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珧冰

作品数:49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理学
  • 18篇建筑科学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悬索
  • 16篇温度变化
  • 11篇拉索
  • 10篇多尺度法
  • 9篇斜拉
  • 7篇温度效应
  • 7篇分岔
  • 6篇斜拉索
  • 6篇混沌
  • 6篇非线性
  • 5篇振动
  • 5篇时滞
  • 5篇面内
  • 4篇时滞反馈
  • 4篇主共振
  • 4篇斜拉桥
  • 4篇内共振
  • 3篇弹性梁
  • 3篇地基
  • 3篇有限长梁

机构

  • 29篇华侨大学
  • 28篇湖南大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 1篇中建五局土木...

作者

  • 49篇赵珧冰
  • 11篇孙测世
  • 10篇陈林聪
  • 10篇赵跃宇
  • 9篇彭剑
  • 8篇王连华
  • 4篇金波
  • 4篇康厚军
  • 3篇马建军
  • 2篇王志
  • 2篇金一鸣
  • 1篇王东东
  • 1篇刘齐建
  • 1篇王修勇
  • 1篇孙建桥
  • 1篇张定方
  • 1篇周旺

传媒

  • 8篇振动与冲击
  • 5篇应用力学学报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力学季刊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力学学报
  • 2篇固体力学学报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动力学与控制...
  • 1篇海洋工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第八届全国随...
  • 1篇第23届全国...
  • 1篇第九届全国动...
  • 1篇第十届全国动...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拉索频率与索力的影响
为了研究温度对处在一个复杂随机状态下的拉索的固有频率和索力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拉索在受到均匀的温度变化时,索力与拉索一阶正对称/一阶反对称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拉索的索力呈下降...
ZHAO Yaobing赵珧冰ZHAO Yueyu赵跃宇WANG Lianhua王连华
关键词:桥梁工程斜拉桥温度变化
泊松白噪声激励下斜拉索的面内随机振动被引量:4
2020年
目前针对斜拉索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仅限于高斯随机激励情形。然而,现实中大部分的随机扰动都是非高斯的。若使用高斯激励模型将产生较大误差。假设拉索所受非高斯激励为泊松白噪声,研究了泊松白噪声激励下斜拉索面内随机振动。推导了受泊松白噪声激励的斜拉索面内振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建立了支配系统平稳响应概率密度函数的广义FPK方程。提出迭代加权残值法求解了四阶广义FPK方程,得到了系统响应概率密度函数的近似稳态闭合解。考察了垂跨比、阻尼系数以及脉冲到达率对拉索面内随机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的响应随着垂跨比的增大,响应呈现不对称现象愈加明显;随阻尼比增加,系统响应得到显著抑制;当脉冲到达率增大,拉索的响应也随之增大,并逐渐接近于高斯白噪声激励的情形。另外,获得的理论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吻合地非常好。
刘婧瑞陈林聪赵珧冰
关键词:拉索振动面内振动
斜拉索非线性振动跳跃过程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斜拉索振动中的"跳跃"现象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行为.虽然,在以往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已发现该现象,但是,却没有直接观测到其发生的过程.为探究斜拉索"跳跃"过程及该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行为,根据动力相似理论的弹性力-重力相似律设计了斜拉索实验模型.通过在扫频试验中使激励频率恰好等于"跳跃"的临界频率,直接观测到斜拉索自发发生的"跳跃"过程.对空间运动形态变化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发现:斜拉索"跳跃"过程空间运动不仅仅是振幅突然改变,而是经历了面内外振幅急剧减小、面内外振动交替占主导及"气圈"运动逆顺时针交替变换3个阶段.
孙测世康厚军赵珧冰赵跃宇
关键词:斜拉索
磁流变阻尼器—斜拉索控制系统中的时滞效应被引量:8
2014年
该文应用磁流变(MR)阻尼器对斜拉索振动进行控制,建立了MR阻尼器——斜拉索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得到时滞动力系统,通过模态分析和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时滞作用下的控制系统稳定性条件。研究表明,时滞的存在,影响了斜拉索振动控制系统的效果及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某一确定的控制增益,MR阻尼器——斜拉索系统的控制效果随着时滞的增大而变差。
彭剑赵珧冰孙测世王连华
关键词:斜拉索振动控制磁流变阻尼器时滞稳定性
温度变化对悬索模态耦合共振特性影响
2023年
悬索是一种典型的大跨度低阻尼柔性系统,其包含平方和立方非线性特征,从而呈现出各种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尤其是在不同模态之间发生的耦合共振响应。此外实际工程中悬索受气温、太阳辐射、风等因素影响,周围温度场变化明显,而悬索线性和非线性振动特性对于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以悬索同时发生主共振和3∶1内共振为例,将之前忽略模态耦合的单自由度模型扩展到两自由度模型,并利用多尺度法求得系统直角坐标下的平均方程。基于所绘制的系统各类响应曲线,对温度变化下悬索模态耦合振动特性开展详细论述。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温度下降(上升)时,Irvine参数更大(更小)的悬索容易发生3∶1内共振;在内共振的区间,低阶模态响应幅值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于高阶模态的响应幅值;霍普夫分岔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鞍结点分岔;在耦合共振区间,系统周期运动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温度变化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周期运动变为非周期。
林恒辉赵珧冰郑攀攀吴先强张昕涛
关键词:悬索温度变化内共振
考虑温度效应的索梁结构建模及动力特性研究
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体系通常由加劲梁、支承加劲梁的拉索和支承拉索的索塔组成。一方面,斜拉桥承受的荷载极其复杂,比如:车辆、地震、行人、风和温度等;另一方面,随着新型材料的研发应用以及施工技术和机械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斜拉桥跨...
赵珧冰
关键词:大跨度斜拉桥同伦分析法温度效应
文献传递
Winkler地基上有限长梁主/次谐波联合共振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弹性地基上梁的非线性振动理论以及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本文对同时存在主共振与次共振的联合共振情况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已建立的Winkler地基上有限长梁的非线性振动方程,运用Galerkin离散法以及多尺度法推...
赵珧冰赵跃宇马建军王连华刘齐建
关键词:弹性地基梁多尺度法
文献传递
多频参激—涡激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分岔分析
2023年
复杂海洋环境中,顶张力立管顶部平台受到不同分量叠加的波浪作用,导致其轴向张力与多个频率相关,系统产生多频参激与涡激的联合振动,其动力学行为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振动特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首先,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引入范德波尔尾流振子,建立和推导受多频参激—涡激联合作用下立管的动力学模型及其运动微分方程;接着,利用伽辽金法得到离散后的常微分方程组,采用多尺度法得到系统共振响应的调谐方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探究系统在多源和多频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共振响应。结果表明:对于多频参数激励,其中一个参数激励幅值在立管振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另一个会引起分岔的位置、数量和性质发生改变;随质量—阻尼参数增大,系统共振响应幅值整体先增大后减小,各分岔点出现的位置整体先向泄涡频率较大处移动,随后向泄涡频率较小处移动;质量—阻尼参数的变化还可能诱使系统发生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危害结构安全。此外,采用直接数值积分求解微分方程组,验证近似分析结果,两者吻合较好。
张昕涛赵珧冰蔡绍辉陈林聪
关键词:涡激振动
时滞反馈及轴力作用下弹性梁的非线性振动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时滞反馈控制策略及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轴力作用下弹性支座压电耦合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压电耦合作用时滞反馈条件下的系统稳定性条件.采用Galerkin方法和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从理论上推导出时滞动力系统的分岔响应.结果表明,对于某一确定的时滞,控制增益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以及混沌运动.
彭剑赵珧冰王连华
关键词:轴力时滞反馈控制
斜拉桥主梁纵向漂移对拉索非线性振动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为研究斜拉桥主梁纵向漂移对拉索非线性振动的影响,利用Galerkin方法得到了两端激励拉索的离散运动方程,再用Matlab和DSolver分别求解,两者结果完全吻合。绘制了激励-响应关系图,分别研究两种纵向漂移频率(主共振和亚谐波共振)时固结体系、小幅纵向漂移和大幅纵向漂移三种情况下斜拉索非线性振动。结果表明:合理的主梁纵向漂移可有效减小斜拉索振动;斜拉索本质上只存在参数激励和强迫振动两种激励模式,在亚谐波共振时这两种激励模式互不影响。不论斜拉索角度,端部激励大小及方向如何变化,只要各激励在斜拉索轴向分量之和(参数激励)及横向分量之和(强迫振动)不变,则斜拉索响应不变。
孙测世彭剑赵珧冰王志搴王连华
关键词:斜拉索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