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善

作品数:83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团簇
  • 18篇N
  • 11篇电子结构
  • 11篇子结构
  • 11篇密度泛函
  • 11篇泛函
  • 11篇分子
  • 10篇遗传算法
  • 7篇氧化偶联
  • 7篇偶联
  • 7篇基态
  • 7篇基态结构
  • 7篇甲烷
  • 6篇密度泛函理论
  • 6篇泛函理论
  • 6篇AL
  • 5篇粘弹性
  • 5篇稳定性
  • 5篇NA
  • 5篇H

机构

  • 73篇西北师范大学
  • 15篇兰州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高分子...

作者

  • 83篇陈宏善
  • 17篇张材荣
  • 9篇宋燕
  • 9篇李树本
  • 9篇牛建中
  • 9篇尹跃洪
  • 7篇董晨钟
  • 7篇陈玉红
  • 7篇杨慧慧
  • 5篇康永刚
  • 4篇李向富
  • 4篇张素玲
  • 4篇张兵
  • 4篇李明明
  • 3篇马占林
  • 3篇孟凡顺
  • 3篇蒲忠胜
  • 3篇许广济
  • 3篇吴有智
  • 3篇王广厚

传媒

  • 18篇原子与分子物...
  • 14篇西北师范大学...
  • 9篇物理学报
  • 9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Chines...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Chines...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量子电子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2001年全...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催...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惰性双原子离子的稳定性研究
2010年
在QCISD(T)/6-311++G(d,p)水平并考虑零点能和基组重叠误差(BSSE)修正计算了惰性气体双原子正离子R1R2+及RH+和RF+(R=He,Ne,Ar,Kr)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同核双原子离子比较稳定,HeHe+的稳定性最强,NeNe+,ArAr+,KrKr+稳定性接近;对于异核惰性双原子离子,两原子的差别越大则稳定性越小;由惰性气体原子与H或F形成的正离子都非常稳定.
陈宏善陈丽尹跃洪
关键词:惰性气体稳定性
(TiO_2)_n(n=3—6)团簇吸附水分子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给出了优化小分子在团簇表面吸附结构的遗传算法.结合经验势函数,搜寻了水分子在(TiO2)n(n=3—6)团簇上可能的吸附方式;利用B3LYP/6-31G**方法对各种吸附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分子主要通过O原子以非解离方式吸附到团簇中配位数较低或位置比较凸出的Ti原子上.分子轨道分析表明,水分子与团簇之间的成键主要来自吸附位Ti原子3s3p轨道的贡献,水分子的轨道保持了气相水分子中的基本特征,但离域化程度增大.NBO分析表明,Ti原子通过3sp向水中氧原子转移电荷,而水分子又通过轨道离域把电荷反馈到由Ti的3d4s等轨道形成的反键轨道.虽然吸附后水中O,H原子的净电量增加,但O—H键减弱.吸附后水分子的振动频率发生红移.
陈宏善孟凡顺李向富张素玲
关键词:遗传算法DFT
电场诱导(MgO)_(12)储氢的从头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管状(MgO)12是(MgO)n的幻数团簇,非常稳定.为研究电场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本文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电场中H2在(MgO)12管状结构上的吸附性质.结果表明(MgO)12能承受强电场而保持管状结构并被极化,其偶极矩增大为场强0.01 a.u.和0.02 a.u.时的9.21和19.39 deb(1 deb=3.33564×10-30C·m).H2能稳定吸附在单个Mg/O原子上.无电场时H2在Mg上为侧位吸附,而在O上为端位吸附;电场中,H2在Mg和O上均为端位吸附,且其分子取向沿外电场方向.由于(MgO)12及H2均被电场极化,因此H2在(MgO)12部分位置上的吸附强度显著提高.H2在3配位的Mg/O上的吸附能由无电场时0.08/0.06 e V分别提高到场强为0.01 a.u.和0.02 a.u.时的0.12/0.11 e V和0.20/0.26 e V.电子结构分析表明H2吸附在Mg原子上时,向团簇转移电荷,电场极化效应是其吸附能较无电场时增大的主要原因.吸附在O原子上时,一方面由于O阴离子极化效应更强;另一方面,H2从(MgO)12得到电荷,其价轨道与团簇价轨道重叠形成化学键,因此电场效应更显著.电场中(MgO)12最多能吸附16个H2,相应的质量密度为6.25 wt%.
尹跃洪陈宏善宋燕
关键词:储氢电子结构
Na-W-Mn/SiO<,2>催化剂中载体结构及组份相互作用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的影响
甲烷氧化偶联是在800°C高温下发生的均多相反应过程,气相反应对反应结果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Na-W-Mn/SiO<,2>催化剂中不同金属组分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影响的机制,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金属组份对载体结构的影响以...
陈宏善牛建中张兵王晓来李树本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文献传递
固相反应制备纯相汉紫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反应制备纯相汉紫BaCuSi<Sub>2</Sub>O<Sub>6</Sub>的方法,是以高纯度的BaCO<Sub>3</Sub>(99.99%),CuO(99.99%),SiO<Sub>2</Sub...
阮明岳鲁义东陈宏善魏太保李玉红
文献传递
水和蛋白质的稳定性
陈宏善
利用太阳能制氢的方法及发展现状被引量:6
2015年
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技术挑战,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其制取及储运技术近年来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基本途径及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电解水制氢及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制氢、半导体光解水及其催化剂以及最有希望实现的高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技术。
陈宏善魏花花
关键词:光解水
H_2在Li掺杂Al_7C^+上吸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2分子在Li掺杂Al7C+团簇上的吸附.对于Al7C+团簇,H2分子的吸附能仅为-0.017eV,掺杂Li原子到Al7C+团簇可以明显增强对H2分子的吸附.吸附一个H2分子时吸附能可以达到-0.151eV,吸附四个H2分子的平均吸附能为-0.073eV.根据自然键轨道分析,电荷从Li原子向Al7C+团簇转移,带正电的Li离子极化H2分子并且增强了H2分子与Al7CLi+团簇之间的相互作用.
秦彦军陈宏善马占林杨慧慧李斐
关键词:电子结构
单母体遗传算法优化(H_2O)_n(n≤14)的结构被引量:3
2007年
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单母体遗传算法(single-parent genetic algorithm,SPGA),通过对母体团簇实施两种不同的变异操作对结构进行优化,给出了分子团簇结构优化的算法实现.结合TIP3P模型势函数,研究了水分子团簇(H2O)n(n≤14)的稳定结构.优化结构和已有理论及实验结果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当n<8时,平均结合能随n增加较快;当n≥8时有小的起伏.n=4,8,10,12的团簇结构具有较高对称性,比较稳定.
张素玲陈宏善宋燕尹跃洪
关键词:水分子团簇结构优化
固相反应制备纯相铟钡钴四氧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相铟钡钴四氧七(InBaCo<Sub>4</Sub>O<Sub>7</Sub>)的制备方法,是以高纯的In<Sub>2</Sub>O<Sub>3</Sub>、BaCO<Sub>3</Sub>和Co<Su...
阮明岳李玉红鲁义东欧阳钟文陈宏善魏太保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