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栋梁

作品数:279 被引量:308H指数:7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120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0篇电气工程
  • 13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学

主题

  • 151篇合金
  • 56篇贮氢
  • 45篇快淬
  • 36篇纳米
  • 33篇贮氢合金
  • 30篇电化学
  • 27篇电池
  • 27篇MG2NI型...
  • 26篇非晶
  • 25篇X
  • 21篇LA
  • 21篇储氢
  • 20篇微观结构
  • 20篇放氢
  • 19篇电化学性能
  • 15篇软磁
  • 15篇退火
  • 15篇纳米晶
  • 15篇金属
  • 14篇磁致伸缩

机构

  • 271篇钢铁研究总院
  • 63篇内蒙古科技大...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中南大学
  • 7篇包头稀土研究...
  • 5篇安泰科技股份...
  • 3篇河北大学
  • 3篇微山钢研稀土...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沈阳大学
  • 2篇燕山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天津航海仪器...

作者

  • 279篇赵栋梁
  • 124篇张羊换
  • 100篇郭世海
  • 85篇祁焱
  • 47篇王新林
  • 43篇徐立红
  • 40篇张建福
  • 38篇安静
  • 38篇张洪平
  • 29篇杜兆富
  • 24篇卢凤双
  • 23篇何峻
  • 21篇任慧平
  • 18篇尚宏伟
  • 17篇林玉芳
  • 17篇王煜
  • 15篇王蕾
  • 15篇杨泰
  • 14篇董小平
  • 13篇王国清

传媒

  • 35篇功能材料
  • 30篇金属功能材料
  • 18篇稀有金属材料...
  • 10篇稀有金属
  • 9篇Transa...
  • 5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 3篇稀土
  • 3篇金属学报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电源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工业催化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3篇2022
  • 10篇2021
  • 13篇2020
  • 9篇2019
  • 14篇2018
  • 20篇2017
  • 13篇2016
  • 16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14篇2012
  • 31篇2011
  • 23篇2010
  • 12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2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熔体快淬对纳米晶和非晶Mg_(20)Ni_(10-x)Co_x(x=0~4)合金电化学贮氢性能的影响
2009年
为了改善Mg2Ni型合金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用Co部分替代合金中的Ni。用快淬工艺制备了纳米晶和非晶Mg20Ni10-xCox(x=0、1、2、3、4)贮氢合金,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试了合金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研究了Co替代Ni及快淬工艺对合金电化学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替代Ni不改变合金的Mg2Ni主相,但形成了第二相MgCo2。在快淬(x=0)合金中没有发现非晶相,但快淬(x=4)合金显示了纳米晶、非晶结构,表明Co替代Ni提高了Mg2Ni型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熔体快淬显著的改善了合金的电化学贮氢性能,合金放电容量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均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
张羊换赵栋梁任慧平庞在广郭世海王新林
关键词:MG2NI型合金快淬
退火方式对La_(0.75)Mg_(0.25)Ni_(3.44)Co_(0.2)Al_(0.03)Ti_(0.03)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研究不同退火方式对La0.75Mg0.25Ni3.44Co0.2Al0.03Ti0.03铸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设计最终退火温度为1223K,并采用不同保温程序对合金进行退火处理。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分析一段、两段保温法退火后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铸态及退火后合金由LaNi5,(La,Mg)2(Ni,Co,Al)7相以及少量LaNi2、TiNi3相组成,且退火后合金中(La,Mg)(Ni,Co,Al)3相出现。前者微观组织较后者均匀,并且前者的放电容量、放电效率好于后者。一段保温法更有利于改善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董小平杨丽颖李小亭马力辉林玉芳赵栋梁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
一种用于吸收微波的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收微波的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所述纳米粒子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为四氧化三铁;壳层,所述壳层为二氧化硅,其中,所述四氧化三铁和所述二氧化硅形成核壳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吸收微波的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地阻挡...
安静何峻赵栋梁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内加热装置的液态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液态金属电池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内加热装置的液态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液态金属电池包括导电壳体、绝缘壳体、内加热装置、阴极电流导杆、阴极、阳极和电解质,阳极、电解质和阴极由下到上依次叠放在导电壳体内,阴极电流导...
杜兆富张洪平罗志强祁焱赵栋梁
RE-Mg-Ni型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用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E-Mg-Ni型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用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储氢合金化学成分为A<Sub>1-x</Sub>Mg<Sub>x</Sub>Ni<Sub>y</Sub>Si<...
林玉芳赵栋梁张羊换赵海花李平董小平
文献传递
熔体快淬对La_(0.75-x)Pr_xMg_(0.25)Ni_(3.2)Co_(0.2)Al_(0.1)(x=0~0.4)电极合金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2011年
为了改善 La-Mg-Ni 系 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用 Pr 部分替代合金中的 La,并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5-xPrxMg0.25Ni3.2Co0.2Al0.1(x = 0, 0.1, 0.2, 0.3, 0.4)电极合金。用 XRD、SEM、TEM 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 2 个主相(La,Mg)Ni3及 LaNi5和 1 个残余相 LaNi2。熔体快淬导致 LaNi5相增加而(La,Mg)Ni3相减少。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熔体快淬显著地提高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当淬速从 0 m/s (铸态被定义为淬速 0 m/s)增加到 20 m/s 时,x=0 合金 100 次充放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从 65.32%增加到 73.97%,x=0.4 合金的容量保持率从 79.36%增加到 93.08%。
张羊换赵栋梁任慧平郭世海祁焱王新林
关键词:熔体快淬
FeCoV/Pb(Mg_(1/3)Nb_(2/3))O_3-PbTiO_3/Ni薄膜复合结构的磁电效应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适应器件的小型化、提高薄膜两相复合磁电材料的磁电效应,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Pb(Mg1/3Nb2/3)O3-PbTiO3(PMN-PT)衬底上生长FeCoV薄膜和Ni薄膜,形成FeCoV/PMN-PT/Ni薄膜复合结构。采用动态磁电系数测量系统对复合结构的磁电性能和共振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结构的磁电系数随直流偏置场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约39.8kA/m附近达到峰值17.8×10-3 mV·cm-1·A·m-1,在31.84kA/m的直流偏置场下,磁电电压随着交流激励场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复合结构在85.5kHz下具有一个明显的共振峰,在共振频率下,磁电性能提高5倍以上。
付中泽杜兆富丁辉王蕾张洪平赵栋梁
关键词:磁电效应磁致伸缩
硅对铁基磁粉芯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分别从磁滞回线、损耗、磁导率及直流偏置特性来分析硅对铁基磁粉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磁粉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降低,纯铁粉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最大;磁粉芯损耗随着硅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纯铁粉芯的损耗最大,FeSi6.5的损耗最小;纯铁粉芯的磁导率要高于铁硅磁粉芯,但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磁导率又缓慢上升;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磁粉芯的直流偏置特性DC-bias稳定性降低。
许林皓张洪平赵栋梁杜兆富于海琛
关键词:磁粉芯损耗磁导率磁感应强度
快淬纳米晶和非晶Mg_(20)Ni_(10-x)Co_x(x=0~4)合金的贮氢性能(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改善Mg2Ni型合金的贮氢性能,采用Co部分替代合金中的Ni以及快淬工艺制备了纳米晶和非晶态Mg20Ni10-xCox(x=0,1,2,3,4)贮氢合金。用XRD、SEM、HR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合金的气态吸/放氢动力学及电化学贮氢性能。结果表明,在快淬无Co合金中没有形成非晶相,但快淬含Co合金中形成一定量的非晶相。Co替代Ni及快淬处理显著地改善了合金的气态吸放氢性能。同时,Co替代Ni也显著地提高了快淬态合金的放电容量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张羊换郭世海祁焱杨泰陈莉翠许永燕赵栋梁
关键词:快淬贮氢性能
Nd含量对快淬纳米晶和非晶(Mg_(24)Ni_(10)Cu_2)_(100-x)Nd_x(x=0~20)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快淬技术制备Mg2Ni型纳米晶和非晶(Mg24Ni10Cu2)100-xNdx(x=0,5,10,15,20)合金,研究快淬速度对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态无Nd合金为纳米晶结构,而添加Nd元素的快淬态合金为纳米晶和非晶结构,表明添加Nd元素可促进Mg2Ni型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当快淬速度从0增加至40 m/s时,x=0合金的放电容量从42.5增加至100.6 mA·h/g;x=10合金的放电容量从86.4增加至452.8 mA·h/g。与此同时,x=0合金的循环稳定性(S20)也由40.2%增加到41.1%,而x=10合金的S20值由53.2%增加到89.7%。
张羊换杨泰卜文刚蔡颖张国芳赵栋梁
关键词:贮氢合金MG2NI型合金ND快淬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