍振文艺理论思想与当代文艺理论的重大问题之间始终处于一种深层的勾连、互动与衍生状态之中。前者以自身的"原创性"、"前瞻性"、"历史感"、"超越性"特质与后者形成一种独特的"桥"与"墙"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不断置换与推进过程中,孙绍振文艺理论的价值与意义获得自我确证。它始终从中国文艺理论的边缘处自觉地抵制着主流的话语。
陈开晟
关键词:原创性历史感
通向艺术本源论的几个概念被引量:1
2005年
研读海德格尔的作品,首先遭遇的是一系列晦涩难解的概念。海氏在使用那些关键概念时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非常注重从词源学角度考察概念的原初语义;不断繁衍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去替换原有的语词,从而推进他的思想。通过选取艺术本源论中的几个主要概念,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对它们进行考察,使我们能透过其概念运转的背后更加趋近海氏的存在论艺术观。
陈开晟咸丰霞
关键词:艺术本源争执真理
空间转向与空间的文本表征——对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的空间叙事学研究
2012年
一科技革命催发了现实经验的再生产与重构,掀起了现实空间观念、意识与经验的巨大变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将更加关注空间本身、空间的自主性、空间的体验与表征空间、空间生产以及空间同权力与身份的复杂关系,等等。空间问题显然随着理论界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而突显,在后现代文化转向中,它偕同"身体"、"生态"、"种族"、"符号"
陈开晟
关键词:空间化叙事文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