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岩

作品数:47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历史地理
  • 16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墓葬
  • 11篇考古
  • 9篇美术
  • 9篇考古学
  • 9篇古学
  • 8篇画像
  • 7篇艺术
  • 7篇美术史
  • 7篇壁画
  • 4篇艺术史
  • 4篇葬具
  • 4篇图像
  • 4篇美术史学
  • 3篇学术
  • 3篇中国美术
  • 3篇中国美术史
  • 3篇石棺
  • 3篇田野考古
  • 3篇田野考古学
  • 3篇美术考古

机构

  • 45篇中央美术学院
  • 2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文物》编辑...
  • 1篇芝加哥大学

作者

  • 45篇郑岩
  • 3篇巫鸿
  • 1篇杨泓
  • 1篇刘婕

传媒

  • 6篇美术研究
  • 4篇故宫博物院院...
  • 4篇古代墓葬美术...
  • 3篇文艺研究
  • 2篇美术
  • 2篇文物
  • 2篇美苑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艺术设计研究
  • 1篇文博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文史哲
  • 1篇考古
  • 1篇美术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方文物
  • 1篇饰(北京服装...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书画
  • 1篇书画世界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考古学出发:杨泓先生访谈录被引量:3
2009年
郑岩、刘婕(以下简称郑婕):杨先生您好,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这样一次访谈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就我们所知,您是一位治学经历十分丰富的学者,在古代兵器考古、汉唐考古、美术考古以及古代家具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像您这样的一位学者在走上学术道路的过程中肯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
杨泓郑岩刘婕
关键词:考古学访谈录治学经历美术考古学术道路学者
刘敦愿与中国早期美术研究
2021年
刘敦愿的学术研究以对中国早期美术和考古的探索用力最深。他从欧洲考古学兴起和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对于古典时期艺术品的搜集与研究的历史,来讨论考古学与古代艺术研究的关系。其目标是参照西方古典美术史的体系,利用丰富系统的田野考古材料,以先秦青铜艺术为中心,建立中国古典美术的框架。刘敦愿的工作是20世纪美术史学科建设总体工程的一部分,他与其他同时代学者的努力,使得中国美术史的史料基础大大扩展,也拓宽了美术史研究的时间维度和艺术类型。刘敦愿在建设中国古典美术体系上的努力,具有开创之功。
郑岩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美术史
弯曲的柱子——陕北东汉画像石的一个细节被引量:1
2013年
1996年,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墓群出土一批重要的画像石,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我感兴趣的是其16号墓墓门外侧门楣下层画像的一个细节。这幅画像刻有多个历史故事,人物的活动围绕着三根柱子展开,奇特的是,这些柱子并非笔直挺立,而是婉婉委蛇,其两侧的边缘为上下反复的不规则的波浪线,轮廓线以内还有若干细小的曲线,如云似水(图1、2)[1]。在建筑中起着支承荷载作用的柱子作如此的形制。
郑岩
关键词:画像石故事柱子画像
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被引量:15
2011年
对于中国古代墓葬的科学发掘,是20世纪初田野考古学兴起以后才开始的学术活动。古代墓葬材料进入美术史写作,实际上是新的学术理念与古老材料的交汇;在技术层面上,则是美术史学与考古学两个学科的交汇。本文简略梳理了利用这些古代墓葬材料重新书写中国美术史的过程,从中观察史观、材料、术语、方法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思美术史写作的习惯路数,为探索古代墓葬美术研究新的途径作必要的准备。
郑岩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古代墓葬写作田野考古学学术理念
锄头掘出的艺术史——读《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
2008年
我们依据什么了解已逝的艺术史?一批批古代艺术品因帛朽纸败或水沉火焚而散失,中国中古以前的艺术史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近古艺术史的轨迹也只能通过一些传世的断简残篇来拼缀。当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建立“学科”意义的中国艺术史时,实物材料的匮乏成了首要的问题。因此,这时期由西方传入的田野考古学的确是及时而发的好雨。“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可惜现在还寂寥得很。”
郑岩
关键词:中国古代艺术中国艺术史田野考古学古代艺术品
论“半启门”被引量:26
2012年
"半启门"(以往习称"妇人启门")是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刻中常见的一个画面,从汉代开始出现,唐辽宋金元时期再度盛行。本文讨论了这种图像的形式特征,以及这种形式与古代墓葬意义之间的关联。
郑岩
关键词:古代墓葬图像形式
阿房宫:记忆与想象被引量:7
2011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二年(1910),日本学者足立喜六(1871-1949)受聘于陕西高等学堂任教,其间他利用闲暇踏查西安地区大量古代遗址,写成《长安史迹研究》一书【1】。在叙及阿房宫时,足立描述了遗址的位置、规模和形貌,配有一幅照片,并录引了司马迁《史记》的有关记载。此外,他还全文收入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这篇六百余字的赋,篇幅远超过作者本人关于遗址状况的描述【2】。
郑岩
关键词:《阿房宫赋》记忆古代遗址日本学者《史记》
唐韩休墓壁画山水图刍议被引量:36
2015年
本文讨论了西安郭新庄唐韩休夫妇墓北壁壁画山水图的图式、笔法和意义,并对"卧游"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看法。根据与敦煌壁画和日本正仓院绘画等相关材料的比对,可以判定韩休墓山水图采用了盛唐流行的一种山水画图式。在此基础上添加的草亭,表现了当时所流行的、缺乏新意的隐逸主题。画面迅疾的笔法,固然有可能与画师绘制时间不足有关,但更与盛唐长安崇尚自由洒脱、不拘细致末节的绘画风格的大背景联系密切。由韩休墓山水图与敦煌观无量寿佛经变"日想观"图式的共同性,可知早期山水画与佛教净土信仰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观想的理念与卧游的理论有着内在关联。
郑岩
关键词:唐墓壁画卧游
漫谈中国早期艺术中的花卉
2020年
我几年前指导的一位研究生喜欢插花。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山西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土的一块六瓣花朵纹泥模(图1)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泥模的每个花瓣内大多装饰四个小圆点,而其中一瓣却异乎寻常地多出了一个。工匠的这个"差错"在纵横排列的十八个花朵中一次次重复,只是方向不同。她由此推测,一些复杂的纹样是利用小单元的"母模"反复按压.
郑岩
关键词:插花
读王国斌的《背包客》系列
2020年
困于书斋多日,今晨大雪纷飞,天地茫茫。我闭门读国斌兄的画,看的不是原作,而是他发来的电子图片。手机屏幕不断跳出朋友们发来的各种关于疫情的微信,我想起金人元好问的一句诗:“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诗人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买地置田,筑屋读书,却忘不了故乡的战火,书中的子曰诗云与鼓角旌旗重叠在一起。在如此特殊的时节,以如此特殊的方式读画,我也有与元好问相近的感受。
郑岩
关键词:元好问手机屏幕背包客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