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洪文

作品数:123 被引量:52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20篇纤维化
  • 17篇肺纤维
  • 17篇肺纤维化
  • 16篇肺疾病
  • 15篇通气
  • 13篇支气管
  • 13篇基因
  • 12篇流感
  • 12篇甲型
  • 12篇肺癌
  • 11篇重症
  • 10篇气管
  • 9篇正压通气
  • 9篇支气管肺泡
  • 9篇无创正压通气
  • 9篇肺炎
  • 8篇支气管肺泡灌...
  • 8篇纤维细胞
  • 7篇支气管肺泡灌...

机构

  • 89篇中国医科大学...
  • 29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二四二医...
  • 2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沈阳医学院附...
  • 2篇塔城地区人民...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韦恩州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抚顺市中心医...

作者

  • 118篇赵洪文
  • 40篇代冰
  • 37篇康健
  • 34篇谭伟
  • 16篇侯显明
  • 11篇吕长俊
  • 9篇于润江
  • 8篇侯海佳
  • 8篇陈佰义
  • 8篇温华
  • 7篇宋丹丹
  • 7篇彭云
  • 6篇孙龙凤
  • 6篇李振华
  • 5篇孔德磊
  • 5篇王乾辉
  • 5篇纪志欣
  • 4篇赵亚滨
  • 4篇姜莉
  • 4篇王玮

传媒

  • 24篇国际呼吸杂志
  • 18篇中华结核和呼...
  • 7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医学会呼...
  • 4篇2014中华...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国外医学(呼...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1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1999
  • 2篇1998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7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诊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年10月24日至12月12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5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男54例,女21例。年龄18~66岁,平均42.4岁。重症患者29例,危重症患者46例。16例患者有明确的接触史,平均潜伏期3.5d;56.0%的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0.7%的患者病程中没有出现发热,20.0%的患者出现血性痰;90.7%的患者肺部可闻及啰音笛槭壹觳?78.7%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74.7%的患者淋巴细胞比率降低;56.7%的患者白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58.2%);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明显降低(57.1%)。肺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的斑片影和磨玻璃影。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3例,其中10例死亡。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诊治的关键是早期识别重症和危重病例,并及时给予奥司他韦治疗,综合支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代冰温华谭伟孙龙凤赵洪文康健
关键词:新型甲型H1N1流感奥司他韦
结节病胸部X线和CT所见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9
1995年
鉴于结节病胸部表现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对25例结节病的胸部X线和CT所见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对胸片0~I期患者能发现纵隔区更多组肿大淋巴结和多处肺实质病变;肺内病变多沿支气管肺纹理分布;CT肺扫描所见与BALF细胞总数呈直线相关,CT表现有纤维化病变者多伴有BALF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CT对于结节病患者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能对纵隔和肺部病变作出更精确的评价。
吕长俊赵洪文侯显明于润江
关键词:类肉瘤病胸部X线摄影支气管肺泡
IL-7拮抗TGF-β_1对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明确白细胞介素-7(IL-7)是否能够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后所造成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胶原的产生,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手段。方法成纤维细胞复苏后,用浓度10ng/mlTGF-β1刺激,动态观察(24h、48h、72h)其细胞增殖情况(MTT评估),胶原产生(羟脯氨酸消化法检测)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此基础上,对每个观察时间点加以不同浓度(50ng/ml、100ng/ml、150ng/ml)的IL-7干扰24h后,再检测上述三个指标。结果①不同浓度(50ng/ml、100ng/ml、150ng/ml)的IL-7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均对10ng/mlTGF-β1引起的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②50ng/mlIL-7对10ng/ml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后的胶原产生无明显影响。100ng/mlIL-7对10ng/ml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后的胶原产生有影响,有抑制胶原产生的作用。150ng/mlIL-7对10ng/ml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后的胶原产生有显著影响,有显著抑制胶原产生的作用。③不同浓度(50ng/ml、100ng/ml、150ng/ml)的IL-7均有降低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体外实验证实了不同浓度(50ng/ml、100ng/ml、150ng/ml)的IL-7均降低了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后的细胞增殖及α-SMA的表达(100ng/ml、150ng/ml)的IL-7降低了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后的胶原形成。
叶琳李丽丽赵洪文
关键词:白介素-7转化生长因子-Β1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新肿瘤相关基因mdig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矿物性粉尘诱导基因(Mineral Dust Induced Gene;mdig)是2005年Zhang Y等在煤矿工人肺泡巨噬细胞中发现的一种新型基因。同时也证实它在肺癌细胞株中过表达。通过EST数据库检索,发现该...
李蔚赵洪文
文献传递
预测AECOPD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成败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程度呼酸的AECOPD患者使用NPPV治疗成败的预测因素。方法将72例经NPPV治疗的AECOPD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呼酸3组,分析每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成功和失败病例NPPV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
宋丹丹代冰谭伟赵洪文康健
11例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护理
报告了11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床上轴向更换体位、有效咳嗽,并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手术入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合并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
刘琰赵洪文孙英华
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标记
1993年
应用未标记抗体桥联技术-碱性磷酸酶、单克隆抗碱性磷酸酶(APAAP),可以解决因血细胞胞含有内源性酶造成的非特异性染色的困难,可获满意结果。应用APAAP对34例献血员和16例患者的外周血和BALF的淋巴细胞标记CD_5、CD_4和CD_8,结果良好。
辛红赵洪文侯显明李振华高宝山李宝杰
关键词:T细胞亚群肺泡灌洗液APAAP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ARDS组和非ARDS组之间临床特征以及ARDS患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之间淋巴细胞计数和T细胞亚群,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吸烟、T细胞亚群、乳酸脱氢酶(LDH)、奥司他韦初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和初始吸氧流速是否〉2L/min在ARDS组和非ARD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吸烟:17例比11例;初始吸氧流速〉2 L/min:28例比18例;均P〈0.05);ARDS患者T细胞亚群在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27,OR=8.05,95%可信区间:1.28~50.80)和初始吸氧流速〉2L/min(P=0.010,OR=16.70,95%可信区间:3.29~84.84)与ARDS发病相关.结论 吸烟和初始吸氧流速〉2L/min是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
代冰康健王赞峰孔德磊谭伟赵洪文
关键词:吸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七年制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法在七年制医学生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两组授课教师、选用教材、学时数、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内容完全相同。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在自觉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和综合信息、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七年制呼吸内科学课程中实施PBL教学方法,不但能保证学生学习成绩,同时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实际能力的提高。
王秋月温华赵亚滨孔灵菲李尔然赵洪文康健
关键词:内科教学方法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疗效的荟萃分析
刘晔代冰苏佳彭云谭伟赵洪文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