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东雅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幔
  • 4篇橄榄岩
  • 4篇包体
  • 3篇地幔包体
  • 3篇古亚洲洋
  • 3篇俯冲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圈
  • 2篇岩石圈地幔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橄榄岩包体
  • 1篇流体
  • 1篇化学特征
  • 1篇构造地质
  • 1篇构造地质学
  • 1篇俯冲作用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4篇邹东雅
  • 4篇刘勇胜
  • 2篇高山
  • 2篇胡兆初
  • 2篇宗克清
  • 1篇徐荣
  • 1篇童喜润
  • 1篇邓黎旭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2013年全...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与古亚洲洋俯冲有关的熔/流体-橄榄岩作用:来自克什克腾旗地幔包体的证据
中亚造山带是古亚洲洋的不断俯冲并最终导致蒙古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拼合而形成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大洋再循环的良好场所.俯冲的大洋板片经历了脱水和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熔/流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发生反应,不断改造着岩石圈地幔....
邹东雅刘勇胜张宏福
关键词:岩石圈地幔俯冲作用部分熔融橄榄岩
文献传递
与古亚洲洋俯冲有关的熔/流体-橄榄岩作用:来自克什克腾旗地幔包体的证据
中亚造山带是古亚洲洋的不断俯冲并最终导致蒙古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拼合而形成的,从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大洋再循环的场所。俯冲的大洋板片经历了脱水和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熔/流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发生反应,不断改造着岩石圈地幔。...
邹东雅刘勇胜宗克清胡兆初高山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板块俯冲橄榄岩地幔包体古亚洲洋
与古亚洲洋俯冲有关的熔/流体-橄榄岩作用:来自克什克腾旗地幔包体的证据
<正>中亚造山带是古亚洲洋的不断俯冲并最终导致蒙古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拼合而形成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大洋再循环的良好场所。俯冲的大洋板片经历了脱水和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熔/流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发生反应,不断改造着岩石圈...
邹东雅刘勇胜张宏福
文献传递
宽甸橄榄岩包体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被引量:4
2013年
华北克拉通东部宽甸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携带的地幔橄榄岩包体为我们认识该地区岩石圈地幔性质和演化过程提供了约束。根据橄榄石的Mg#可将宽甸橄榄岩包体分成两类:第1类为低Mg#二辉橄榄岩包体(橄榄石Mg#相对较低:89.8~90.3),其单斜辉石具有高rri02(0.38%~0.57%)、A1203(4.41%~6.87%)、Feor(2.46%~3.73%)、MnO(0.08%--0.11%)含量和低&#(7.42~14.2)的特征,它们所经历的部分熔融程度较低,这些特征类似于中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新生代玄武岩中低Mgt*橄榄岩,代表了新生饱满的岩石圈地幔;第2类为高Mg#方辉橄榄岩包体(橄榄石Mg#相对较高:91.0~92.3),其单斜辉石具有低n02(0.03%~0.33%)、A1203(2.27%~5.49%)、FeOr(2.04%--2.40%)、MnO(0.07%~0.08%)含量和高Cr#(15.3~25.8)的特征,它们经历了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其难熔的地球化学特征完全不同于低Mg#二辉橄榄岩,却与克拉通内部太古宙和元古宙地幔包体类似,代表了古老难熔岩石圈地幔的残留。两类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度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宽甸岩石圈地幔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是新老岩石圈地幔混杂出现。宽甸橄榄岩包体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了它们受到过多期复杂的地幔交代作用,交代介质类型不仅有硅酸盐熔/流体还有碳酸盐熔体,其来源既有太平洋板块俯冲释放的熔/流体,又有因受太平洋板块俯冲扰动而上涌的软流圈熔体,因此太平洋板块俯冲可能对华北克拉通的破坏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荣刘勇胜宗克清邹东雅邓黎旭童喜润胡兆初高山
关键词: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包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