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东肖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脊液
  • 2篇梗死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脑栓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成...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痴呆患...
  • 1篇血性
  • 1篇尤瑞克林
  • 1篇源性
  • 1篇治疗类风湿关...
  • 1篇治疗无效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机构

  • 7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赵东肖
  • 1篇王丽艳
  • 1篇崔旭红
  • 1篇赵真真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将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注射用尤瑞克林)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于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能改善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赵东肖
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注射用尤瑞克林临床疗效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362例高龄脑梗死患者,依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76例)和观察组(186例)。对照组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映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安全,其疗效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赵东肖
关键词:丁苯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疗效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应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26例,依不同治疗方式设研究组(68例)与对照组(5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行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行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平均发作时间与次数及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1%,比对照组低(17.24%);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发作时间与次数(11.19±5.57)min、(1.29±0.88)次比对照组少[(16.41±6.45)min、(2.30±1.21)],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8.72±2.90)μg/ml比对照组高[(3.80±1.63)μg/ml],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可缩短其发作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赵东肖
关键词:丙戊酸拉莫三嗪癫痫
甲氨蝶呤片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片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5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实验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沉为(36.78±21.93)mm/h, C反应蛋白(CRP)为(31.74±25.76)mg/L,类风湿因子(RF)为(65.32±31.78)IU/ml,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为(34.65±23.76)RU/ml;对照组血沉为(56.87±28.94)mm/h,CRP为(49.87±26.42)mg/L, RF为(98.76±56.42)IU/ml,抗CCP抗体为(57.83±26.89)RU/ml。治疗后,实验组血沉、CRP、RF及抗CCP抗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8、7.768、8.165、10.214,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43±0.45)分,低于对照组的(3.68±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6, 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片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宋良月崔旭红赵东肖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疼痛评分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并发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XCL13,IP-10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术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趋化因子CXC配体13(chemokine CXC ligand 13,CXCL13),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134例SAH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患者是否并发脑膜炎分为未并发脑膜炎组(n=67)和并发脑膜炎组(n=67)。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脑脊液CXCL13和IP-10水平;以Pearson法分析SAH术后并发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XCL13水平与IP-10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脑脊液CXCL13和IP-10水平对SAH术后并发脑膜炎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SAH患者术后并发脑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并发脑膜炎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75.96(72.84,994.64)×10^(6)/L vs 66.23(15.03,142.78)×10^(6)/L]、蛋白含量(1.98±0.59g/L vs 1.32±0.42 g/L)、乳酸含量(6.26±1.75mmol/L vs 3.48±1.06mmol/L)、CXCL13(485.73±171.90pg/ml vs 224.92±84.05pg/ml),IP-10(587.49±182.45ng/L vs 275.08±95.33 ng/L)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并发脑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t=32.379,7.459,11.122,11.157和12.422,均P<0.001);SAH术后并发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XCL13水平与IP-10呈正相关(r=0.471,P<0.05);脑脊液CXCL13和IP-10水平诊断SAH术后并发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和0.862,对应截断值分别为327.84 pg/ml,451.43 ng/L,此时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0.6%和74.6%,特异度分别为83.6%和89.6%;两者联合诊断SAH术后并发脑膜炎的AUC为0.914,相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6%和88.1%;白细胞计数、CXCL13,IP-10是影响SAH患者术后并发脑膜炎的危险因素(95%CI=1.199~2.752,1.166~2.763和1.251~2.999,均P<0.05)。结论CXCL13,IP-10在SAH术后并发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水平显著上升,两者可能相互影响,进而共同影响术后并发脑膜炎进程,两者联合有助于筛查术后并发脑膜炎患者。
赵东肖宋良月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
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LCN2和VEGF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脑脊液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血管内皮生成因子A(VEGF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Va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检查者50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资料,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LCN2、VEGFA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分析观察组脑脊液LCN2、VEGFA表达水平与MMSE评分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LCN2、VEGFA表达水平对Va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脊液LCN2、VEGFA表达水平均较高,MMSE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结果显示,观察组脑脊液LCN2、VEGFA表达水平与MMSE评分均成负相关(r=-0.656、-0.569,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LCN2、VEGFA单独及两者联合诊断Va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0.802、0.842,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67.00%、73.80%、80.60%,特异度分别为85.00%、77.00%、82.00%,脑脊液LCN2、VEGFA单独诊断VaD的截断值分别为154.19、64.60 pg/mL。结论VaD患者脑脊液LCN2、VEGFA均为高表达,且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对VaD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能用于VaD的诊断及认知功能受损情况评估,为VaD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基础。
赵东肖宋良月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梗塞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梗塞部位脑梗死的认知功能状况,观察不同部位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方法:   采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ngnitiveassessment,MoCA)...
赵东肖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梗塞部位
文献传递
短期内复发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短期内复发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27例,其中90d复发48例(2.1%),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感染、HCY、颈动脉重度狭窄或存在易损斑块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发现,引起短期内复发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中,与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感染、颈动脉狭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发现,针对其短期内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主要包括高血压病、临床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狭窄、颈动脉重度狭窄、存在易损斑块,因此,应及早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做好未病预防。
赵真真王丽艳赵东肖高旭灵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