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勇 作品数:68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弱激波冲击无膜重气柱和气帘界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研制了一个改进的激波管设备,对马赫数为1.2的弱激波冲击作用下空气中SF6气柱和气帘界面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通过设计激波管实验段、烟雾发生器、气体箱、进气吸气系统和激波管尾段,控制混合气体中SF6的峰值浓度和初始气流速度,建立了稳定、可重复的无膜气柱和气帘初始界面形成技术。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在水平面内观测了气柱和气帘的初始界面图像,沿垂直方向观测了界面RM(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的演变过程。气柱演变图像显示了典型的对涡结构,气帘演变图像显示了早期的多蘑菇形结构和后期的相邻波长干扰效应。图像后处理表明,气柱的高度和宽度、气帘的宽度均随时间单调增加,且宽度比高度增加快得多。从二维涡量动力学方程出发,对图像中涡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解释。 邹立勇 刘金宏 谭多望 黄文斌 柏劲松 刘仓理关键词:高速摄影 激波管 二维会聚波在气体内传播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CE/SE(conservation element and solution element)格式研究了柱面会聚波在气体中传播时间断面的不稳定问题和波阵面的演变问题,并利用level set函数追踪了驱动气体与低压气体间断面的发展过程。得到了间断面的Rayleigh-Taylor(R-T)和Richt 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发展成典型的"尖钉"和"气泡"结构的图像,初始正弦扰动下的会聚波产生"尖角"和"尖瓣"结构。结果表明,CE/SE格式在涉及会聚波的数值计算中是可行的。 刘金宏 谭多望 张旭 邹立勇 黄文斌关键词:流体力学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CE/SE方法 LEVEL 液液斜界面RT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对不同初始倾角、以及不同加速过程的斜界面RT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高压气体加速装有两种不同密度流体的箱体,当加速度方向由轻流体指向重流体时界面是RT不稳定性的,RT不稳定性混合区由阴影。利用阴影测试给出界面演化和混合过... 刘金宏 邹立勇 黄文斌 张旭 谭多望关键词: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湍流混合 文献传递 激波管实验和果冻实验界面不稳定性数值计算 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算子分裂技术,增加二阶空间中心差方法和两步Rung-Kutta时间推进方法计算动力学粘性以及热流部分对流场的影响,将可压缩多介质流体动力学高精度欧拉计算方法MFPPM发展到适用于NS(Navier Stokes)方程的可压缩多介质粘性流体计算方法MVPPM。通过与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结果的比较,来检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验证计算程序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一个激波管实验和两个果冻实验,即英国AWE(Atomic Weapons Establishment)激波管实验和LLNL实验室的果冻环实验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进行的爆轰驱动下单层果冻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以及对应时刻的实验图象均吻合较好。 柏劲松 王涛 邹立勇 黄文斌 李平关键词:激波管 NAVIER STOKES方程 平面弱激波加载下球形气泡演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高速摄影机直接观测了激波加载下球形气泡的演化过程。采用白色的烟雾颗粒对气泡内透明的测试气体进行染色,直接观察到了气泡界面。通过对平面弱激波加载下轻气体气泡和重气体气泡进行研究,成功验证了轻气体气泡和重气体气泡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界面结构,获得了弱激波加载轻气体气泡中背风涡环的环状几何结构。运用相关方法分析了轻气体气泡实验初期的流场分布,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对于此类实验的数据处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实验中使用的烟雾颗粒法为今后在球形气泡实验中引入更为精确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等实验测试系统提供了布撒示踪粒子的范例。 郭文灿 刘仓理 谭多望 刘金宏 邹立勇 张光升关键词:激波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气泡 示踪 电破膜式激波管的破膜装置 一种电破膜式激波管的破膜装置,包括通过螺栓(10)连接的高压段(1)和低压段(6),高压段(1)和低压段(6)之间装有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破膜装置是:一个周边为环形板的圆形隔板(3);圆形隔板(3)中心留有中心柱,中心柱... 黄文斌 谭多望 闫石 邹立勇 刘金宏 龚晏青 先远中文献传递 Air/SF6界面RM不稳定性诱导的物质混合诊断 2010年 不同流体伴随激波的作用,在不同密度介质的界面处往往存在激波诱导的界面不稳定性,即RM(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由此不稳定诱导了物质问的相互混合。文中研究了低马赫(1.23)激波作用Air/SF。界面RM不稳定性问题。Air/SF。初始界面由厚度为1~2um的硝化纤维薄膜相隔得到,利用阴影测试法研究了Air/SF。界面在1.23马赫数激波冲击下,界面混合宽度随时间的发展过程,以及反射激波作用后混合宽度的再增长。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宽度线性发展前期与经验公式吻合较好。 刘金宏 邹立勇 黄文斌 谭多望 赵均激波与氦气泡相互作用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在激波管中实现运动激波与球形气-气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案。以肥皂膜作为气体交界面,高压火花为光源,采用阴影法,在马赫数M=1.2的情况下,在矩形激波管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获得了激波作用下球形氦气泡界面发展变化的相关实验结果。还通过求解二维轴对称的Euler方程,结合网格自适应策略,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涡量的产生和分布对于界面的变形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黄甲 贾洪印 罗喜胜 杨基明 邹立勇 谭多望关键词: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激波管 肥皂膜 扰动激波冲击界面不稳定性:反射激波效应 2020年 通过平面激波绕刚体圆柱的方法形成扰动激波,采用无膜技术形成N 2/SF 6均匀界面,在竖式激波管中开展了扰动激波冲击界面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实验研究。针对3种不同的无量纲距离η(圆柱到界面距离与圆柱直径之比)情形,利用高速纹影技术及平面Mie散射技术,获得了反射激波二次冲击作用下的界面演化图像。前期工作(邹立勇等,2017)显示,入射激波冲击后,界面发展为包括中心气腔和两侧台阶的“Λ”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反射激波二次冲击后,“Λ”形界面首先经历相位反转,然后扰动逐渐发展增强。在η=2.0情形,界面演化为气泡,而当η=3.3和4.0时,在整体的气泡结构之外,界面中心发展为尖钉结构。获得了反射激波作用后的混合区宽度,并与理论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在界面演化线性阶段,Meyer-Blewett(MB)线性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界面演化非线性阶段,Dimonte-Ramaprabhu(DR)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特别地,当η=4.0时,理论与实验结果差别最小。 权通 廖深飞 邹立勇 邱华关键词:非线性模型 非均匀激波诱导界面演化的二次冲击效应 通过平面激波绕刚体圆柱的方法形成扰动激波,采用无膜技术形成N/SF均匀界面,在竖式激波管中开展了扰动激波诱导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针对三种不同的无量纲距离η(圆柱到界面距离与圆柱直径之比)情形,利用高速纹影技术及平面Mi... 邹立勇 权通 廖深飞 邱华关键词:非线性模型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