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立平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阳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蛋白
  • 2篇应激反应
  • 2篇术后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SPO2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蛋白酶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肺转流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机构

  • 6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郭立平
  • 5篇李玉成
  • 3篇彭庆明
  • 3篇旷昕
  • 2篇胡啸玲
  • 2篇周志刚
  • 1篇尹峰
  • 1篇郭曲练
  • 1篇李详
  • 1篇刘文捷
  • 1篇韦兵
  • 1篇李祥

传媒

  • 2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乌司他丁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以了解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所致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乌司他丁组按12ku/kg体重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和心肺转流开始时按6ku/kg静注乌司他丁共两次,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用法同乌司他丁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10min,30min,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后1h,3h,6h抽取桡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同时测定诱导前,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后1h,3h,6h等时间点的肺死腔率和血浆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体表面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前心肺功能,病种,总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类别和手术时间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10min至循环后6h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均在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达高峰。循环后1h至6h至两组肺死腔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肺死腔率在体外循环后1h达高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在体外循环后3h达高峰。乌司他丁组体外循环30min至体外循环后6h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循环后1h至6h肺死腔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过度释放,减轻术后早期肺死腔率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对改善肺氧合保护肺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旷昕郭曲练李玉成胡啸玲郭立平李祥
关键词:外科学乌司他丁心肺转流术基质金属蛋白酶9肺损伤
舒芬太尼在小儿唇裂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周志刚胡啸玲郭立平旷昕彭庆明李玉成
关键词:舒芬太尼唇裂修补术小儿唇裂麻醉并发症氯胺酮麻醉麻醉药物
不同麻醉方法调控气腹所致应激反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调控气腹所致应激反应的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将90例腹腔镜气腹病人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C组)。观察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血液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肝脏分泌的急性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常规监测MAP、HR、SPO2。结果三组患者中气腹时A组和B组的应激反应显著增强(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E、NE、CRP在气腹后20min明显升高(P<0.05),而C组病人在气腹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气腹对机体呼吸、循环和内环境干扰导致应激反应显著增强,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降低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是气腹下腹腔镜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彭庆明郭立平李详李玉成
关键词:应激反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急性反应蛋白腹腔镜气腹SPO2气腹前后
不同麻醉方案对LC患者血浆TNF-α及IL-1β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案对LC患者血浆TNF-α及IL-1β的影响。 方法 120例ASAI~Ⅲ级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G)组和全麻+硬膜外麻醉(GE)组,每组各10例。G组给予芬太尼、异丙酚、卡肌宁诱导插管;GE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行全麻插管,诱导药物剂量及麻醉机参数调节同G组。两组均给予丙泊酚微泵静推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腹腔充气后即刻(T2),腹腔充气后30min(T2),放气后10min(T4)及24h(T5)5个时点抽血检测TNF—α及IL-1β水平,同时记录各时点MAP、HR变化、各组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 结果 除T1和T5外,G组其他时点MAP、HR较GE组显著增高(P〈0.05);同时,除T1外,其他时点血浆TNF-α及IL-1β含量G组较GE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T5时点的IL-1β值均较其T1时点降低,G组降低有显著性(P〈0.05)。GE组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较G组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较G组明显缩短(P〈0.05),且不增加患者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P2〉0.05)。 结论 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于LC患者血浆TNF-α及TNF-1β含量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显著减轻,能减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适合于该类手术。
彭庆明刘文捷李玉成郭立平
关键词:麻醉
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腹腔充气前5min分别静注0.9%生理盐水10mL(对照组N组);格拉司琼3mg(G组);格拉司琼3mg合用地塞米松10mg(G+Dex组)。观察手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格拉司琼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格拉司琼组高于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和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ONV的发生,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优于格拉司琼。
旷昕郭立平尹峰李玉成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经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VAST)和开胸肺大泡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皮质醇(Cor)、血糖(Glu)、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研究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VAST组,B组为开胸肺大泡切除组。两组麻醉用药、麻醉过程相同。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ECG、PETECO2,并于麻醉前(T0)、进胸时(T1)、术毕时(T2)、术后3h(T3)、术后24h(T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于术前及术后3h行血气分析。结果B组在T1时HR较T0明显增快(P<0.01),A、B两组比较,T1时HR、BP的变化B组高于A组(p<0.05),T2、T3、Td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中、术后Glu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在T1、T2时两组病人Cor、E、NE的变化均高于术前(P<0.05),在T1、T2、E、Td各时点Glu、Cot、E、NE的变化B组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3、T4 Cor的变化B组高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B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A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经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与开胸肺大泡切除术比较,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创伤小、对呼吸功能干扰少,对代谢影响小,患者康复快。
郭立平周志刚韦兵
关键词:机体应激反应术前及术后麻醉用药麻醉过程SPO2GLU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