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海广

作品数:55 被引量:62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生态
  • 15篇农户
  • 10篇生态系统
  • 8篇生态文明
  • 6篇生态系统服务
  • 6篇劳动力
  • 6篇耕地
  • 5篇生态保护
  • 5篇生态文明建设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农业
  • 5篇农业劳动
  • 5篇农业劳动力
  • 5篇文明建设
  • 4篇山水
  • 4篇生态补偿
  • 4篇生态脆弱
  • 4篇生态脆弱区
  • 4篇退耕
  • 4篇退耕还林

机构

  • 39篇中国环境科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北京市环境保...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生态环境部卫...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55篇郝海广
  • 23篇张惠远
  • 14篇李秀彬
  • 9篇张强
  • 7篇张继平
  • 6篇刘煜杰
  • 6篇张哲
  • 6篇田玉军
  • 5篇王一超
  • 4篇翟瑞雪
  • 4篇辛良杰
  • 3篇谈明洪
  • 3篇刘春兰
  • 3篇孙莉
  • 3篇孙丽慧
  • 3篇乔青
  • 3篇王辉
  • 3篇刘淑芳
  • 2篇乌兰图雅
  • 2篇赵宇鸾

传媒

  • 11篇环境保护
  • 6篇Journa...
  • 3篇中国生态文明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环境与可持续...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生态经济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世界环境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土壤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林业建设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建设路径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突破口。本文围绕生态文明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在梳理生态文明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创新出发,提出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路和框架,并从培育多元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创新生态文明治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相关部门及地方深化改革参考。
张强刘煜杰张惠远郝海广刘淑芳
关键词:生态文明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科尔沁沙地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本文基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选取北方农牧交错带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运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及数学统计方法,首先进行土地适宜性定和定量化评价,进而将评价结果分别与2...
郝海广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退耕还林区域可持续发展板材产业
文献传递
农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农户生计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反映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合理恰当的农户生计策略既能满足人类福祉需求,也能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学术界围绕农户生计变化、驱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关于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还存在较多争议问题。本文在搜集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辨析了农户生计的转型机制及生态效应的已有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发现农户生计的选择受到自然因素、主观意愿和社会政策三方面影响,而农户生计的转型改变了生产、消费、资源利用方式,进而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文章建立了农户生计转型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了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1)探究农户生计转型驱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户生计选择产生影响;(2)结合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因子和生态效应,提出农户生计需求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双向可持续策略。
汪丁王新郝海广林达义肖睿
关键词:生态效应
中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机制转型及科技需求被引量:9
2010年
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正处于机制转型时期。主要原因是快速的城镇化及其所伴随的农业劳动力析出,农业生产要素中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土地价格下降,造成生态治理产品的私人物品属性不断弱化,公共物品属性不断强化。这就意味着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主体应由农牧民转向以政府所代表的全社会;策略上由"改善土地生产条件、以开发带动治理"向"保护为主、监督开发"转变;措施取向上从"主动干预自然"向"依靠大自然自我恢复能力"转变。这一转型也要求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科技工作重点实现相应调整:从以往侧重减缓生态压力的间接治理模式和技术开发,向直接针对生态系统恢复的科研方向转移。科技攻关的重点应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监测、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及生态建设规划等方面。
李秀彬郝海广冉圣宏朱会义田玉军
关键词:生态建设
关于深化我国生态保护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被引量:7
2015年
如何务实高效地推进生态保护监管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推动我国生态保护监管体制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理论导向、目标导向,从职能配置、事权划分、运行机制、能力建设等方面增强生态保护监管体制的统一性、权威性、高效性和执行力。建议研究制定高、中、低方案有序推动生态保护监管体制改革。
张惠远张强刘煜杰郝海广
关键词:生态保护行政监管生态文明
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18年
环境承载力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出目前承载力评估方法主要有指标体系法、供需平衡法、系统模型法以及环境容量法四大类。分析了当前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来我国环境承载力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三个方面:完善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建立分区分类的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体系和实现环境承载力的业务化应用。
周翟尤佳张惠远郝海广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
基于格局-质量-服务的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以额尔齐斯河流域为例被引量:6
2022年
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方法体系,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成效,分析评估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对于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意义.额尔齐斯河流域具有极其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为探索西北干旱地区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模式提供了示范作用.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和服务三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比非生态保护修复期和生态保护修复期内评估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综合评估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结果表明:①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级别整体由“低”向“高”转变,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且面积得到恢复,水域生态系统面积由2010年的1802.02 km^(2)持续增至2020年的1994.84 km^(2),林地生态系统面积仍有所减少.②工程建设区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先降后增,其中生态保护修复期内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增长相对明显.③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变化率均有所增长,其中防风固沙指数增长最为显著.研究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显著,但由于工程建设区内生态本底的差异性,整体上各工程分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在后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建议基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中部和南部自然地理单元分布等区域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恢复生态用地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刘浩郝海广张文国刘鹏孙丽慧
关键词:生态修复额尔齐斯河流域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能够揭示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与关键生态节点,进而构建了宁夏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①宁夏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性区域面积为14280.05 km^(2),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贺兰山、东部哈巴河、中部罗山及南部六盘山地区.生态系统极敏感区域面积为7340.58 km^(2),主要分布于宁夏南部水土流失治理区和沙坡头区沙漠化防治区.②将评价结果与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相结合,综合确定全区生态源地面积为16300 km^(2),主要包括西北、东部、南部山地以及黄河沿线区域.生态安全缓冲区按照高、中、低水平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93%、22.92%和9.15%.③识别生态廊道为64条,生态节点12个,均呈现中部密集、南北稀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源地分布及其破碎程度相符.④以研究区现有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提出“一廊三屏四区多节点”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策略.研究显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源地选择方法是在现有研究范式下对生态格局构建研究的补充,同时研究结果将为宁夏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以及国土空间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孙丽慧刘浩汪丁郝海广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敏感性
北方生态脆弱区农户兼业对耕地利用的影响(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当前我国农户兼业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基于在内蒙古太仆寺旗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生态脆弱区农户兼业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区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农户兼业现象十分突出,而兼业程度不同的农户,其经营土地的方式差异明显。非农就业户通过将其土地转给其他农户而脱离了农业耕作,这同时满足了其他农户扩大土地经营面积的愿望。种植结构差异不大,均体现为劳动生产率高的作物具有优势;对于有耕地利用行为的纯农业户、I兼型农户和II兼型农户,随着兼业程度的增加,物质投入增加,说明农户兼业使其资金约束减小,增加了资金投入能力,但是在劳动力约束下,兼业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减少,且务农劳动力"妇女化"、"老龄化"和"文化低"等现象突出;作物单产和土地净收益纯农业户大于兼业农户,说明劳动投入对土地产出更为重要。文章最后认为建立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与耕地利用相互协调的机制,是解决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与农业生产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郝海广李秀彬张继平
关键词:农户兼业耕地利用农业劳动力单因素方差分析生态脆弱区
农牧交错区农户耕地流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10年
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因涉及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牧交错区农户间的差异对的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太仆寺旗近一半的农户存在耕地转入或耕地转出行为;务农劳动力数、农业机械、种植业收入占比和畜牧业收入占比对农户转入耕地有显著正面影响,而对转出耕地的影响为负;由于机械替代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数较多的农户反而扩大经营规模的能力越强;户主年龄较大的农户不愿意再扩大耕地经营规模,但由于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也不愿意把自家土地转出;户主文化程度和劳均耕地面积对耕地流转没有显著影响。对农用机械实施补贴政策,会促进耕地向有扩大经营意愿和有明显优势的农户流转。
郝海广李秀彬田玉军陈瑜琦
关键词:土地利用LOGISTIC耕地流转影响因素农牧交错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