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3篇血浆
  • 3篇凝血
  • 3篇肝炎
  • 2篇胆汁
  • 2篇胆汁酸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血清总胆汁酸
  • 2篇血性
  • 2篇凝血酶原时间
  • 2篇缺血
  • 2篇总胆汁酸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胆碱酯酶
  • 1篇胆汁酸测定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机构

  • 1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钱明珍
  • 8篇汤依群
  • 4篇陈建文
  • 3篇杨萍
  • 3篇李兴武
  • 1篇魏德善
  • 1篇傅仁泉
  • 1篇朱安友
  • 1篇钱宛馨
  • 1篇宋文英
  • 1篇张凡
  • 1篇康淑霞
  • 1篇陈凤玲
  • 1篇王洪巨
  • 1篇潘丽
  • 1篇葛鑫
  • 1篇李兴武

传媒

  • 5篇淮海医药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肝血清总胆汁酸检测43例分析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偶联连续监测法 ,检测 43例脂肪肝患者空腹、餐后 2h血清总胆汁酸 (totalbileacids ,TBA) ,并以 5 0名正常献血员作对照组。结果 :43例脂肪肝、5 0名对照组的空腹及餐后TBA活性值分别为 38.5 8± 16 .42 μmol/L、49.30± 2 0 .44 μmol/L和 5 .2 1± 3 .15 μmol/L、5 .44± 3.2 3μmol/L ,空腹及餐后 2h的TBA活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清TBA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 ,并能帮助临床医师动态观察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 ,特别是餐后 2h的TBA ,更能诊断轻度肝细胞损伤 ,为脂肪肝早发现。
葛鑫徐金光汤依群钱明珍
关键词:脂肪肝血液化学分析胆汁酸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评价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者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并对报告方式进行评价。方法:用国产试剂手工测定,以三种方式报告结果。结果:23例患者共测95次,x±s以秒计20.2±4.7,以活度计(25.1±9.3)%,以比值计1.82±0.39,服药后不同时间抽血,对测定结果也产生很大影响。结论:PT测定中操作及报告方式必须规范化。
钱明珍汤依群李兴武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凝血酶原时间心脏瓣膜置换术
普恩复胶囊治疗2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探讨
2003年
目的 探讨普恩复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腔隙性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病人单纯使用普恩复治疗。观察时间为4~8周,剂量120 mg/日。每位患者均在服药前经CT扫描证实诊断,并在服药前一天抽血查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系统确定异常,方可选入治疗组。结果 总有效率86.2%(231/268),痊愈61.19%(164/268),显著好转16.79%(45/268),好转8.21%(22/268),无效13.81%(37/268)。结论 普恩复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但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而且安全有效,是基层医院能普及的有效治疗方案。
宋文英王洪巨陈凤玲钱明珍汤依群李兴武
关键词:普恩复胶囊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
血浆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及清蛋白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血浆胆碱酯酶(CHE)、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162例不同临床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CHE,同时分别采用终点法和比浊法测定ALB及PTA.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组血浆CHE、ALB、PTA水平依次降低,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各项指标均逐渐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各组CHE活力较PTA、ALB下降的百分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CHE、ALB及PTA彼此间相关系数为0.695~0.811(P<0.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浆CHE活力较ALB、PTA能更好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和储备能力.监测CHE、ALB和PTA,对临床病情的判断及估计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杨萍钱明珍朱安友张凡
关键词:胆碱酯酶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
干化学法测定血糖的样本选择及试验评价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小型血糖仪采用不同样本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采集体检者的标本用干化学法测定 ,同时与大型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小型血糖仪测定时 ,其末梢血与静脉全血和静脉血清测定值相近 (P >0 .0 5 ) ,但静脉全血与静脉血清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小型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但结果间相关性均较好 (P <0 .0 0 1)。结论 :小型血糖仪测定方便、快捷 ,但其不能替代大型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 。
陈建文汤依群钱明珍
关键词:血糖血糖仪
乙肝患者血清sICAM—1的检测及意义
2000年
钱明珍钱宛馨柏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细胞间粘附分子-1
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HIE患儿分轻、中、重度组与41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分别采用连续监测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E时血浆AST、LDH、CK、α-HBDH活性随着病情的加重而相应升高,尤以CK、CK-MB升高明显,与临床分度呈正相关。重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度组除CK-MB外,其余酶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的检测可作为HIE临床分度的指标之一。监测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能较好地协助临床早期诊断HIE时有无心肌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萍潘丽汤依群钱明珍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心肌酶
血清PA检测肝功能的临床意义
1999年
血清前血蛋白(PA)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其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肝功能(LFT)密切相关,笔者于1998年3月-12月检测了172例各种肝病患者的血清PA水平,探讨其肝功能指标问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康淑霞钱明珍魏德善
关键词:血清PA肝功能肝病
布加氏综合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征 (Budd- Chiari Syndrom e,BCS)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的变化情况。方法 用手工倾斜试管法进行测定 ,并与正常对照法进行比较。结果 下腔静脉狭窄患者 PT(x±s)为 (17.4±1.9) s,范围 14.5~ 2 1.2 s,肝静脉狭窄患者 PT(x± s)为 (18.7± 1.5 ) s,范围 15 .4~ 2 2 .9s,两者均显示出异常 (P<0 .0 1) ,且下腔静脉狭窄患者与肝静脉狭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PT测定对探讨
李兴武陈建文汤依群钱明珍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恶性肿瘤患者血流变学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对 2 6 1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 用毛细血管粘度计在 2 5℃恒温下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粘度低切 ,血浆粘度、文氏血沉明显升高 (P<0 .0 5和 P<0 .0 1) ,而红细胞压积低于健康人 (P<0 .0 1) ,纤维蛋白原除恶性淋巴瘤及肠癌外均有明显增高 (P<0 .0 5和 P<0 .0 1)。结论 血流变指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病程观察具有实用性的临床意义 ,而且血浆粘度对良性恶性的肝、胃疾病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汤依群钱明珍陈建文杨萍傅仁泉
关键词:血流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恶性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