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积祥

作品数:38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水稻
  • 7篇倒伏
  • 7篇直播
  • 7篇超级稻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肥料
  • 4篇氮肥
  • 4篇一季中晚稻
  • 4篇邮编
  • 4篇中晚稻
  • 4篇晚稻
  • 4篇抗倒
  • 4篇抗倒伏
  • 3篇直播稻
  • 3篇数据编辑
  • 3篇自动测量
  • 3篇自动测量仪
  • 3篇作物茎秆
  • 3篇开关

机构

  • 38篇广东省农业科...
  • 7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广东海纳农业...

作者

  • 38篇邹积祥
  • 37篇张彬
  • 35篇黄庆
  • 21篇李惠芬
  • 16篇刘怀珍
  • 12篇陆秀明
  • 6篇李康活
  • 5篇陈荣彬
  • 4篇周少川
  • 3篇白嵩
  • 1篇李锐
  • 1篇王丰
  • 1篇肖昕
  • 1篇陈青春
  • 1篇张楠
  • 1篇褚海燕
  • 1篇陈永

传媒

  • 8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稻米
  • 2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全国第十五届...

年份

  • 2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式增温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华南双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籼稻的主产区之一,研究气候变暖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稻田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对早稻(合丰丝苗,2020年;粤禾丝苗,2021年)和晚稻(粤禾丝苗,2020和2021年)进行全生育期昼夜不间断增温处理,分析增温对早、晚稻加工、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早稻,1.5~1.8℃;晚稻1.9~2.0℃)对早、晚稻糙米率均无显著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显著降低,而晚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变化。增温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影响在早、晚稻之间呈相反趋势;增温显著提高早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而降低晚稻垩白粒率。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呈升高趋势。此外,增温提高早、晚稻稻米峰值黏度和米饭黏性,降低其消减值及晚稻糊化温度和米饭硬度。相关分析表明,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的改变主要与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有关。【结论】增温导致早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变差,而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和食味品质。增温条件下,晚稻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均有改善。
杨陶陶邹积祥伍龙梅包晓哲江瑜张楠张彬
关键词:全球变暖双季稻稻米品质
不同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2015年
以超级稻天优3618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天优36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穗肥比例为7∶3、6∶4、5∶5的处理产量较高,比10∶0、9∶1、8∶2处理增产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穗数增加、成穗率和收获指数高、籽粒饱满。因此,适当增加穗肥施用比例,有利于超级稻产量的增加,考虑到中期施肥安全性问题,7∶3是超级稻天优3618比较适宜基蘖肥与穗肥比例。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张彬李惠芬邹积祥
关键词:超级稻基蘖肥穗肥
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以南方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模式碳足迹研究基础上,结合经济效益对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农业固碳减排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方法】利用水稻、油料作物、蔬菜作物的产值、生产成本投入等统计数据,对间接碳排放(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部分计算不同种植模式的碳足迹,分析各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一熟模式中中稻碳足迹最高[947.8 kg/hm^(2)(CO_(2)-eq)]、早稻最低[927.4 kg/hm^(2)(CO_(2)-eq)],各地区中稻碳足迹以浙江最高[1057.3kg/hm^(2)(CO_(2)-eq)]、海南最低[747.8 kg/hm^(2)(CO_(2)-eq)];一熟、二熟、三熟种植模式平均碳足迹分别为939.0、2910.1和3961.8 kg/hm^(2)(CO_(2)-eq),农资投入中以肥料碳足迹所占比例最大、平均为60.2%;不同种植模式中,三熟模式产值最高、为13.0万元/hm^(2),早稻的成本利润率最低、为-11.2%;各模式碳足迹和生产成本构成相似,但是各因子占比差异较大,差异最大的是肥料和劳动力。【结论】三熟模式产值最高,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有较好作用,但其碳足迹也比一熟、二熟模式高。碳足迹和产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三熟模式平均单位净利润碳足迹最低。减少化肥使用量是降低南方双季稻区碳足迹的关键途径,而降低人工成本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何浩伍龙梅黄庆邹积祥何瑞毓黄海鹏王天平林鸿生
关键词:碳足迹气候变化生命周期法
直播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直播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种植方式,因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和显著提高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等优点,在国内外应用广泛。本文详述了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生产上主要存在的湿润直播、水直播和旱直播三种种植方式。从产量、杂草防治和抗倒伏特性分析了直播稻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适宜品种培育、氮肥施用、抗倒伏、杂草防治、农机农艺配套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展望了直播稻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直播稻的高产抗倒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伍龙梅张悦刘妍邹积祥杨陶陶包晓哲黄庆陈青春蒋耀智梁巧丽张彬
关键词:直播稻倒伏机械化种植杂草危害
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天优361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14年的早季和晚季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处理,即CK (0 kg/hm^2)、T1 (375 kg/hm^2)、T2 (750 kg/hm^2)和T3 (1125 kg/hm^2),测定并分析株型(上三叶叶长和叶宽、剑叶叶厚、剑叶开张角)、倒1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2014年早稻叶长、叶厚,叶宽呈增加趋势,说明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影响叶片形态。另外,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上三叶开张角呈下降趋势,对群体干物质积累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分析原因发现,超级杂交籼稻的株型和干物质积累不仅与施用肥料元素的种类有关,还与肥料元素间的配合施用、土壤基础地力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375 kg/hm^2施用量处理对株型和干物质积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继续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对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
伍龙梅李惠芬张彬张彬邹积祥黄庆陈荣彬
关键词:中微量元素株型干物质积累
一季中晚稻稻曲病化学防治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123种植模式”中一季中晚稻的生育时段主要在5~9月,抽穗扬花期常遇中温、高湿尤其雨天较多,稻曲病发生较严重.2013年以黄华占和金农丝苗为试验材料,在广州市花都区会兴菜场以药剂(三唑酮、爱苗、井冈霉素)为主处理、以喷施时期(破口前7d、破口前7d+破口期、破口期)为副处理进行一季中晚稻稻曲病的药效试验和防治适期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三唑酮、爱苗、井冈霉素对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具有极显著降低,但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其中爱苗的防治效果较好;喷施时期对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没达显著水平,但破口前7 d+破口期喷施的防治效果较好;3种药剂三唑酮、爱苗、井冈霉素处理后增产显著,其中爱苗的增幅较大,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结实率显著提高从而显著增多每穗实粒数;喷施时期对产量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
刘怀珍李康活黄庆陆秀明张彬李惠芬邹积祥周少川
关键词:一季中晚稻稻曲病化学防治
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
2023年
为明确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以6个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19香、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莉香占)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大田栽培条件下早、晚季稻米的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早季相比,晚季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4.8、2.5、2.4、0.7和0.8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平均提高5.6和0.9个百分点。早晚兼用型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在早、晚季的差异与其灌浆期的温度相关。与早季相比,晚季稻米峰值黏度、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分别平均降低10.7%、19.5%和1.60℃,消减值平均升高32.4%。另外,晚季米饭硬度、黏性、咀嚼性和食味值均整体显著高于早季,平均增幅分别为36.7%、37.1%、37.5%和10.3%。早晚兼用型水稻糊化特性、米饭质构和食味值在早、晚季的差异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综上,早晚兼用型水稻在早、晚季种植时的加工和外观品质、稻米糊化特性、米饭质构和食味值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与灌浆期温度和稻米组分变化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双季稻,特别是“丝苗米”的品种选育、优质栽培及产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杨陶陶韦佳邹积祥伍龙梅包晓哲黄庆陈青春张彬
关键词:蒸煮食味品质
一种全自动微型水稻遥控直播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微型水稻遥控直播机,包括动力车体、直播板架及安装板,所述直播板架一侧水平均匀固接多个直播壳体。本发明设置了多个开沟器,而且多个开沟器可以在直播板架上升降,通过调节气缸进行开沟器的高度调整,可以针对不...
伍龙梅张彬包晓哲杨陶陶邹积祥黄庆张悦刘妍
一株高效解磷真菌塔巴雷斯坦拟棘壳孢PtWFY-1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高效解磷真菌塔巴雷斯坦拟棘壳孢PtWFY‑1及其应用。塔巴雷斯坦拟棘壳孢PtWFY‑1,其于2021年8月1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包晓哲张彬邹积祥伍龙梅杨陶陶黄庆
一种作物茎杆抗倒伏强度自动测量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物茎秆抗倒伏强度自动测量仪,包括基础支架、机械驱动机构、控制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基础支架包括水平底板、左侧定位板和右侧定位板、手柄,所述左侧定位板和右侧定位板上还对称的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机械驱动机构包...
张彬黄庆邹积祥李惠芬伍龙梅刘怀珍陈荣彬白嵩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