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志坚

作品数:271 被引量:80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3篇理学
  • 81篇核科学技术
  • 66篇机械工程
  • 33篇电子电信
  • 4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8篇激光
  • 72篇等离子体
  • 38篇激光等离子体
  • 35篇聚变
  • 31篇飞秒
  • 29篇飞秒激光
  • 25篇惯性约束
  • 24篇惯性约束聚变
  • 24篇超热电子
  • 19篇跃迁
  • 19篇固体靶
  • 18篇光谱
  • 16篇相互作用
  • 16篇ICF
  • 14篇透射
  • 14篇能级
  • 14篇光栅
  • 13篇振子强度
  • 13篇强激光
  • 11篇探测器

机构

  • 249篇中国工程物理...
  • 54篇四川大学
  • 27篇成都医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南大学
  • 16篇内江师范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1篇北京应用物理...
  • 9篇湘潭师范学院
  • 5篇辽宁医学院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四川理工学院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思茅师范高等...
  • 2篇四川联合大学
  • 2篇烟台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作者

  • 265篇郑志坚
  • 58篇江少恩
  • 52篇丁永坤
  • 46篇杨家敏
  • 44篇谷渝秋
  • 42篇孙可煦
  • 33篇易有根
  • 33篇王光昶
  • 33篇丁耀南
  • 29篇温天舒
  • 27篇易荣清
  • 26篇唐道源
  • 24篇杨向东
  • 23篇周维民
  • 23篇蔡达锋
  • 22篇刘慎业
  • 21篇唐永建
  • 21篇蒋小华
  • 20篇成金秀
  • 20篇崔延莉

传媒

  • 81篇强激光与粒子...
  • 36篇物理学报
  • 26篇原子与分子物...
  • 17篇光学学报
  • 13篇核电子学与探...
  • 10篇核聚变与等离...
  • 5篇光电子.激光
  • 5篇物理
  • 5篇中国科学(G...
  • 5篇湖南文理学院...
  • 4篇中国激光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光子学报
  • 3篇计算物理
  • 2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中国科学(A...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17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 17篇2004
  • 22篇2003
  • 11篇2002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子电四极矩E2光谱跃迁几率的算符形式和多电子效应研究
2001年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MCDF-E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铍Lil3d→2s、3p→2p,碳CⅢ2s3d 1D2→2s21S0、2p21S0,钙CaI 4s3d 1D2→4s21S0,钛TiⅢ3d23P→3d23F、3d4s3D→3d23F,铜CuⅡ3d94s1D2→3d101S0,锌ZnI 4s4d1D2→4s21S0和铯CsI 5d→6s等电四极矩E2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其它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易有根朱正和郑志坚
关键词:能级间隔跃迁几率振子强度原子
ICF中子产额测量中统计涨落分析及计算
2011年
塑料闪烁探测器通常用来测量氘氘、氘氚聚变中子产额。中子在闪烁体中产生的质子数的统计涨落及质子在闪烁体中沉积能量的统计涨落为测量结果引入了两项不确定度分量。以氘氚聚变中子为例,分析了这两种统计涨落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其它能量的单能快中子和塑料闪烁体作用的相应计算。
刘中杰郑志坚易荣清刘慎业丁永坤邓才波
关键词:分布函数
气液交叉流变温变湿脱除工业废气PM_(2.5)
2018年
利用工业废气与废水之间的传热传质推动力,构建以扩散泳机理为主脱除PM_(2.5)的气液交叉流阵列(GLCA)。废水在重力作用下分布到垂直布置的导流线阵列表面形成降膜流动液柱群,含尘含湿废气横掠液膜柱群传热传质,带动PM_(2.5)朝水蒸气冷凝的气液界面定向移动(扩散泳),从而使每个液膜柱均成为独立的颗粒脱除单元。建模并求解得到单元效率计算方法,逐排计算GLCA随温湿度变化而变的单元效率,从而建立GLCA液膜柱群颗粒脱除累积效率模型。24 (列)×100 (排)交叉流阵列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较为吻合,揭示了GLCA气液传质推动力是PM_(2.5)脱除效率的控制性因素。据此设计了变温变湿GLCA串联组合,利用废热源使废气周期性升温增湿恢复传质推动力,提高脱除PM_(2.5)总效率。模型结果表明:饱和废气温度60℃、气体Re数为72. 6条件下,经过总排数1160的变温变湿GLCA串联组合,PM_(2.5)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
曾清荣郑志坚朱家骅夏素兰
关键词:脱除效率
等电子谱线法测量Mg/Al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空间分布被引量:7
2001年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对Mg/Al混合材料埋点靶进行三倍频激光打靶实验,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测量靶材料发射的X光光谱,获取了示踪离子谱线实验数据。采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所需原子参数,并在局域热动平衡条件下建立了双示踪离子谱线强度比随电子温度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由双示陈元素等电子谱线法确定了Mg/AI混合材料埋点靶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空间分布。
陈波郑志坚丁永坤李三伟王耀梅
关键词:X射线谱
等电子谱线法诊断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实验研究<'*>
quot;星光Ⅱ&quot;激光装置上对Mg/Al混合材料平面靶和Mg/Al示踪层金盘靶进行三倍频激光打靶实验,用平面晶体谱仪测量靶材料发射的X光光谱,获取了示踪离子谱线实验数据.采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所...
陈波郑志坚丁永坤李三伟王耀梅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温度
无含氟尾气排放的湿法磷酸工艺与氟硅酸加工方法
一种无含氟尾气和废热排放的湿法磷酸与氟硅酸生产方法,适用于硫酸分解磷矿石制P<Sub>2</Sub>O<Sub>5</Sub>含量为18%~43%的湿法磷酸工艺、以及湿法磷酸蒸发浓缩制P<Sub>2</Sub>O<Sub...
朱家骅夏素兰陈洪杰李季郑志坚罗显富陈倬
文献传递
类铍离子磁偶、磁四和磁八光谱跃迁的理论研究
2012年
采用全相对论量子力学GRASP2程序和平均能级AL模型,在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和QED效应的高阶扰动基础上,系统地计算了类铍离子组态磁偶极M1、磁四极M2和磁八极M3光谱跃迁波长,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荷电离子的磁多级矩的跃迁几率和中性原子的电偶极矩相当,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磁多级矩的跃迁几率过程不能被忽视.
易有根何花江少恩郑志坚唐永建
关键词:高剥离态类铍离子能级间隔跃迁几率振子强度
高剥离类镁等电子序列的磁偶极M1和电四极E2光谱跃迁理论研究
2003年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类镁离子3s3p磁偶极M13P2-3P1和电四极E23P2-3P0(Z=20~103)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进行了高阶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到的能级间隔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荷电离子的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几率和中性原子的电偶极E1的相当,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过程不容被忽视。
易有根郑志坚唐永建朱正和
关键词:高剥离态类镁离子磁偶极跃迁几率振子强度能级间隔
管靶X射线辐射输运初步研究Ⅰ简化模型数值模拟与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运用简化的X射线输运模型对管靶中的X射线输运进行初步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介绍X射线输运的简化模型 ,给出相关参量 ,推导出视角因子的积分表达式 ,对视角因子进行数值计算 ,讨论了简化输运模型方程的数值解法 .由数值计算结果得到辐射输运的定标公式 ,提出三种与辐射输运有关的自由程概念 。
江少恩郑志坚成金秀孙可煦
关键词:X射线数值模拟ICF
X射线二极管的灵敏度标定和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阐述了X射线二极管铝阴极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并在单色亚千X射线光源装置上对铝阴极的灵敏度进行了绝对标定,最后介绍了采用X射线二极管(Al)探头来测量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亚千X射线能量。
马洪良孙可煦徐和平郑志坚刘忠礼唐道源
关键词:灵敏度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