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北京

作品数:167 被引量:661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5篇理学
  • 32篇化学工程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7篇燃烧
  • 27篇催化
  • 25篇甲烷
  • 23篇燃料
  • 20篇数值模拟
  • 20篇值模拟
  • 19篇燃烧器
  • 19篇锅炉
  • 18篇预混
  • 15篇多环芳烃
  • 14篇反应机理
  • 13篇动力学
  • 13篇火焰传播速度
  • 12篇柴油
  • 12篇柴油机
  • 12篇催化剂
  • 11篇燃烧特性
  • 11篇催化燃烧
  • 10篇丁烷
  • 10篇正丁烷

机构

  • 166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空气动力...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北京动力机械...
  • 2篇北京市塑料工...
  • 1篇成都航空职业...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哈尔滨电站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上海电气燃气...
  • 1篇中国大唐集团...

作者

  • 167篇钟北京
  • 23篇傅维标
  • 18篇龚景松
  • 12篇郑东
  • 11篇傅维镳
  • 11篇侯凌云
  • 10篇杨庆涛
  • 10篇李军伟
  • 9篇何裕昆
  • 9篇杨帆
  • 8篇袁振
  • 8篇姚通
  • 7篇文斐
  • 7篇周明德
  • 7篇伍亨
  • 7篇施卫伟
  • 7篇党帅
  • 6篇张怀山
  • 5篇宋雅娜
  • 5篇于维铭

传媒

  • 28篇工程热物理学...
  • 27篇燃烧科学与技...
  • 1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0篇热能动力工程
  • 8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推进技术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化工学报
  • 3篇热力发电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3篇2007年燃...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13篇2003
  • 9篇2002
  • 10篇2001
  • 6篇2000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燃烧器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微燃烧器中燃料的可靠点火与稳定燃烧是实现微动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本文进行了两种微小燃烧器的设计与燃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微小燃烧器内添加钢丝网,使两种小型燃烧器均获得了较宽的可燃范围。通过对微小燃烧器流场的数值分析,发现在微小尺度燃烧中,流场的均匀性对燃烧温度有重要的作用;在微小空间内添加钢丝网能够改善流场,拓展可燃范围。另外,钢丝网在高温下也能起到值班火焰的作用,对火焰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杨庆涛杨帆钟北京
关键词:燃烧特性流场特性
微尺度正丁烷催化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本实验研究了在微尺度铂表面催化情况下的正丁烷热解特性以及正丁烷与氧气的燃烧特性。利用气相色谱仪测量了产物中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铂表面催化剂对于微尺度下正丁烷的催化热解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燃烧时,铂表面催化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正丁烷的低温反应,降低了燃烧反应活化能。
杨帆杨庆涛钟北京
关键词:正丁烷热解燃烧
乙醇煤油混合燃料热解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实验研究了乙醇、煤油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利用气相色谱测量了其中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燃料的热解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解形成的气体中,乙醇热解得到的氢气浓度高于煤油,而甲烷和乙烯的浓度低于煤油。掺混乙醇后的煤油混合燃料热解时形成的氢气浓度随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采用在煤油中添加一定量的含氧燃料(如乙醇、甲醇等)来解决着火和稳定燃烧问题具有很好的潜在优势。
龚景松杨庆涛侯凌云钟北京
关键词:热解氢气煤油乙醇
乙醇煤油混合燃料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本文实验研究了乙醇、煤油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利用气相色谱测量了其中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燃料的热解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解形成的气体中,乙醇热解得到的氢气浓度高于煤油,而甲烷和乙烯的浓度低于...
龚景松杨庆涛侯凌云钟北京
关键词:热解特性氢气煤油乙醇混合燃料
文献传递
催化剂作用下贫煤焦对NO还原的实验研究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在贫氧条件下贫煤焦对NO的还原作用,并与添加催化剂的贫煤焦对NO的还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贫煤焦对NO的还原能力很弱,添加催化剂后,NO还原率明显提高,说明催化剂对贫煤焦还原NO具有很好的强化...
钟北京张怀山
关键词:贫煤催化剂燃烧过程
文献传递
正癸烷/甲苯/甲基环己烷火焰传播速度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由于实验系统中燃料与氧化剂预混气制备和工况维持稳定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国内外针对大分子液态碳氢燃料火焰传播速度的实验测量结果的报道依旧不多。为此建立了一个针对液体燃料的对冲火焰实验台,并在该实验台上测量了正癸烷、甲苯、甲基环己烷等三种煤油代表性替代燃料与空气预混气的火焰传播速度。测量结果表明,在一个大气压下,初始温度为388K的甲苯/空气预混火焰、初始温度378K的正癸烷/空气和甲基环己烷/空气预混火焰的最大火焰传播速度分别为52.4cm/s,64.2cm/s,58.3cm/s。
于维铭袁振钟北京
关键词:正癸烷甲苯甲基环己烷火焰传播速度
汽油代表性组分在预混火焰中的碳烟生成特性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详细碳烟气相模型和颗粒相模型,在富燃料预混火焰中对碳烟的生成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对比表明,详细模型及碳烟计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描述碳烟演变过程.进而对比研究了异辛烷、正庚烷、甲苯、二异丁烯、乙醇等5种汽油代表性组分的碳烟生成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芳烃类燃料易生成碳烟,而乙醇不易生成碳烟,烯烃比烷烃燃料易生成碳烟.并通过动力学分析了不同燃料生成碳烟的途径,解释了计算得到的定性结论.
郑东钟北京
关键词:汽油多环芳烃碳烟反应机理预混火焰
H_2/n-C_4H_(10)/Air预混气在Swiss-Roll燃烧器中的催化燃烧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在微尺度催化燃烧中,由于燃料和氧气对于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的竞争,导致了可燃下限为富燃的情况。为了提高燃料利用率,拓宽可燃范围,本文在正丁烷/空气的混合气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在Swiss-roll燃烧器内研究了氢气/正丁烷/空气预混气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氢气能够有效拓宽正丁烷的可燃范围,可燃下限能够低于1,以贫燃的条件实现高燃料利用率。对于稳定燃烧温度的实验结果表明,燃烧器最高温度出现在富燃料一侧。
杨帆钟北京
火焰中形成的二氧化氮和氧化亚氮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研究了燃烧各种燃料的炉膛内二氧化氮(NO2)和氧化亚氮(N2O)的形成过程及其排放水平。讨论了氧化氮(NOx)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变规律及影响NO2和N2O形成与排放的主要因素。
钟北京P.,ПВ
关键词:锅炉燃烧氧化氮二氧化氮氧化亚氮
锅炉低NO_x排放煤粉分级燃烧的优化被引量:8
1997年
通过数值计算对优化煤粉分级燃烧,保证锅炉NOx低水平排放进行了研究。
钟北京傅维镳
关键词:煤粉燃烧锅炉NOX排放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