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良

作品数:47 被引量:37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农业
  • 8篇水分
  • 8篇黄土高原
  • 7篇水肥
  • 7篇小麦
  • 7篇春小麦
  • 6篇生态
  • 6篇干旱
  • 5篇土壤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5篇丘陵区
  • 5篇黄土丘陵
  • 5篇黄土丘陵区
  • 4篇施肥
  • 4篇农业生态
  • 4篇马铃薯
  • 4篇旱地
  • 3篇水肥条件
  • 3篇水土

机构

  • 4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7篇陈国良
  • 18篇徐学选
  • 16篇穆兴民
  • 7篇赵世伟
  • 6篇程积民
  • 5篇赵克学
  • 4篇郭玉孝
  • 3篇党增春
  • 3篇何华
  • 3篇贾恒义
  • 3篇韩仕峰
  • 2篇山仑
  • 2篇巨仁
  • 2篇郭宝安
  • 2篇李壁成
  • 2篇郭宝安
  • 1篇徐英三
  • 1篇邹厚远
  • 1篇帅启富
  • 1篇徐时进

传媒

  • 2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0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生态经济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侵蚀与水...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全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系统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7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7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7
  • 2篇1985
  • 1篇198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南山区发展窑窖节水农业的依据与潜力被引量:8
1996年
在经济不断发展与人口日益剧增的形势下,缺水已成全球性严峻问题,西北黄土丘陵地区更是如此(地均水量204m3/hm2.a,为全国平均数7.8%),其中宁南山区更为贫乏,地均水量为630m3/hm2.a,仅占黄土丘陵区与全国平均数的30.76%和2.4%,属极贫水地区。相对而言,雨水资源量却较丰富,地均达4000m3/hm2.a,是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的6.7倍,且有天然集流条件,能就近拦蓄利用,无须高程远距提引,若用于农业节水微灌,其增产效益可达30%~60%,单位水效率可达1.5~2.8kg/m3,故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陈国良徐学选程积民郭玉孝赵世伟
关键词:节水农业灌溉
黄土丘陵坡地的水热状况与植被生产力被引量:11
1996年
针对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在该区的主体部位──坡地上,应用多台自记监测装置;对坡地不同坡向、坡位,近地层的太阳辐射、气温、地温、土壤水分、以及以牧草为主的植被生产力的分布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地观测研究,并分析揭示了它们的一些基本变化规律,对坡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可提供气候与土壤生态学依据。
陈国良穆兴民程积民韩仕峰徐学选高桥英纪长尺彻明
关键词:黄土坡地水热状况植被
窑窖农业是干旱山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新路被引量:2
1996年
窑窖农业是建立在利用雨水资源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集流农业,它经历了三个阶段:雨养农业、径流农业、窑窖农业。在固原试验区的试验与应用中,“窑窖农业”在干旱山区的高效农业建设中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它是发展干旱山区高效农业的一条新路。
陈国良徐学选程积民韩仕峰李壁成
关键词:干旱山区高效农业
旱地春小麦引种与高产栽培模式推广应用
1996年
本文总结了7年来对春小麦优良品种81(39)—2的系统研究与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采用了引种、品比、试验示范、配合模式化栽培推广的技术路线。在宁南山区良种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赵克学陈国良徐学选郭宝安穆兴民
关键词:旱地春小麦引种高产栽培模式
旱地农田春麦系统氮素运移现状及改善途径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作者运用15N同位素标记手段,结合田间氨挥发直接测定技术,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作春麦农田氮素运移现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化肥氮素的高挥发,高残留,高不明途径损失和低利用率构成了该区旱作农田氮素“三高一低”的运移特征;并对改善氮素运移,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赵世伟陈国良郭玉孝
关键词:旱地农田氮素运移春小麦
上黄试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动态控制分析
1991年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原理,提出了研究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模型、研究工作程序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了上黄试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及其影响因子,并提出了在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确保粮食——人口协调发展,防止对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人为再度大破坏的基本对策。
穆兴民陈国良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人口承载力
早熟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和地膜水分效应被引量:11
1996年
对宁南干旱山区早熟丰产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活动时期,它与区域的降雨和分配有极强的相似性。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作可以分为速变层(0~2Ocm),缓变层(20~120cm)和相对稳定层(120~200cm)。并研究了各个层间的水分的关系。早熟丰产马铃薯的耗水量约为312~394mm。前期主要来自灌水补充的底墒,后期来自降雨。地膜覆盖技术比露地更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水分生产率高,在干旱山区发展集水窑窖灌溉结合地膜技术推广早熟马铃薯,提高商品率,增加收入,前景广阔。
李鼎新陈国良徐学选
关键词:马铃薯土壤水分动态地膜水分效应早熟性
春小麦水肥产出协同效应研究被引量:42
1994年
该文通过对春小麦2年田间水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①水肥对春小麦产量、收入有明显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在试验范围内(水分为9%~18%,肥料为5~20kg/亩),水分平均主效应(以1.5%个土壤水分为1个单位)>肥料平均主效应(以2.5kg/亩为1个单位)。②春小麦的水肥产量、收入效应为报酬递减函数,生产中存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肥耦合区,通常肥料为5~16.0kg/亩时,需9%~17.8%的水分与之配合;若肥料投入超过16.0kg/亩至19.8kg/亩,并要求亩产在300kg以上时,则需15.5%~18%的水分与之配合。③在合理区域内,水肥均呈正效应,且既有互补性,又有协同效应。其单位用量产量互补效应为19.4kg:16.5kg,协同效应为1.5kg。④水肥主次效应的转换阈值14.1%,即土壤水分大于14.1%时,肥效>水效;水分小于14.1%时,水效>肥效;水肥最高产量的理论值为336kg/亩。
徐学选陈国良穆兴民
关键词:春小麦水分肥力
黄土高原降雨量的地理地带性研究被引量:17
1992年
黄土高原地区230个气象站年平均降雨量492mm,52%的降雨量集中在夏季,与同纬度地区比较,年降雨总量少,且季节分配集中。降雨量具有明显水平地带性,随纬度升高降雨量按指数率减少,随经度提高降雨量逐渐增加。年降雨量平均水平变化率为60mm/纬度和26mm/经度,不同水平地带内,降雨量愈少,降雨量的水平变化率愈大。降雨量的垂直分布,对山地降雨量与海拔高度关系多为抛物线,年最大降雨量出现的海拔高度为2300~2700m,不同山区降雨量垂直递增率差异较大。对黄土高原地区而言,降雨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海拔低于1800m的地区,降雨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穆兴民徐学选陈国良
关键词:黄土高原降雨量
宁南黄土丘陵区荒坡地土壤水分分布与运行特征被引量:3
1992年
用土钻法连续5年对荒坡地不同坡向、坡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测定,表明不同坡向土壤水分差异显著,南坡和北坡相比,0~2m土层北坡含水量高,但1~2m土层南坡比北坡土壤含水量高。荒坡地耗水深度南坡2.3m,北坡1.3m。坡地蒸散平均305~335mm,其中90%来自大气降水。
穆兴民陈国良郭宝安赵克学
关键词:宁南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分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