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农用
  • 5篇农用地
  • 4篇农用地分等
  • 4篇耕地
  • 3篇信息系统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农用地分等定...
  • 2篇组件
  • 2篇组件式
  • 2篇基于GIS
  • 2篇分等定级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地政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信息共享
  • 1篇预处理
  • 1篇占补平衡

机构

  • 12篇湖北省国土资...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2篇陈平
  • 5篇聂艳
  • 5篇周勇
  • 2篇戴维彬
  • 1篇杨钢桥
  • 1篇喻光明
  • 1篇米圆圆
  • 1篇金群
  • 1篇吴娟
  • 1篇汪善勤
  • 1篇李劲
  • 1篇娄人英
  • 1篇肖辉
  • 1篇夏天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政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国土资源信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镇用地扩张的理论基础
一、扩张形态理论城镇用地扩张形态理论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它主要是采用描述性的历史形态方法,来概括城镇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规律。它主要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理论、城镇边缘区理论和形态依赖理论。其中,同心...
杨钢桥陈平
文献传递
以节约集约用地助推生态湖北建设
2012年
当前,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浪费并存的现象已引起了政府、公民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关注与重视。通过节约集约用地来摆脱现实困境成为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我省区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丰富,建设生态湖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下,探讨和辨识节约集约用地与生态湖北建设的关系十分必要。一。
陈平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地理环境土地承载力
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方法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文章考察了我国的占补平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占补平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依照我国的土地法规,利用农用地分等的成果,采取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方法来解决占补平衡工作的一些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夏天周勇杨钢桥戴维彬陈平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
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农用地分等方法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参考国家制订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利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并应用于湖北省仙桃市的农用地分等评价。首先,确定用于农用地分等的指定作物为中稻和小麦;然后,采用叠置法划分农用地分等单元,根据土壤属性、作物经济数据和分等参数,计算分等单元综合指数;最后,利用等间距法将仙桃市农用地划分为三等,其中以1等为主,1、2、3等农用地分别占77.48%,13.76%,8.76%。
聂艳周勇陈平汪善勤
关键词: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农用地
组件式GIS农用地定级研究初报——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
一、农用地定级的原理与方法概述(一)定级因素因子选择的原则与方法1.定级因素因子选择的原则①主导因素原则影响农用地质量的因素很多,而且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很大,对定级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能最大程度的反映农用土地质量的差别,应...
陈平聂艳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系统前端数据采集与处理
<正> 农用地分等是根据稳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农用地的影响,综合评定其质量差异,建立起全国可比的等别体系过程。通过农用地分等,可以实现科学、依法和统一地管理农用地。
吴娟喻光明陈平
文献传递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实施成效的思考
<正>一、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背景及主要政策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进入了市场运作体系,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无序与失控现象。不少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的名义下,肆意征地卖地,并竞相以降低地价等“优...
金群陈平李劲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耕地定级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4
2005年
根据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原理,建立了一个定量的耕地定级方法,并以湖北省鄂州市进行了实例说明,从而为该地区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有利于实现耕地资源的信息共享和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建立。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定级因子,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的权系数;矢量化相关图层并提取农贸中心和道路作缓冲区分析后,采用多边形法确定耕地评价单元;通过采用不同的分值函数对因子属性值进行标准化;最后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定级指数并根据聚类分析法将鄂州市耕地划分为5级,利用ArcGIS实现定级结果图的输出。定级结果表明:鄂州市耕地质量中等偏上,以二、三级地为主,共占74.78%,该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同时利用GIS引入缓冲区分析方法来获取部分评价因子数据,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聂艳周勇陈平肖辉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法缓冲区分析ARCGIS信息共享耕地资源耕地质量
基于GIS和NFM的耕地多宜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生态位适宜度是对经典生态位理论和方法的深化与发展,在合理优化利用环境资源,发挥作物、环境最大共生效应,及工农业布局和指导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油菜、小麦和棉花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部分地块的生境条件需要改善;限制该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CEC,速效磷和全氮。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聂艳陈平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耕地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信息系统(ALEIS)研制被引量:23
2002年
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运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计算机技术 ,研制开发了适于中国国情的通用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信息系统 (AL EIS)雏型。该系统包括文件、视图、图层、对象、布局、数据库、分等定级与估价、窗口和帮助等 9大模块 ,具有属性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库管理、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以及成果输出等方面的功能 ,且界面友好 ,操作简便 ,可实现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自动化 ,为各级土地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界面友好和便捷适用的计算机业务管理工具。
周勇张海涛汪善勤聂艳宋能文陈平娄人英戴维彬
关键词: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信息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