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伦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生理
  • 3篇毒素治疗
  • 3篇诱发电位
  • 3篇肉毒
  • 3篇肉毒毒素
  • 3篇肉毒毒素治疗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相关电位
  • 3篇脑电
  • 2篇地形图
  • 2篇电生理研究
  • 2篇运动神经
  • 2篇运动神经元
  • 2篇运动神经元病
  • 2篇运动诱发电位
  • 2篇神经元
  • 2篇瞬目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 2篇轻度

机构

  • 1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2篇陈伦斌
  • 7篇邓远飞
  • 7篇刘乃河
  • 3篇黄莘莘
  • 2篇熊希民
  • 2篇詹国华
  • 2篇叶小虹
  • 2篇郑芷萍
  • 1篇刘新通
  • 1篇周晓红
  • 1篇宋雪文
  • 1篇詹培源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现代电生理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临床脑电学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年份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癫痫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通过检测癫痫患者的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SLSEP) ,探讨癫痫患者大脑皮层下各结构的神经电位改变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年龄分组观察 41例癫痫患者及 2 4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双侧正中神经SLSEP各指标的差异 ,并与常规脑电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癫痫患者双侧N17潜伏期延长 ,左侧P15,N2 0 也延长 ,癫痫患者SLSEP异常率 41 5 % ,EEG异常率 85 7%。结论 :癫痫患者在进行脑电图 (EEG)检查时 ,如加做SLSEP可提高检测的阳性率 。
陈伦斌于连国
关键词:癫痫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脑电描记术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合并恶性贫血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改变(附一例报告)
1994年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变性性疾病,可与恶性贫血同时存在。由于早期神经系统症状未充分表现出来或血像骨髓像的复杂性,或其中某一方面的表现被忽视时,有可能导致本症诊断治疗的延误。神经电生理的检查可为本症的确认提供有益的资料。现将本院收治的一例曾被误诊的病例介绍并讨论如下。
黄莘莘刘乃河于连国叶小虹陈伦斌
关键词:电生理改变恶性贫血骨髓像血像豆状核
事件相关电位对帕金森痴呆的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在帕金森病(PD)痴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PD患者进行ERP检测及长谷川智能量表(HDS)检查。结果:PD组N2、P3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D患者ERP阳性率为62%,HDS为38%。结论:ERP检测结果敏感,对帕金森痴呆的诊断。
邓远飞陈伦斌刘新通周晓红郑芷萍詹国华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帕金森病痴呆
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及治疗前后双刺激瞬目反射变化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观察单侧面肌痉挛 (HFS)的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效果 ;探讨治疗前后双刺激瞬目反射 (BR)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 134例患者进行BTXA局部肌肉注射 ,其中 42例治疗前后行BR检测。结果  134例患者中 ,症状完全缓解 6 0例 ,占 44 8% ,明显改善 74例 ,占 5 5 2 %。疗效持续时间 (16 5± 5 7)周。42例患者治疗前患侧BR检测 ,R1、R2 、R'2 潜伏期正常 ,R2 间期缩短 ,R1、R2 、R'2 振幅增高。治疗后复查 ,其中R1消失者 7例 ,R1、R2 、R'2 均消失者 5例 ,余 30例R1、R2 、R'2 潜伏期稍延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R1、R2 、R'2 波幅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BTXA治疗HFS疗效显著 ,是首选疗法 ;双刺激BR检测表明 ,患者脑干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升高。
邓远飞陈伦斌宋雪文郑芷萍
关键词:A型肉毒杆菌毒素半面痉挛面部肌肉
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肉毒毒素治疗及电生理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邓远飞陈伦斌刘乃河熊希民
关键词:头颈部肌张力障碍肉毒毒素电生理
健康人单脉冲与双脉冲刺激瞬目反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通过单双脉冲刺激的对比研究以寻找出提高瞬目反射阳性率的最佳物理刺激方法,如双脉冲刺激时间间隔、刺激强度,初步探讨双脉冲刺激瞬目反射的机制。方法:用单脉冲和双脉冲两种刺激检测14例健康试验者的瞬目反射,统计出两种刺激方式下瞬目反射R1,R2,R2’的潜伏期与波幅的均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双脉冲刺激其R1,R2,R2'潜伏期无改变,但双脉冲刺激瞬目反射R1,R2,R2'波幅均较对照组增高,其中R1波幅明显增高(P<0.05)。结论:应用双脉冲瞬目反射检测有助于提高瞬目反射阳性率,短间隔双脉冲刺激可使脑干神经环路的兴奋性增强。
陈伦斌邓远飞
关键词:瞬目反射单脉冲
闭合性轻度脑外伤事件相关电位地形图的初步研究
1994年
为了解脑外伤后病人精神心理和智力改变的客观依据,我们使用DantecConcerto^(TM)仪,对24例闭合性轻度脑外伤患者和14例正常人P_(300)分布地形图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正常组P_(300)高波幅区相对集中于Cz附近的椭园形区域内,而脑外伤组则从Cz向两侧颞后播散,潜伏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波幅反而较正常组高;重复试验时,正常组潜伏期略为缩短,波幅稍增高,分布更集中于Cz为中心的小范围内,而脑外伤组向整个后头部移动,潜伏期进一步延长,波幅普遍明显下降,唯有T_3点反而奇异地升高38%。作者认为以上改变可能是参与P_(300)发生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中的微细结构受损害而使其整合功能被削弱的结果。这一结果与认为P_(300)发生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各结构的综合反应的观点是一致的。
陈伦斌刘乃河于连国叶小虹黄莘莘
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肉毒毒素治疗及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邓远飞陈伦斌熊希民
关键词:头颈部肌张力障碍肉毒毒素电生理
偏头痛患者脑电地形图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偏头痛患者显著性概率地形图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把脑电信号划分为δ( 0 5~ 3 .9Hz) ,θ( 4 0~ 7 9Hz) ,α1( 8 0~ 8.9Hz) ,α2 ( 9 0~ 13 0Hz) ,β1( 13 1~ 18 0Hz) ,β2 ( 18 1~ 3 0 .0Hz) 6个频段 ,研究 2 0例偏头痛间歇期患者与 2 0例健康成人的功率绝对值显著性概率分布图。结果 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过度换气加闪光刺激后的t值分布图以α1频段在前头部 (额中央区 )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划分出α1频段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偏头痛患者BEAM检查的阳性率。慢α成分的增高是脑功能受损的早期标志。
陈伦斌刘乃河
关键词:偏头痛脑电地形图
闭合性轻度脑外伤事件相关电位地形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对比闭合性轻度脑外伤患者和正常人事件相关电位(P300) 地形图,寻找出患者精神心理和智力改变的客观依据。方法:测定24 例闭合性轻度脑外伤患者和14 例正常人P300 地形图。结果:正常组P300 高波幅区相对集中于Cz 附近的椭圆形区域内,重复试验分布更集中于Cz 为中心的小范围内。脑外伤组则从Cz 向两侧颞后播散,重复试验向整个后头部移动。结论:闭合性轻度脑外伤其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中的微细结构受损害而使整合功能被削弱。
陈伦斌刘乃河
关键词:脑损伤脑电描记术事件相关电位地形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