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健华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乙基
  • 3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 3篇离子液体
  • 2篇导流
  • 2篇旋流器
  • 2篇数据关联
  • 2篇流场
  • 2篇甲醇
  • 2篇比热容
  • 1篇乙醇
  • 1篇音速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离
  • 1篇制冷
  • 1篇制冷系统
  • 1篇三元工质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力旋流器
  • 1篇体动力学

机构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赵健华
  • 4篇胡大鹏
  • 3篇赵宗昌
  • 2篇刘培启
  • 2篇晏双华
  • 1篇于静
  • 1篇杨威
  • 1篇刘晓敏
  • 1篇李征宇
  • 1篇任文文
  • 1篇王荧光

传媒

  • 2篇化工机械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节能技术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导流锥式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流动特性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以理想空气为介质对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对小压比条件下影响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压比为1.4同时排液通道外壁张角小于12°时,超声速喷管扩张段内在面积比达1.27的情形下仍不存在气动激波,同时对扩张段内存在激波产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原因为在排液口内产生反向压缩波,并向喷管上游移动。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压比为1.4,面积比为1.27时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最高,达到20.5%。
胡大鹏王荧光任文文赵健华刘培启
关键词:超声速流动流体动力学激波离心分离
喷射式氨-水吸收制冷系统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在传统吸收制冷系统中引入喷射器,根据喷射器理论和吸收制冷循环理论,对新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模拟。分别探讨了冷凝温度、喷射器压缩比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和发生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有吸收制冷系统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尽管系统性能系数有所下降,但系统发生温度却显著降低,因此,低品位的热源将有可能成为氨吸收制冷的加热热源,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征宇赵健华赵宗昌
关键词:吸收制冷喷射器
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甲醇/乙醇+水三元工质溶液比热容的测量及关联
2014年
采用绝热量热法测量了由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Emim][DMP]分别与CH3OH+H2O和C2H5OH+H2O构成的两组三元工质溶液体系[Emim][DMP](1)+CH3OH(2)/C2H5OH(2)+H2O(3)在常压、温度范围为298.01323.34 K、不同浓度下的比热容。采用多项式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模型方程中的拟合参数。比热容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49%和0.80%。
赵健华于静胡大鹏
关键词:离子液体比热容
锥芯式超音速旋流分离器流动及分离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锥芯式超音速旋流分离器内流体在小压力比情况下的流动特性和分离性能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比条件下,随着面积比的增大,喷管渐扩段中气动激波强度越强并越靠近喉部;当压力比在1.25~1.75范围内,面积比为 1.06时,喷管渐扩段不存在气动激波,相应的分离性能最高。实验结果也表明:当面积比为 1.06、压力比为 1.75时,分离效率达到40.82%。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赵健华刘晓敏刘培启胡大鹏
关键词:拉瓦尔喷管
注气对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流场影响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混合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注气型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其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和油滴粒子运动轨迹,分析对比了注气前后进口流量、分流比和充气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充气后流场速度增加,油滴粒子逃逸时间缩短,旋流器分离效率提高5%~10%,在一定条件下气浮对旋流分离起到强化作用.
赵健华杨威胡大鹏
关键词:水力旋流器气浮油水分离数值模拟
导流锥式超音速旋流器流场特性与实验研究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并广泛应用,天然气开采后的脱水过程却十分复杂。超音速分离装置(简称SGS)引起了足够关注,它集合了膨胀过程、分离过程与压缩过程于一体,整个过程仅利用了天然气本身的压力降,无需任何外力...
赵健华
关键词:气液分离结构优化流场特性
文献传递
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水/乙醇/甲醇二元溶液混合热及比热容的测量与关联被引量:4
2011年
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型绿色溶剂,具有蒸汽压极低,不挥发,不易燃,宽液程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有良好的溶解性。前期的研究发现,离子液体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与H_2O、C_2H_5OH和CH_3OH有良好的溶解性,所构成的二元溶液表现出对拉乌尔定律显著的负偏差,这些性质使得离子液体[EMIM][DEP]有可能成为吸收制冷/热泵循环的新型吸收剂。二元工质溶液[EMIM][DEP]+H_2O/C_2H_OH/CH_3OH的混合热以及比热容是分析吸收制冷/热泵性能重要的热力学基础数据之一。本文采用绝热量热法对[EMIM][DEP]分别与水,乙醇和甲醇所构成的3个二元溶液体系,在25℃以及不同浓度下的混合热进行了测量,并采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数据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EMIM][DEP]与水,乙醇和甲醇的混合过程均为放热过程,混合热大小次序是H_2O>CH_3OH>C_2H_5OH。对3个二元溶液体系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的比热容进行了测量,并采用浓度的多项式函数对其进行关联。结果发现,离子液体溶液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离子液体的含量增加而降低。
赵健华晏双华赵宗昌
关键词:离子液体混合热比热容数据关联
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水/乙醇/甲醇二元溶液黏度的测定与关联被引量:2
2011年
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极低的蒸汽压,不易燃,液程宽,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水和许多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这些性质使得离子液体成为反应过程、分离过程的新型溶剂,萃取剂或夹带剂。离子液体及其溶液的黏度对其在反应器和分离器中的流动、传热与传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重要的基础物性数据之一。作者前期工作表明,离子液体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与水和乙醇构成的二元体系均表现出对拉乌尔定律显著的负偏差,有可能成为吸收制冷和吸收热泵新型工质溶液。本文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离子液体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并对分离纯化后的样品[EMIM][DEP]进行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谱图数据与[EMIM][DEP]结构式相吻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为97.01%。采用品式黏度计对离子液体[EMIM][DEP]及其与水,乙醇和甲醇所构成的3个二元溶液体系的黏度分别进行了测量。分析研究了溶液的温度、离子液体的浓度对溶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发现,常温下,离子液体[EMIM][DEP]的黏度为270mPa·s,是同温度下水的黏度的300倍。但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和其它非离子液体组分(水、乙醇、甲醇)含量的增加,溶液黏度迅速降低。在此基础上,采用Arrhenius方程对离子液体[EMIM][DEP]与水、乙醇和甲醇所构成的3个二元体系的黏度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并获得了相应的模型参数。黏度的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4%、4.60%和3.44%。
赵健华晏双华赵宗昌
关键词:离子液体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