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玉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抗原
  • 7篇细胞
  • 7篇儿童
  • 6篇细胞抗原
  • 6篇白细胞抗原
  • 5篇人类白细胞
  • 5篇人类白细胞抗...
  • 5篇白细胞
  • 5篇HLA
  • 4篇基因
  • 3篇综合征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幼年
  • 2篇杀伤
  • 2篇杀伤细胞
  • 2篇睡病
  • 2篇睡眠
  • 2篇自然杀伤
  • 2篇自然杀伤细胞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福建省医学科...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北京市儿科研...

作者

  • 17篇郭玉红
  • 6篇邹丽萍
  • 6篇孙璐
  • 6篇吴沪生
  • 5篇刘雅琴
  • 4篇杨启生
  • 3篇江载芳
  • 3篇孙逸平
  • 3篇沈晶晶
  • 2篇刘天慈
  • 2篇方芳
  • 2篇方方
  • 2篇丁昌红
  • 2篇吴凤岐
  • 2篇安家宾
  • 2篇张惠丽
  • 2篇王燕
  • 2篇祝捷
  • 2篇马涤辉
  • 2篇张新根

传媒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蒙、维、畲四民族DR4亚型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解不同民族的DR4亚型,对92例河北汉族、80例西安汉族、50例蒙古族、92例新疆维族、98例福建畲族进行了DR4亚型的比较研究。发现DRB1*0401等位基因频率在我国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从蒙古族的14.0%降至湖南汉族的1.5%。新疆维族存在着较高比例的白人基因DRB1*0404(6.6%)和DRB1*0401(5.5%)。福建畲族DRB1*0405(8.2%)、DRB1*0406(8.2%)的频率均较高而与河北汉族相近似。HLA-DR4亚型的分布揭示出祖先民族迁移与融合的历史。
郭玉红胡洁胡洁沈晶晶谭毓绘杨启生薛士杰刘雅琴谭毓绘徐林敏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汉族蒙古族维族畲族
儿童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及人类白细胞抗原在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依据和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Ⅱ类等位基因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4 0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儿接受了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 (MSLT)。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体外基因扩增 (PCR -SSP)方法测定HLA -DRB1及DQB1等位基因 ,并与本室对北京地区 91名正常人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 4 0例 ,平均病程 6 5个月 ,≤ 3个月者 14例 ( 30 % )。 4 0例患儿均有过度或发作性睡眠 ,37例伴猝倒 ,2 2例伴入睡幻觉 ,6例伴睡眠瘫痪。本组MSLT平均睡眠潜伏期 <5min ,异常快速眼动 (REM )睡眠平均 2~ 5( 4 33± 0 2 6 )次。异常REM睡眠潜伏期为 0 2 5~ 4 9( 4 0± 1 8)min。本组HLA -DRB1 15 0 1阳性率为 0 4 38,较对照组 ( 0 115 )高 ,DQB1 0 6 0 1阳性率为 0 0 2 5 ,较对照组 ( 0 0 93)低。本组 35例为DRB1 15 0 1及DQB1 0 6 0 2均阳性 ,2例为DRB1 15 0 2及DQB1 0 6 0 1均阳性 ,余 3例患儿DRB1 15和DQB1 0 6均为阴性。结论 本病诊断可依据其临床表现 ,MSLT测试结果 ,并除外其他可解释这些症状的躯体或精神方面疾病。DRB1 15 0 1及DQB1 0 6 0 2为发作性睡病易感基因 ,HLA-DRB1 15检测结果阴性者 。
吴沪生郭玉红邹丽萍韩芳张五昌方方肖静丁昌红李静陈春红
关键词:儿童发作性睡病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睡眠障碍
控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基因可能与HLA-B座位连锁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研究中国人控制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NK)活性的基因是否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相连锁。方法  34名健康无关个体 ,2 5~ 6 0岁 ,男 10名 ,女 2 4名 ,用血清学分型方法分析其HL A- A、- B型。31名家系成员 ,2 2~ 70岁 ,男 17名 ,女 14名 ,已经定出了 HL A 、 类及补体型 ,并已知其单倍型。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上述对象的 NK细胞活性。结果 聚类分析发现 ,30杀伤单位 (lysisunit,L U)为区分低及高 NK细胞活性的临界值 ,HL A- B纯合子中低 NK细胞活性频率明显高于 HL A- DR纯合子。发现 HL A- B的一组等位基因 ,包括 HL A- B13、B40、B46、B7和 B5 7,其组内异型纯合子的 NK细胞活性低下。家系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存在控制 NK细胞低活性基因 ,并与 HL A- B等位基因相连锁 ,呈隐性遗传。结论 中国人也存在与 HL A- B连锁的基因控制 NK细胞活性 ,与之连锁的 HL A-
张惠丽安家宾江载芳杨启生孙璐郭玉红孙逸平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HLAI类分子
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调节和治疗的研究
邹丽萍祝捷吴沪生刘天慈马涤辉郭玉红孙璐
该项目是从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白细胞抗原、细胞因子等方面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进行研究,探讨它的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现化学趋化因子MIP-1a、MCP-1、MIP-2在Lewis鼠EAN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调节
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免疫遗传特征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免疫遗传特征。方法 对来自我国北方地区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的 43例患儿 (其中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1~11岁 ) ;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测定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Ⅰ (HLA Ⅰ )中的A、B抗原 ;用PCR/SSO方法测定HLA Ⅱ中的DRB1、DQA1和DQB1抗原。结果 在HLA A位点的抗原频率中 ,HLA A空白位点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 [相对风险 (RR) =8 12 6 ,χ2 =19 2 8,P <0 0 1]。在HLA B位点的抗原频率中 ,HLA B5 1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 (RR =6 342 ,χ2 =18 94,P <0 0 1) ;HLA B17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 (RR =0 18,χ2 =14 43,P <0 0 1) ;在检测的 19个HLA DRB1、8个HLA DQA1和 11个HLA DQB1等位基因中HLA DRB1 0 80 2、HLA DQA1 0 40 1和HLA DQB1 0 40 2的频率在患儿组显著升高 (RR =11 78,χ2 =13 5 0 ,P <0 0 1)。 17例HLA B5 1阳性患儿中 13例有前驱呼吸道感染史 ;14例HLA A-阳性患儿中 6例有前驱呼吸道感染史 ;前两组患儿与不含HLA A-和HLA B5 1组的患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可能是由于患儿的免疫遗传素质决定的 。
邹丽萍郭玉红方芳吴沪生
关键词:脑缺血儿童HLA抗原免疫遗传学
肺癌病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改变与HLA Ⅰ类无关联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发现控制自然杀伤 (NK)细胞低活性的基因与HLAⅠ类基因相关联。在此基础上 ,检测肺癌病人NK细胞活性和HLAⅠ类抗原 ,以期发现肺癌的HLAⅠ类基因分布的特点及其与NK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的微量细胞毒分型方法对 46例肺癌病人和 34例正常人对照进行HLA A、 B分型 ;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其NK细胞活性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另外 ,46例肺癌病人与已知其单倍型的96例正常人进行了传统的疾病关联分析。结果 发现肺癌病人的NK细胞活性 (4 1.87± 2 5 .44 )明显低于对照组 (6 2 .6 5±47.5 0 ) ,t′=2 .32 ,P <0 .0 5。肺癌病人NK细胞活性下降与HLA的型别分布无关 ,肺癌与HLA A , B抗原均无显著关联。
张惠丽孙逸平安家宾江载芳杨启生孙璐郭玉红
关键词:肺癌NK细胞活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调节和治疗的实验研究
邹丽萍祝捷吴沪生刘天慈马涤辉郭玉红孙璐
1991年1月10日~2002年10月30日,与瑞典Karolinska研究院协作,进行了研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周围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1991年美国Mckhann教...
关键词: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免疫调节免疫学药物疗法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关联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ALL)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 ,找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 30例儿童 -ALL患者及5 3例健康对照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 儿童 -ALL患者与HLA -DRB1 15基因关联 ,基因频率为 2 5 .0 % ,RR =3.0 8,χ2 =5 .5 6 ,P <0 .0 2 5。其他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在华北汉族人群中 ,HLA -DRB1
王燕郭玉红
关键词:HLA-DRB1基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
邹丽萍郭玉红丁昌红方方吴沪生
该研究针对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寻找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的免疫遗传特征和临床的关系;指导临床的治疗。发现该病患儿的HLA-A空白位点、HLA-B51频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
关键词:
关键词: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免疫遗传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为研究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的遗传学发病特点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序列特异性引物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斑点杂交法,检测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结果:JRA全身型35.0%的患儿具有HLA-DR8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多关节型中的类风湿因子(RF)阳性组83.3%的患儿携带DR2,而RF阴性组中只有22.2%的患儿携带DR2,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DR1、DR10试验组有增高的趋势。少关节型的HLA-DR呈多态性分布,91.7%的患儿为HLA-B27位点阳性且全部为男性。结论:HLA-DR8或DR4是导致JRA全身型的易感因素,HLA-DR2与RF高度联锁是导致多关节型发生的因素,少关节型中未发现与之相关的DR基因,但与B27位点相关。提示患儿的检测结果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
滕庆郭玉红何晓琥倪庆东陈燕马松春吴凤岐么远
关键词: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HLA-DR抗原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