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木兰

作品数:1 被引量:34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地形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分析
  • 1篇中尺度系统
  • 1篇特大暴雨
  • 1篇雷达
  • 1篇急流
  • 1篇暴雨
  • 1篇大暴雨

机构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作者

  • 1篇邵木兰
  • 1篇岳阳
  • 1篇张家国

传媒

  • 1篇气象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一次长历时特大暴雨多普勒雷达中尺度分析被引量:34
2010年
2008年7月22日湖北省襄樊市出现了一次长历时的特大暴雨过程,9小时内降水量301 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这次特大暴雨的回波结构特征、中尺度系统活动和地形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低涡、切变线共同作用下,影响襄樊地区特大暴雨的回波系统有两个,一是稳定维持在鄂西北地区的切变线带状降水回波,二是低涡东北侧发展的具有螺旋回波带结构的涡旋回波,两者构成涡带结合型回波结构形态。在涡带结合处,对流回波的不断新生、向北移动导致襄樊地区持续性的强降水。(2)襄樊特大暴雨过程的发生与其北部115 km处的一支东北风中尺度超低空急流的建立,及其南部低涡东侧强偏南暖湿气流的向北发展有密切关系。由于襄樊西侧武当山的屏障作用,超低空东北急流折向东南,与偏南暖湿气流在静止锋附近形成中尺度气旋性辐合上升运动。两支急流的维持对襄樊附近持续性的辐合上升运动起到关键作用。
张家国岳阳牛淑贞邵木兰
关键词:特大暴雨低空急流中尺度系统地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