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自旺

作品数:49 被引量:1,290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气候
  • 12篇气温
  • 8篇气候变化
  • 8篇蝗虫
  • 8篇降水
  • 8篇草地
  • 8篇草地蝗虫
  • 5篇小波
  • 5篇旱涝
  • 4篇汛期
  • 4篇遥感
  • 4篇气象
  • 4篇夏季
  • 4篇波变换
  • 3篇多时间尺度
  • 3篇汛期旱涝
  • 3篇树轮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气候基本态

机构

  • 22篇南京气象学院
  • 18篇南京信息工程...
  • 1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福建省气候中...
  • 2篇南通师范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阿克苏水文水...

作者

  • 49篇邓自旺
  • 12篇屠其璞
  • 11篇倪绍祥
  • 10篇周晓兰
  • 5篇施能
  • 5篇张洪亮
  • 5篇林振山
  • 4篇陈海山
  • 4篇钱君龙
  • 4篇闵锦忠
  • 3篇王艳姣
  • 3篇尤卫红
  • 3篇张容焱
  • 2篇柯善哲
  • 2篇鲍瑞娟
  • 2篇朱伟军
  • 2篇高庆九
  • 2篇邓自发
  • 2篇查勇
  • 2篇柯晓康

传媒

  • 14篇南京气象学院...
  • 4篇大气科学
  • 4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36
2006年
根据江苏省60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月气温资料,研究了江苏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近40 a来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其中冬季3个月(12月—次年2月)升温最明显,夏季7、8月降温明显。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有降低趋势,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趋势不明显,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气温快速升高,因此,年、春、秋、冬季最高温度出现在90年代。其中夏季气温在90年代后期又有所下降,夏季最高出现在60年代。2)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温度变化幅度上,春、秋、冬和年平均气温在全省都是升高的,其中苏南和江苏北部的徐连地区春、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升高最明显,秋季苏南地区升温最明显;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有下降趋势,其中东部沿海和西南部降温最明显,而北部部分地区则有弱的升温趋势。
周晓兰高庆九邓自旺陈海山
关键词:气温年代际变化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系统(NIM/COAMS) Ⅱ.年际变化的模拟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文献[1]建立的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系统(MM/COAMS),对模式的年际变化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50 a积分显示,模式模拟出了大气和海洋界面的主要年际变率,能真实地模拟热带太平洋ENSO循环的主要特征,较好地再现了ENSO循环的过程,循环周期在3~5 a之间,与实际观测值一致,同时模式也较好地反映了大气和海洋的耦合特征,对年际变化有较强的模拟能力,这与FRAC耦合方案设计有关,该方法能避免气候场的牵制作用,增强模式对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
闵锦忠孙照渤高庆九邓自旺
关键词:海气耦合模式年际变化ENSO循环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为了建立一个用于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空间分布的遥感监测模型,分别在1997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1999年8月中下旬及2000年8月中下旬进行了野外考察,获得了198个蝗虫密度样本资料,收集了同期的TM5遥感图像。通过TM5遥感影像计算了10种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褐色植被指数(BVI)等。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密度(GD)与各种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尽管GD与10个VI的线性相关并不显著,但GD对NDVI和BVI比较敏感。86%的GD>5头/m2样本出现在满足条件0.2
邓自旺周晓兰倪绍祥邓自发谢小玲屠其璞
关键词:遥感草地蝗虫
RBF神经网络的汛期旱涝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运用福建省25个代表站汛期降水量资料,得到了能够反映全省旱涝状况指标,以此指标为预报量,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从前期海温场、大气环流场中选取了预报因子,并据此建立了福建汛期旱涝的多元线性回归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在历史样本拟合精度上、样本交叉检验和模型的实际预测能力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该模型在实际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力和推广价值。
王艳姣张鹰邓自旺宋德众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汛期旱涝
GIS支持下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的气候因子分析被引量:29
2002年
由于青海湖地区的草地蝗虫对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敏感性 ,因此气候的空间分异明显地决定了蝗虫的空间分布。根据该区蝗虫优势种的生命史及关键时期相应地选取 5种气候指标 ,即蝗虫发生当年 1月的负地温的积温、5月下旬的积温、6月下旬的积温、5 - 7月的湿润指数以及上年 8月的湿润指数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的支持下 ,建立了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信息的GIS样点数据库及 5种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式数据库 ,并分别进行蝗虫发生与这 5种气候指标的空间叠置分析 ,以提取草地蝗虫发生信息的各气候指标数据库。T -检验表明 ,此 5种气候指标对蝗虫空间分布的影响均极为显著。最后 ,以这些气候指标为自变量 ,建立了用于该区草地蝗虫发生预测的气候学模型。
张洪亮倪绍祥张红玉邓自旺
关键词:草地蝗虫气候因子
自适应多分辨数据滤波器及其在我国气候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1997年
本文以小波分析的多分辨分析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自适应的多分辨数据滤波器。该滤波器不仅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有的局部化、多层次、多分辨的优点,而且对于突变点的判断也象M-K方法一样的精确。此外,该滤波器还具有可以同时判别多个突变点而不改变原时间序列的大尺度结构的优点。本文的应用表明: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持续近30年的冷暖交替,它们分别是1919年以前的偏冷期;1920年至1954年的偏暖期和1955年至1986年的偏冷期。对应于这种较大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中国的气温变化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突变特性,其冷暖交替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20年、1955年和1987年。对应于较小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来说,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则增加了更多冷暖交替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点。云南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与中国的气温变化是基本一致的,但与北半球和全球的气温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北半球和全球的气温变化在1955年至1978年是一个极弱的偏冷期,1979年发生明显增暖的突变,而云南和中国的气温变化在1955年至1986年则是一个极强的偏冷期。
尤卫红林振山邓自旺
关键词:自适应气候诊断滤波器多分辨分析
托什干河流域径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周期相关特征
阿克苏河是天山南坡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托什干河的水量变化对阿克苏河甚至是塔里木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其径流量变化和气象条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相关关系,对于认识塔里木河全流域的气象条件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规律将有极大的帮助...
陈颖邓自旺史红政毛炜峄王顺德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量水文气象
文献传递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环青海湖地区可能太阳直接辐射的计算被引量:16
2003年
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在此基础上 ,应用山地气候学理论研究了坡度、坡向、高度、地理位置等对该地区一年内不同季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 (Q)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地区平均Q值 ,春季为 32 3KJ·cm- 2 ,夏季为 378.7KJ·cm- 2 ,秋季为 2 2 5KJ·cm- 2 ,冬季为 16 6KJ·cm2 。在研究区域较小时 ,太阳辐射随高度、纬度的变化不明显 ,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坡度和坡向对Q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其影响的大小随着一年内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环青海湖地区而言 ,冬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为秋季、春季和夏季 ,区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冬季达 170KJ·cm- 2 ,而夏季仅为 19KJ·cm- 2 。环青海湖地区Q分布特征是 ,湖南山地小于平均值 ,湖北山地大于平均值 ,而湖边平坦草地等于平均值。
邓自旺倪绍祥周晓兰张洪亮屠其璞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太阳辐射坡度
北半球夏季大气活动中心与海平面气压场的气候基本态及变率特征被引量:5
2000年
研究了近 1 0 0多年北半球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强度与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的气候基本态及气候变率特征及时间演变规律。指出 ,夏季太平洋高压区与印度低压区基本态的改变最大。基本态的变化表现为两个基本模态 :第一模态主要反映印度低压的变化 ;第二模态主要表现太平洋高压及大西洋高压的特征。它们都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近百年来 ,印度低压与太平洋高压已明显地加强了 ,大西洋高压也有所加强。印度低压的低频强度具有大约 80年周期变化特征。而太平洋高压及大西洋高压则表现为明显的正趋势 ,它们的突变加强发生在本世纪初 ,在此以前两个高压都很弱 ,以后高压增强 ,2 0世纪 1 0~ 30年代最强。此外 ,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夏季太平洋高压、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第二模态在气候尺度上有明显的正相关。
施能袁晓玉陈绿文邓自旺
关键词:大气活动中心气候基本态海平面气压场
上海气温资料的子波分析被引量:25
1995年
如何分析气候系统在不同层次上的结构及其特性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别用墨西哥帽式子波和孤立波式子波对上海1881—1980年年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子波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子波都十分明显,并有效地揭示了该系统不同层次的奇异点、奇异值及其精细结构。墨西哥帽式子波所揭示的不同尺度的突变点均表现为过零点(零距平)的拐点,而在孤立波式子波分析中不同尺度系统的突变性则表现为峰谷之间的转换。子波分析法的上述优点,是传统统计方法(如滑动平均)及傅氏变换分析所不具有的。
卞维林林振山邓自旺
关键词:气温子波分析气温数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