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长遂

作品数:492 被引量:1,78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6篇期刊文章
  • 98篇专利
  • 9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5篇化学工程
  • 9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理学
  • 10篇电气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7篇流化
  • 137篇流化床
  • 97篇燃烧
  • 70篇锅炉
  • 65篇循环流化床
  • 45篇燃煤
  • 44篇气力输送
  • 42篇脱硫
  • 41篇O2/CO2
  • 35篇气化
  • 35篇煤粉
  • 33篇流化床锅炉
  • 33篇CO
  • 32篇酸化
  • 32篇碳酸化
  • 31篇钙基
  • 30篇污泥
  • 29篇石灰
  • 29篇热重
  • 28篇烟气

机构

  • 483篇东南大学
  • 8篇哈尔滨锅炉厂...
  • 8篇教育部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清华大学
  • 6篇无锡华光锅炉...
  • 5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鞍山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国家电力公司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91篇赵长遂
  • 244篇陈晓平
  • 107篇梁财
  • 105篇吴新
  • 100篇段伦博
  • 83篇段钰锋
  • 49篇李英杰
  • 36篇陈惠超
  • 34篇周骛
  • 34篇蒲文灏
  • 30篇李永旺
  • 28篇李庆钊
  • 27篇鲁端峰
  • 27篇鹿鹏
  • 26篇向文国
  • 26篇任强强
  • 22篇赵传文
  • 21篇刘现卓
  • 20篇庞克亮
  • 19篇韩松

传媒

  • 45篇东南大学学报...
  • 37篇中国电机工程...
  • 30篇热能动力工程
  • 26篇工程热物理学...
  • 26篇锅炉技术
  • 22篇化工学报
  • 19篇动力工程
  • 17篇燃烧科学与技...
  • 12篇能源研究与利...
  • 8篇中国工程热物...
  • 7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太阳能学报
  • 5篇燃料化学学报
  • 5篇Journa...
  • 5篇2007年燃...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煤炭学报
  • 3篇南京工程学院...
  • 3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19篇2014
  • 11篇2013
  • 25篇2012
  • 12篇2011
  • 42篇2010
  • 56篇2009
  • 65篇2008
  • 48篇2007
  • 45篇2006
  • 21篇2005
  • 12篇2004
  • 14篇2003
  • 10篇2002
  • 20篇2001
4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式整体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脱汞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选取某石化热电厂100MW燃煤锅炉的新式整体脱硫工艺(novel integrated desulfurization,NID)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入炉煤样、底渣、预除尘器灰、新鲜脱硫剂、循环脱硫混合灰和烟气等进行了取样分析研究,获得了汞排放浓度数据,得到了NID系统的汞平衡。实验结果表明NID半干法脱硫装置可以脱除高达86.6%-92.2%的汞,对燃煤电厂汞排放的控制效果明显。还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S200对烟气中的飞灰、进入NID系统的新鲜脱硫剂和循环脱硫灰进行粒径分析,并初步解释了NID反应器的催化氧化和吸附脱汞机理。
杨立国段钰锋王运军江贻满吴成军王乾赵长遂
关键词:脱汞飞灰熟石灰汞排放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可调旋风分离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为消纳新能源发电,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需要参与到深度调峰中,这导致CFB锅炉床温过低,脱硝效率下降,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在旋风分离器锥形筒开孔并通入干扰风的方式来控制分离效率,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采用冷态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搭建了冷态实验装置,对干扰风的通入形式和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然后采用CFD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将验证过的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某台330 MW机组CFB锅炉上。结果表明:在180°与270°孔中,分离效率随着干扰风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0°和90°孔中,分离效率随着干扰风速的增大而减小。综合来看,在90°孔中通入干扰风降低分离效率的效果较好;吹扫角度向下45°能够进一步降低分离效率。本文对参与深度调峰的CFB锅炉灵活性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郑秀平袁东辉孙世超段伦博赵长遂
关键词:深度调峰CFB旋风分离器冷态实验CFD模拟
生物质高压密相输送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是一项新技术,生物质加压密相输送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大型中试高压密相试验装置上进行两种特殊生物质粉料的输送试验,研究物料特性和操作参数对其流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系统输送生物质稳定可靠,质量流量随着输送差压和发料罐压力的升高增大。随表观气速增大两种生物质弯管当量长度系数K近似为定值,生物质1的K值大于生物质2,且生物质1的K值随输送差压的增加而增大;两种生物质的固相摩擦系数随着体积分数和接收罐压力的增大逐渐增大。
许盼陈晓平梁财赵长遂徐贵玲蔡佳莹
关键词:生物质气力输送
O2/CO2气氛下煤焦燃烧实验研究
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不同气氛下徐州烟煤及其煤焦的燃烧实验,分析了O2 浓度、CO2 浓度和颗粒粒径等参数对其燃烧特征参数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气氛对烟煤烧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2/CO2 气氛下O2 浓...
段伦博周骛李庆钊李英杰梁财赵长遂
关键词:燃烧特性煤焦燃烧
文献传递
XRD研究O2/CO2气氛下石灰石煅烧产物烧结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在热重分析天平上进行了O2/CO2气氛下石灰石的煅烧和烧结实验,用氮气吸附仪测定了石灰石煅烧产物CaO的孔结构特性,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CaO的晶粒尺寸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煅烧所得CaO的比表面积较O2/CO2气氛下煅烧所得CaO的大,随温度的升高CaO的比表面积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1 000℃附近达到最大;石灰石煅烧产物CaO的比表面积和晶粒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得到CaO晶粒尺寸与比表面积关系;随晶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烧结对煅烧产物CaO孔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其晶粒大小来实现的.
陈传敏赵长遂赵毅
关键词:O2/CO2气氛石灰石煅烧X射线衍射仪
双支腿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在自行建立的基于非规则网格的CFD-DEM数值模拟平台上,首先研究了两半床入口流化气速对尺寸为120mm×1000mm的二维双支腿循环流化床(DL-CFB)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考察了不同的入口流化气速与异...
杨春振段钰锋胡海韬赵长遂
关键词: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沛城煤矿天然焦-CO_2气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沛城煤矿天然焦-CO_2气化反应特性:比较了不同温度下天然焦与原煤的气化特性,考察了气化反应温度、气化介质CO_2流量和操作压力对天然焦-CO_2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沛城煤矿天然焦与原煤的气化特性比较接近,略高于原煤;气化温度对气化反应影响显著;气化温度1000℃、试样质量10mg左右、常压气化条件下,气化反应气体流量达到60 mL/min时,才基本消除外扩散的影响;随着气化压力的增加,气化反应速率增加,天然焦试样碳转化率增加,同一反应时刻,随压力的增加,试样碳转化率的增加并不呈线性,在较高压力下,压力对二氧化碳与沛城煤矿天然焦的还原反应的影响较弱。
庞克亮向文国赵长遂李振中
关键词:天然焦气化XRD热重法
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包括进料管、泵体直筒段和泵体锥筒段,所述泵体直筒段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在泵体直筒段内沿轴心设置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与泵体直筒段内孔相适配的活塞;在泵体直筒段的上半段设置入...
梁财许盼陈晓平赵长遂徐贵玲
文献传递
O_2/CO_2气氛添加高岭石对燃煤PM_(2.5)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管式炉研究了在O2/CO2气氛下添加高岭石对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荷电低压撞击器(ELPI)采集和分析燃烧后的PM2.5。结果表明,添加高岭石是燃烧过程中影响PM2.5生成的重要因素。添加高岭石后,生成PM1的数量和质量浓度均降低,而PM1-2.5的数量和质量浓度均略有增加,PM2.5粒径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峰值点分别出现在0.2μm和2.0μm左右。随着高岭石添加质量比的增加,PM2.5中的S、Pb、Cu、Na和K五种元素的浓度呈下降趋势。粒径小于0.317μm的亚微米颗粒通过气化-凝结机理形成,而超微米颗粒则是通过亚微米颗粒凝聚、聚结和矿物质熔融、破碎、聚结形成。
屈成锐赵长遂段伦博周骛
关键词:O2/CO2PM2.5
气力输送料罐流量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
粉体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料罐出料量调节与控制方法,属于洁净煤发电及化工领域,解决洁净煤发电及化工、冶金、医药和食品加工等过程中出料量调节控制问题。采用底部流化顶部出料的发料方式,把底部分割成若干个独立风室,带压气体通过流化风...
梁财陈晓平赵长遂
文献传递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