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应智

作品数:26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活检
  • 5篇乳腺
  • 5篇免疫
  • 5篇基因
  • 5篇病理
  • 4篇导管
  • 4篇液基细胞学
  • 4篇原位
  • 4篇细胞学
  • 4篇腺癌
  • 4篇浸润性
  • 4篇基细胞
  • 4篇肺癌
  • 3篇导管癌
  • 3篇液基细胞学检...
  • 3篇原位杂交
  • 3篇乳腺浸润
  • 3篇乳腺浸润性
  • 3篇乳腺浸润性导...

机构

  • 12篇中山市人民医...
  • 10篇广东省中山市...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6篇陈应智
  • 13篇储兵
  • 8篇曹晓珊
  • 7篇黄光辉
  • 4篇孙世珺
  • 4篇杜娟
  • 4篇曾玉梅
  • 3篇黄宇筠
  • 3篇何惠嫦
  • 3篇曾玉梅
  • 2篇姜珍珍
  • 2篇袁小玲
  • 2篇吴师珍
  • 2篇黄志伟
  • 2篇庄楚璇
  • 2篇袁润强
  • 2篇杜娟
  • 1篇冯丽嫦
  • 1篇郭伟洪
  • 1篇侯襄河

传媒

  • 4篇分子诊断与治...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新疆医学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29例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理活检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理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内在关系。方法观察429例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理活检诊断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活检诊断为CINⅡ级和Ⅲ级的组织切片全部进行复习,分年龄组进行对照与细胞学与活检符合率对比。结果显示液基细胞(ASCUS)131例(30.5%),低度瘤变216例(50.4%),高度瘤变82例(19.1%);活检为慢性炎症221例(51.5%);CINⅠ级78例(18.2%),CINⅡ级39例(8.6%),CINⅢ级(含原位癌)93例(21.7%)。有少数病例上皮内低度瘤变,活检亦为CINⅢ级。细胞学显示高度上皮内瘤变高发年龄组为20~40岁,而活检显示CINⅡ,Ⅲ级高发年龄组为30~50岁。结论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均应做活检,以及早发现CINⅢ级或原位癌,以防漏诊;上皮内低度瘤变亦有发现CINⅡ,Ⅲ级,建议应积极做活检。
黄光辉陈应智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活检
中山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与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检测广东省中山市非小细胞肺(NSCLC)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及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荧光定量PCR法对到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53例NSCLC患者进行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研究其突变率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NSCLC患者EGFR基因和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意义。结果 753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43.16%(325/753),其中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率最高,分别为43.08%(140/325)和47.38%(154/325),21号外显子主要是L858R突变。EGFR突变率高的NSCLC患者以女性、无吸烟史、腺癌、腺鳞癌、腺癌转移者多见(P<0.05),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对EGFR基因检测中的110例病例同时进行了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突变率为9.09%(10/110),突变体1型的突变率(80%)明显高于突变体2、3型(各10%),EML4-ALK基因突变患者多为年龄偏小者(P<0.05),与性别、吸烟史及病理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检测到1例EGFR和EML4-ALK共存突变的患者。结论中山市NSCLC患者的EGFR突变率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是分子靶向治疗NSCLC患者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检测手段。
赵丽辉孙世珺陈应智
关键词:EGFR基因EML4-ALK融合基因非小细胞肺癌突变率
EMP2、TTF-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上皮膜蛋白2(EMP2)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9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起初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包括单纯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经过10年随访发展和没有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标本107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8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癌变标本51例,子宫内膜癌标本28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标本中EMP2、TTF-1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33.3%、82.1%,依次递增,TT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67.9%、45.1%、35.7%,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P2阳性者的比例随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F-1阳性者的比例随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P2、TTF-1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增生发展至子宫内膜癌的过程,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何惠嫦黄瑾陈应智高海洋相媛媛
关键词:甲状腺转录因子1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症
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LCT)在纤维支气管镜刷片中的应用。方法利用LCT涂片检查结果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321例LCT找见癌细胞98例(30.52%),可疑癌细胞患者22例(6.85%),其中12例活检证实为癌;321例活检常规病理检查为癌136例(42.37%),可疑癌细胞患者19例,其中15例LCT检查为癌。166例活检非癌病例中9例LCT检查为癌,7例被穿刺、手术或其它检查证实。LCT和活检完全相符265例(82.55%)。结论纤支镜刷检LCT检查可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重要补充,但费效比不高,且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储兵陈应智黄光辉黄志伟姜珍珍熊小华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刷片肺肿瘤
EMP2、TTF-1在子宫内膜增生恶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增生症癌变中EMP2与TTF-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9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初次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包括单纯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且随访时再次行子宫诊刮或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51例。根据是否癌变分为两组: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组28例,子宫内膜增生非癌变组23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两组组织标本EMP2和TTF-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子宫内膜增生非癌变组和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组标本组织中,E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9%和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1,P〈0.05);TT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7%和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P〈0.05)。EMP2阳性者的比例随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而TTF-1阳性者的比例随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P〈0.01或0.05)。结论 EMP2和TTF-1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癌变过程。
何惠嫦黄瑾高海洋韩燕华陈应智
关键词:TTF-1子宫内膜增生症免疫组织学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与筛状结构导管原位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 cribriform carcinoma,ICC)与筛状结构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12例浸润性筛状癌及12例筛状结构导管原位癌的临床资料,对它们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比较。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CK(34βE12)、P63、Calponin、ER、PR、HER2、E-cad、Ki67。结果临床资料显示IC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筛状结构DCIS的大,临床可触及肿物,而ICC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见,预后均良好。镜下两者具有极相似的筛状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C导管周围肌上皮标记均为阴性,而筛状结构DCIS周围肌上皮标记阳性。结论 ICC与筛状结构DCIS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曾玉梅曹晓珊杜娟陈应智储兵
关键词:乳腺病理浸润性筛状癌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
ER、PR、C-erbB-2在不同年龄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ER,PR与C-erbB-2 在不同年龄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将106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设四个年龄段:<40岁,40-49岁,50-59岁,> 6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不同年龄组段...
储兵候襄河黄光辉孙世黄志伟陈应智曹晓珊
关键词:浸润性导管癌
文献传递
免疫荧光和几种特殊染色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及其他几种特殊染色法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纳入58例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肾穿刺活检,穿刺取得组织采用石蜡制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六胺银染色法、甲醇刚果红染色法、黏蛋白染色法(PAS)以及Masson三色染色,对比不同方法染色的结果。结果:不同类型肾病患者中,免疫荧光染色中狼疮性肾病中IgA、IgM、IgG、C3以及Clq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IgA肾病和膜性肾病患者,P<0.05。在不同染色方法的对比中发现,免疫荧光染色法在肾病检测IgA、IgM、IgG、C3以及Clq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染色方法的诊断率,P<0.05。其他染色方法诊断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免疫荧光染色相对于其他染色方式对肾活检病理诊断率稍低,临床上推荐采用其他特殊染色方法对肾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罗教秀储兵曹晓珊陈应智吴师珍
关键词:免疫荧光六胺银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一致性。方法选取经细胞学或者是病理学确诊非小细胞肺癌,120例血清标本,90例肺癌石蜡组织标本,70例血清标本与70例石蜡组织为配对标本。应用q RT-PCR检测肿瘤组织、血清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分析其一致性。结果配对70例肿瘤组织与血清中,肿瘤组织检测10例突变,血清6例突变,突变一致性为60.00%。结论采取EML4-ALK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血清,易获取标本,可实时动态检测,无法获取组织学标本时可应用q RT-PCR法检测,及时诊治,改善临床预后。
杜娟曾玉梅陈应智
关键词:EML4-ALK非小细胞肺癌
癌胚抗原联合甲状腺转移因子-1在肺腺癌所引起的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所引起的胸腔积液诊断中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癌细胞甲状腺转移因子-1(TTF—1)表达的情况,确定两者在肺腺癌所引起的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反SP法检测15例肺腺癌、5例肺鳞癌及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CEA水平及脱落细胞中TTF-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肺腺癌所引起的胸腔积液CEA水平厦TTF-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鳞癌+结核组),P〈0.05。胸腔积液CEA在肺腺癌中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80%,TTF-1敏感性为66.7%,特异性90%,CEA与TTF-1联合检测在肺腺癌中的敏感性达86.6%,特异性为80%。结论:在排除甲状腺癌转移的基础上,联合检测胸腔积液CEA水平及癌细胞TTF-1表达对诊断肺腺癌所引起的胸腔积液有-定临床意义。
黄宇筠袁小玲陈应智缪炯燏郭伟洪
关键词:肺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