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婷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喷PEO微球增加电纺PCL血管支架的孔径
- 王恺朱美峰郑文婷李婷苏红许萌王连永孔德领
- 关键词:PCL孔径
- 一种新的在PCL表面接枝RGD的方法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 <正>目的聚己内酯(PCL)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且已通过FDA认证,但由于其表面疏水且缺乏可修饰的功能团,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近来研究表明在生物材料表面修饰RGD基序可以提高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的黏附...
- 郑文婷王志红赵强张钧孔德领
- 文献传递
- NapFFGRGD改性后的PCL材料作为小口径血管材料的体内外评价
- 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经NapFFGRGD修饰后的PCL材料(PCL-RGD),在不改变材料表面形态以及力学强度的基础上,改善了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同时提高了细胞的粘附与增殖能力。在小口径血管研究领域,RGD分子作为一种...
- 王志红郑文婷王家宁宋立杰张钧赵强孔德领
- 大孔径静电纺丝PCL纤维支架的制备及细胞迁移评价
-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支架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但是纳米或微米纤维之间过小的孔径限制了细胞向支架内部的迁移和生长,这不利于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重构,如血管,皮肤等.本研究将电喷制备的PEO微球作为制孔剂来制备大孔的PCL支...
- 王恺朱美峰李婷郑文婷王连永孔德领
- 关键词:静电纺丝法细胞迁移
- 体内组织工程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小口径血管在临床上有很大需求,但小口径血管再狭窄率很高。体内组织工程是改善小口径血管功能、实现血管再生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详述了作者实验室在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方面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研究包括支架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支架材料表面功能化修饰,内皮祖细胞捕捉,血管平滑肌再生,抗凝血和促内皮细胞黏附,血管再生微环境的构建等。最后对小口径人工血管研究尚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王淑芳郑文婷孔德领
- 关键词:人工血管内皮化
- 可释放一氧化氮的芯-壳结构静电纺丝支架的制备
- 2010年
- 本文制备了可释放一氧化氮(NO)的小口径人工血管.首先合成了氮烯醇化的N,N′-二丁基-1,6-己二胺(DBHD/N2O2)作为NO供体,并将其混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中(PCL),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管状血管支架.这种血管材料展现了良好的抗血小板粘附的性能,但是却存在着细胞毒性及NO的突释现象.为了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利用同轴电纺技术构建了以PCL或明胶为壳,混有DBHD/N2O2的PCL为芯的芯-壳结构纳米纤维多孔血管支架.这种芯-壳纤维结构能够缓慢释放NO,并且细胞相容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张磊王恺赵强郑文婷王志红王志红王淑芳
- 关键词:血小板粘附人工血管
- RGD功能化的PCL小口径血管支架在兔颈动脉植入后改善了通畅性并加速了内皮化
- 1.引言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需要大量小口径血管支架,这些功能性血管支架要具备抗凝血、快速内皮化以及平滑肌再生的性质.为此,我们构建了一种直径为2.2rm的小口径血管.该血管是将生物可降解的聚己内酯(PCL)利用静电纺丝技...
- 郑文婷王志红宋立杰赵强孔德领
- 电喷PEO微球控制平滑肌细胞在电纺PCL血管支架中的迁移
- <正>目的当前,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人工血管支架材料,无论是在体外直接种植平滑肌细胞还是体内原位移植,均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普遍不能向管壁内迁移,而是生长在血管支架的内表面,这样造成血管的实际内径变小,继而影响血流速度等。笔...
- 王恺朱美峰郑文婷李婷苏红许萌王连永孔德领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肽修饰和孔结构设计的新型小口径人工血管研究
-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世界上致死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全球有超过30%的患者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人工血管介入治疗和血管搭桥手术是如今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由于血管狭窄严重或血管病变,在许多情况下不适合支架植入,血...
- 郑文婷
- 关键词:小口径人工血管聚己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