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玉琴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给药
  • 6篇微针
  • 5篇透皮
  • 4篇透皮给药
  • 3篇多烯紫杉醇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经皮给药
  • 2篇英文
  • 2篇脂质体
  • 2篇透皮贴片
  • 2篇肿瘤
  • 2篇左旋肉碱
  • 2篇蒿甲醚
  • 2篇经皮渗透
  • 2篇经皮渗透性
  • 2篇给药系统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蛋白
  • 1篇电场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14篇邱玉琴
  • 10篇高云华
  • 7篇张锁慧
  • 4篇杨国忠
  • 2篇李爽
  • 2篇高云华
  • 2篇李春
  • 1篇陈健敏
  • 1篇周稳稳
  • 1篇李芳
  • 1篇邢丽
  • 1篇张良艳
  • 1篇周娅
  • 1篇王希良
  • 1篇胡科家
  • 1篇徐百
  • 1篇杨鹏辉
  • 1篇孟凡达
  • 1篇贺美琳
  • 1篇刘思齐

传媒

  • 2篇今日药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明胶科学与技...
  • 1篇Journa...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第二届中药现...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微针的制作及透皮应用(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透皮给药相比于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更多的优势.但是,皮肤的角质层能够阻止外源性物质的侵犯,限制了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为此,基于微针的透皮给药系统的提出增大了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范围.首先,采用MEM技术制作单晶硅微针.接下来,提出一种新颖、简单而且经济的方法快速制作聚乳酸微针.通过理论分析及有限元分析微针的力学性能,表明微针有足够的强度.体外透皮实验表明,未经微针处理的皮肤,钙黄绿素10 h的累计渗透量只有0.17±0.07μg/cm2;手动进针处理的皮肤只达到4.54±1.17μg/cm2,比未用微针处理的皮肤增加了30倍;经过进针器处理的皮肤,各个时间点的渗透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渗透量达到45.37±5.80μg/cm2,比未用微针处理的皮肤增加了300倍.所有的结果都表明,本实验室制备可降解的聚乳酸微针的方法新颖、快速且经济,而且对于透皮给药系统来说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陈健敏郭雷邱玉琴张锁慧高云华
关键词:聚乳酸微针可生物降解透皮给药
含有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的弹性纳米囊泡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转运活性成分紫杉醇(paclitaxel,taxol)或多烯紫杉醇透过天然渗透屏障或孔隙(如皮肤、黏膜、组织器官等)的弹性纳米囊泡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至少含有以下成分,均为重量百分比:...
高云华邱玉琴胡科家徐百
文献传递
明胶作为左旋肉碱贴膏剂载体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评价
2014年
探讨左旋肉碱贴膏剂与微针经皮给药系统联合使用后对其经皮渗透性的影响。以卡波姆及明胶作为贴膏剂的主要基质,选择改良的Franze扩散池,采用针高150μm的实心硅微针作用于猪耳朵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性评价,以体外经皮渗透性及制剂外观作为评价指标,优化贴膏剂处方,并与市售的左旋肉碱外用制剂进行渗透性比较。结果表明:贴膏剂基质处方中明胶-PVP K30-卡波姆-甘油-尼泊金甲酯以4:3:0.5:3:0.1的比例为最佳用量配比。该贴膏剂经微针作用后皮肤的累积透过量高于市售制剂及卡波姆水凝胶制剂。因此,以明胶为主要基质的贴膏剂可显著提高左旋肉碱的微针经皮渗透性且具有给药准确便捷的特点。
张锁慧邱玉琴杨国忠高云华
关键词:左旋肉碱卡波姆明胶经皮渗透
中国微针技术相关专利综述与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微针是一种类似注射针头的阵列式集成器件,在透皮给药领域有独特的优势,该文针对国内微针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情况作了较全面的综述与分析,希望能够为微针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有专利数据及信息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数据查询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5月6日。针对历年来申请量的变化、微针的技术类型及其分布、申请人类型、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国内微针相关专利最早出现在2003年,并在2013年之后开始出现大幅度增加。不同技术类型微针专利申请量的排序为:实心微针>聚合物微针>中空微针>进针器>微针应用装置>涂药微针。专利申请量排名前5名的申请人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陈彦彪。微针相关专利申请的地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结论根据该分析结果,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微针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期。
邱玉琴薛建强高云华
关键词:微针申请人
自溶性微针透皮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经皮给药技术领域中的自溶性微针,特别涉及自溶性微针透皮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内源性的寡聚透明质酸和/或低分子量硫酸乙酰肝素同时作为微针基质材料和疫苗佐剂制备自溶性微针,并将疫苗负载于其中,从而获得本发明...
高云华邱玉琴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蒿甲醚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研究蒿甲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应用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大鼠血浆中蒿甲醚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的分析方法。以青蒿素为内标(Internal standard,I.S.),在正离子Targeted-MS2检测模式下对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316.2115/163.1117(蒿甲醚)、m/z 302.1958/163.1117(双氢青蒿素)和m/z 300.1803/209.1536(I.S.);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在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检出限为0.8μg/L;定量限为2.0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7%-103.7%和97.4%-104.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本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蒿甲醚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李春邱玉琴杨国忠孟凡达张锁慧高云华
关键词: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
蒿甲醚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的制备和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蒿甲醚(artemether,ARM)是具有强抗疟活性的青蒿素衍生物,但其难溶于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能够克服现有蒿甲醚制剂缺点的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方法本文制备了ARM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评价其吸湿性、稳定性、皮肤穿透性、体内外释药性。结果以酶切寡聚透明质酸钠为基质材料制备ARM可溶解微针,抗湿性优良。压力大于30 N(0.178 N/针)时,可将微针阵列刺入猪皮。微针刺入猪皮后渗透速率在6~8 h达到最高,8 h后逐渐下降。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ARM可溶解微针贴片透皮给药与肌内注射相比,生物利用度相近,但前者血药浓度更平稳。结论 ARM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是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具有缓释效果的抗疟新剂型。
邱玉琴李春张锁慧杨国忠贺美琳高云华
关键词:蒿甲醚微针透明质酸钠透皮给药
多烯紫杉醇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TX)是一种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其新颖的抗肿瘤机制及在临床研究中显示的独特疗效,使得DTX及其合并用药方案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
邱玉琴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经皮给药系统抗肿瘤药物
文献传递
微针辅助左旋肉碱水凝胶制剂体内外经皮渗透性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微针经皮给药系统对强亲水性药物左旋肉碱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改良的Franze扩散池,采用针高150μm的实心硅微针阵列作用于猪耳朵皮肤进行体外经皮实验评价。制备卡波姆水凝胶作为左旋肉碱的给药载体,并与市售的左旋肉碱外用制剂进行渗透性比较。体内试验考察了大鼠贴敷左旋肉碱凝胶贴片6h血液以及皮肤中的药物浓度变化。结果:左旋肉碱微针体外累积渗透量较被动扩散提高了30倍。浓度为0.5%的卡波姆980水凝胶作为左旋肉碱药物载体,经皮渗透性优于市售制剂。体内试验表明,左旋肉碱经微针促渗后可进入体循环,在给药的1~6h期间血液以及皮肤中药物浓度保持平稳。结论:微针经皮给药系统能够有效地促进左旋肉碱的经皮渗透性,从而实现缓控释效果。
张锁慧邱玉琴高云华
关键词:左旋肉碱水凝胶
赖氨酸在甘草次酸弹性囊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制备和评价含赖氨酸的甘草次酸弹性囊泡, 并考察赖氨酸在囊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在水合介质中加入赖氨酸, 利用薄膜-高压均质法制备甘草次酸弹性囊泡. 并合成了甘草次酸赖氨酸盐及其弹性囊泡作为对比制剂. 通过对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相转变温度、变形性和体外经皮渗透性的测试, 考察赖氨酸在甘草次酸弹性囊泡中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结果显示加入赖氨酸后, 甘草次酸弹性囊泡的粒径略有降低, 膜相转变温度降低, 包封率和囊泡变形性显著提高, 载药量提高近30倍(1.5 mg·mL-1), 并显著高于其赖氨酸盐所形成囊泡的载药量和弹性. 此外, 赖氨酸的加入使弹性囊泡的变形能力增加, 8 h累积透过量和皮肤驻留量分别提高4.3倍和9.2倍. 表明赖氨酸与甘草次酸形成离子缔合物, 促进甘草次酸参与膜的形成, 使膜的流动性增加, 赖氨酸与弹性囊泡对提高囊泡载药量起协同作用.
李爽邱玉琴张锁慧高云华
关键词:甘草次酸赖氨酸载药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