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9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基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厌氧菌介导的CD/5-FC系统对鼠黑色素瘤的杀伤效应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构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肿瘤基因治疗系统,探讨该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EX-CD,以电穿孔法转化婴儿双歧杆菌,筛选阳性克隆菌,然后加入5-FC厌氧培养,24h后取其上清,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成功构建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肿瘤基因治疗系统。与对照组和pGEX组相比,CD组的肿瘤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结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效应。
- 郭志英任启伟巴再华刘晓岚易成王树人
-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肿瘤基因治疗
- 基因导向性酶前体药物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3年
- 基因导向性酶前体药物疗法 (GDEPT)为肿瘤生物治疗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疗法之后 ,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 ,主要包括HSV tk GCV系统疗法和CD 5 FC系统疗法。为克服传统GDEPT疗法的不足 ,目前多主张联合基因治疗肿瘤 ,有人还提出一种全新的GDEPT疗法。现综述近几年来GDEPT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郭志英王浩毅王树人
- 关键词:肿瘤旁观者效应
- 在机能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被引量:8
- 2010年
- 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种模拟科研过程,由学生自行选题、大胆设计及探索研究的实验教学项目。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在2006级临床本科尝试进行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未来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 郭志英任启伟巴再华王立赞
-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
- 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 在机能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被引量:9
- 2010年
- 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实验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种模拟科研过程,由学生自行选题、大胆设计及探索研究的实验教学项目。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在2006级临床本科尝试开出的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未来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 郭志英任启伟巴再华王立赞
-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
- 缺氧诱导因子-1与心肌对缺氧的适应被引量:1
- 2004年
- 缺氧诱导因子 1是在体内广泛存在的核内转录因子 ,有两个亚基。HIF 1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核蛋白 ,它与靶基因结合后可调节多种基因如内皮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的表达 ,促进机体对缺氧产生一系列的适应反应。其活性的维持对心脏的发育以及对心肌在缺血缺氧性疾病中的代偿起着重要作用。对HIF
- 王浩毅郭志英王树人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心肌缺氧心肌细胞靶基因基因调控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抑瘤实验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 / 5 -氟胞嘧啶 (CD/ 5 - 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体内、外抑瘤效果。方法 含重组 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中加入 5 - FC,厌氧条件下培养 2 4 h后取其上清液 ,加到黑色素瘤 B16 - F10细胞上 ,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及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 ,尾静脉注入含重组 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 ,腹腔注入 5 - FC,观察携带重组 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联合 5 - FC对黑色素瘤肿瘤体积及肿瘤体积倍增时间的影响。结果 1体外实验 :实验组肿瘤细胞形态显示出显著的损伤性改变 ,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而对照组肿瘤细胞影响不大。 2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 ,经重组婴儿双歧杆菌联合 5 -FC治疗 2 1d,实验组肿瘤倍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其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这种差异越显著。结论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 CD/ 5 - 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
- 易成郭志英黄英王浩毅王树人
-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
- 成都地区青年人群中血浆和红细胞还原/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含量及其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测量谷胱甘肽还原型和氧化型在血浆内和红细胞内的含量 ,探讨GSH/GSSG及其氧化还原电位在健康人群的分布情况。方法 :在组织内谷胱甘肽荧光测量法的基础上 ,加以改进 ,对血浆和红细胞内的GSH/GSSG进行测定 ,并计算出GSH/GSSH的氧化还原电位。同时 ,探讨了冷冻保存和去蛋白处理对血浆和红细胞内GSH和GSSG的影响。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具重复性好 ;准确性高 ,回收率在 98.7%和 97.5 % ;标准曲线呈明显线性等良好的测定效率。用本法对 42名年青年健康志愿者的新鲜血浆和红细胞液的谷胱甘肽进行测定 ,结果为 :血浆内GSH的范围为 8.64± 1 .40 μmol/L ,GSSG的范围为 1 .0 8± 0 .2 4μmol/L ,GSH/GSSG的比值为1 0 .2 7± 1 .5 4;红细胞内GSH的范围为 6.81± 1 .3 8μmol/LRBC ,红细胞内GSSG的范围为 0 .77± 0 .3 9μmol/LR BC ,GSH/GSSG的比值为 9.0 2± 3 .61。血浆GSH/GSSG的氧化还原电位为Eh =-2 1 3 .9mV± 4.94mV ;RBC液的Eh =-2 2 1 .4mV± 3 .1 6mV ,血浆内和红细胞内的GSH/GSSG比值以及电位值都呈正态分布。血浆和红细胞在 -80℃条件下保存后对GSH和GSSG的测定有一定影响 (p <0 .0 5 )。结论 :本文建立的GSH/GSSG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性 ;
- 王浩毅王秋林乔小蓉郭志英王树人
- 关键词:青年人群红细胞内健康志愿者RBC新鲜血浆
- 转基因厌氧菌对鼠黑色素瘤的靶向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转基因婴儿双歧杆菌对小鼠黑色素瘤的靶向性。方法经小鼠尾静脉注射转基因婴儿双歧杆菌,通过放射性体内参入示踪分析、组织厌氧培养及组织切片方法,观察转基因厌氧菌对黑色素瘤组织的靶向性。结果肿瘤组织的放射性强度逐渐增强,而正常组织放射性强度逐渐减弱;组织厌氧培养可见转基因厌氧菌在瘤组织内集聚增殖,组织切片可见瘤组织中有大量的革兰氏染色阳性的条杆状蓝色深染区域,而正常组织则无。结论婴儿双歧杆菌对小鼠黑色素瘤组织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可将携带的基因靶向转运至实体瘤局部。
- 任启伟郭志英王郡甫
- 关键词:厌氧菌靶向性基因治疗
- 实体瘤厌氧靶向、基因导向酶前药抗癌治疗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抗癌效应的实验研究
- 利用该实验室已筛选出的对小鼠黑色素瘤组织具有良好靶向性的非致病性婴儿双歧杆菌作为肿瘤基因转运载体,给婴儿双歧杆菌导入抗癌药前体转化酶基因-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该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携带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
- 郭志英
-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疗法
- 文献传递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双自杀基因CD/UPRT对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效应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UPRT)基因对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系统抗瘤作用的增强效应。方法PCR扩增大肠杆菌UPRT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UPRT;以电穿孔法将该质粒转入婴儿双歧杆菌,筛选阳性重组菌并鉴定;采用MTT法检测表达的UPRT可否与CD产生抗瘤协同作用。结果重组婴儿双歧杆菌可以正确表达UPRT。体外MTT检测显示CD+UPRT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可使B16-F10鼠黑色素瘤细胞对5-FC杀伤敏感性(IC50=0.015μmol.ml-1)显著提高,是CD组(IC50=0.127μmol.ml-1)的8.5倍。结论婴儿双歧杆菌联合转导UP-RT基因可显著增强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杀伤作用。
- 安丽娜李著华岳扬王树人郭志英彭克军韩晓群
-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胞嘧啶脱氨酶杀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