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殿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豚鼠对正弦调幅波的频率辨别被引量:1
- 1989年
- 当一高频纯音被另一低频正弦波调幅时,从复合声中可听到清楚并占主导的调制波音调。后者随调幅波的频率而变,其辨别阈(△f_(am))可在动物用记录皮层慢反应的方法测定。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豚鼠△f_(am)与载波频率、调制波频率、调幅深度、调幅时程、声音强度等的关系。豚鼠对调制波频率似有较好的辨别能力,刺激参数合适时△f_(am)只3—4Hz,与该种动物对纯音的频率辨别阈相近。文中对比了人和豚鼠的△f_(am),并讨论了调制波音调的感受和辩别机理。
- 梁之安邵殿华陈光地
- 豚鼠皮层慢反应脑地形图特性的研究
- 1997年
- 为了将脑地形图技术用于豚鼠皮层慢反应(SCR)的研究,在10只豚鼠颅骨表面钻14个直径为1mm的洞,放置硬膜外电极,13导联同时记录皮层慢反应,作出彩色地形图。结果显示皮层慢反应在颞区记录到的电位比较稳定,潜伏期为31.25~37.50ms的正波(TP)与潜伏期为62.50~72.50ms的负波(TN)在颞区稳定出现,其余各导联的波都有变异。提示皮层慢反应是多源性的,部分在时间上是重叠的,而听皮层一个或更多区域对其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包含有平行地来源于脑干网状丘系电活动在大脑皮层的投射,由调幅声诱发的皮层慢反应的灶位于颞区,调频声诱发的皮层慢反应的灶位于颞区和额区,说明对于声音强度的辨别,在颞区就完成了,而对于声音频率的辨别则需高级中枢的整合。
- 张雁歌姜泗长顾瑞邵殿华
- 关键词:听觉皮质脑地形图
- 豚鼠脉冲角加速度刺激诱发中潜伏期反应的两种成分
- 1997年
- 目的探讨中潜伏期前庭诱发电位。方法以自行研制的脉冲角加速度刺激装置在豚鼠记录中潜伏期诱发反应,脉冲角加速度上升时间3.5ms,角加速度在0~10000°/s2之间可调。结果脉冲角加速度刺激诱发中潜伏期反应由神经源性和肌源性两种成分组成。中潜伏期反应神经源性成分由发生于刺激开始后9ms至24ms的三相波构成,最大振幅均值为28μV,中潜伏期反应肌源性成分由发生于刺激开始后7ms至11ms的多相波组成,最大振幅均值15μV。结论中潜伏期反应的两种成分均为脉冲角加速度刺激引起的前庭诱发电位。
- 殷善开姜泗长邵殿华邵殿华杨伟炎顾瑞梁之安
- 关键词:诱发电位
- 强噪声暴露后脑皮层活动的易化现象
- 邵殿华林华英梁之安
- 关键词:听觉阈限易化
- 豚鼠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脑地形图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将脑地形图技术应用于豚鼠中潜伏期(MLR)反应的研究。在10只豚鼠颅骨表面钻14个直径为1mm的洞,放置硬膜外电极,13导联同时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做出彩色脑地形图。结果提示,豚鼠中潜伏期反应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MLR的主要成分,即A、B、C正负正三相波,灶位于刺激耳对侧颞区皮层;第二部分为M_-、M_+双相波,波幅较小,灶位于顶枕区。通过普鲁卡因微量注入额区皮层,发现B、C波消失,A波增宽。本实验结果表明,A波、M_-波、M_+波可能来源于皮层下,B、C波可能来源于皮层。
- 张雁歌姜泗长顾瑞邵殿华
- 关键词:听力诱发电位听觉皮质脑地形图
- 连续调幅声测定豚鼠耳蜗的调谐曲线
- 1996年
- 使用连续调幅声信号记录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方法,测定了豚鼠耳蜗水平的调谐曲线。调幅声的频率特性优于滤波短声及短纯音。调幅声作测试声测定的CAP调谐曲线,均呈锲形,有锐利的尖顶。相隔3天测的CAP调谐曲线形状基本相同,曲线的Q10dB值、CF阀值和CF两边曲线的斜率在两次测试之间十分接近。作者认为:用调幅声作为刺激信号,可记录耳蜗水平的听神经动作电位,由此测得的耳蜗CAP调谐曲线,可为临床听力学进行听觉辨别功能评价提供新的手段。
- 宋为明梁之安邵殿华周迅
- 关键词:复合动作电位
- 一种新型金属微电极的制备方法
- 1992年
- 在利用微电极技术进行动物脑功能研究的急性和慢性实验中,常用环氧树酯绝缘漆作钨丝微电极的绝缘。此方法程序繁琐,电极绝缘性能较差,重复使用率低。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绝缘的金属微电极探索,现扼要介绍在钨丝尖端紧包一薄层玻璃的微电极制备步骤。 1.准备直径为200~250μm、长10cm的挺直钨丝及长7cm、外径2mm、内径0.6mm的GG17厚壁玻璃毛细管。 2.把多根钨丝的一端排齐夹好,成排地浸入75%
- 周泰生张健邵殿华贾长平姜淳
- 关键词:微电极
- 听觉诱发电位的时变滤波叠加被引量:1
- 2003年
- 多数诱发电位具有突出的“时变”特性:它们属瞬态反应,在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各个阶段,电活动的频谱都不断在变化,时变滤波的技术要点:使滤波参数根据电反应的瞬时特性而变,从而更有效地提取有用信号,提高信噪比、缩短操作时间。本文对一般叠加平均处理和时变滤波叠加在动物和人各种听觉诱发电位的信噪比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时变滤波叠加的诱发电位信噪比明显提高,使用时变滤波叠加处理,能达到背景噪声小的效果和反应波形清晰的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叠加次数可相应地减少,使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效率有所提高。
- 于黎明邵殿华李兴启姜泗长
- 关键词:听诱发电位
- 脉冲角加速度刺激诱发豚鼠短潜伏期前庭诱发电位被引量:1
- 1997年
- 以脉冲角加速度刺激在豚鼠记录出短潜伏期诱发反应,反应由发生于刺激开始后10ms以内的5~7个波组成,高强度刺激时反应振幅数微伏,I波潜伏期约2.5ms,不同动物及同一动物不同时间测试反应非常稳定。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脉冲角加速度刺激诱发的豚鼠短潜伏期诱发反应系前庭诱发电位。
- 殷善开姜泗长邵殿华顾瑞杨伟炎张素珍
- 关键词:诱发电位前庭动物实验耳疾病
- 豚鼠对窄带噪声的音调辨别
- 1989年
- 窄带噪声的调频也和纯音调频一样,能诱发豚鼠的皮层慢反应。反应的阈值(最小调频深度)即可作为对窄带噪声的音调辨别阈(△f)。豚鼠的△f与噪声通带的宽度B及中心频率f有关,△f与B的关系可表达为△f=AB^n。式中A为B=1Hz时的△f值,它与纯音的△f相近并随f而变;在f为1kHz及4kHz时n近似地为1/3。当f在125—8000Hz范围内、B/f比值不变时,△f/f基本上为一常数。这是在频率辨别研究领域内Weber定律的很好示例。△f-f-B三者的总关系在豚鼠可简单地用经验式△f=0.1f^(2/3)B^(1/3)表达。用此式算得的△f值与实验结果相当接近。
- 陈光地邵殿华梁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