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花

作品数:131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专利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0篇基因
  • 37篇拷贝数
  • 37篇黄牛
  • 32篇基因拷贝数
  • 32篇CNV
  • 28篇生长性状
  • 17篇标记辅助选择
  • 15篇动物
  • 15篇引物
  • 14篇试剂
  • 14篇试剂盒
  • 12篇分子标记
  • 10篇电泳
  • 10篇多拷贝
  • 10篇凝胶
  • 10篇凝胶电泳
  • 10篇胴体
  • 9篇琼脂糖
  • 9篇琼脂糖凝胶
  • 9篇胴体性状

机构

  • 131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铜仁学院
  • 6篇河南省农业科...
  • 5篇贵州工程应用...
  • 4篇河南牧业经济...
  • 4篇河南省畜牧总...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作者

  • 131篇贺花
  • 111篇黄永震
  • 92篇雷初朝
  • 91篇陈宏
  • 39篇胡沈荣
  • 18篇刘小林
  • 17篇蓝贤勇
  • 17篇党瑞华
  • 13篇王大会
  • 10篇郑立
  • 9篇杨鹏
  • 8篇郭抗抗
  • 7篇姜艳芬
  • 7篇张彦明
  • 6篇张慧林
  • 6篇王二耀
  • 6篇张子敬
  • 5篇王晶钰
  • 4篇亐开兴
  • 4篇刘宇

传媒

  • 18篇中国牛业科学
  • 7篇中国畜牧杂志
  • 6篇基因组学与应...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19篇2022
  • 13篇2021
  • 30篇2020
  • 21篇2019
  • 16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牛精准饲喂量自动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精准饲喂量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栏板,栏板间隔设置构成饲喂室,在饲喂室的两侧边设有排料机构,在饲喂室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食槽和食槽底座,在食槽与食槽底座之间设有压力感应机构,本...
黄永震于翔贺花蔡翠翠郎利敏宋欣燃祁兴磊张子敬祁兴运杨黎明刘贤茹宝瑞王二耀王建钦王玉海王凤勤王闯施巧婷徐照学雷初朝陈宏
文献传递
一种牛KLF3基因真核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KLF3基因真核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应用。针对秦川牛KLF3基因编码区设计引物,并扩增对应的牛KLF3基因;构建pcDNA3.1‑KLF3重组过表达载体,并转染细胞。本发明通过克隆牛KLF3基因并构建真核...
黄永震徐嘉威王大会刘贤贺花张子敬于翔吕世杰王二耀陈宏雷初朝胡沈荣
文献传递
秦川牛CEBPA基因遗传变异对体尺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试验以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EBPA)为候选基因,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寻找秦川牛CEBPA基因SNP,筛查到一个新的多态位点T963G,该突变位于基因的编码区。运用PCR-RFLP方法验证并分析该位点在215头秦川牛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秦川牛群体中分布A、B 2个等位基因,处于中度多态。经过χ2适合性检验,秦川牛群体在该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将该T963G位点的基因型与体尺、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表明该位点与胴体重显著相关(P<0.05),BB为有利基因型,B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提示该位点有可能作为秦川牛胴体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标记之一。
贺花刘小林顾玉兰刘宇王国庆胡如久
关键词:PCR-RFLP体尺性状胴体性状
牛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无疑是分子生物学的世界。基因组测序是对生物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作为一项尤为重要的生物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及应用,并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成就。无论是在人类疾病的防治,还是在畜牧遗传育种发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了第一代测序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以及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原理,并对三者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说明,还分别阐述了全基因组高通量技术在肉牛的起源、遗传育种与优良性状的选育和奶牛的疾病防治、生产性能的提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当下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张丹阳张一鸣黄殷琪贺花郑立杨鹏刘燕蓉师书玥王晨柳雷初朝陈宏黄永震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
一种检测黄牛SERPIN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牛SERPIN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及其应用,以待测黄牛全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引物对P1为引物,PCR扩增黄牛SERPINA3基因部分片段;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用限...
黄永震杨士珍贺花刘鲲鹏邓立陈宏雷初朝蓝贤勇党瑞华胡沈荣
文献传递
黄牛GBP4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及其对5个生长性状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黄牛GBP4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及其对5个生长性状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200头秦川牛和100头夏南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BP4基因拷贝数变异。[结果]分析发现,GBP4基因拷贝数变异的分布在2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秦川牛群体存在Gain和Normal两种类型;夏南牛群体存在Gain,Normal和Loss三种类型;其中Gain为拷贝数增加型,Normal为拷贝数不变型,Loss为拷贝数减少型。该基因拷贝数变异类型与秦川牛和夏南牛5个生长性状关联分析显示,GBP4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秦川牛体高显著相关(Normal>Gain P=0.046)。[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GBP4基因拷贝数变异可以作为秦川牛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熊业城曹修凯贺花宋林霏黄橙党李苹张晋媛雷初朝陈宏祁兴磊黄永震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可变剪接的调控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2018年
基因的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自从被发现以来,对于它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它是由一个RNA前体经过剪接体(spliceosome)和剪接因子(splicing factor)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多种成熟的具有不同生物学和化学活性的功能RNA的过程.它的出现让蛋白质的多样性的形成原因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对基因可变剪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调控机制以及在不同生物中的发生状况,旨通过这些研究来为人们利用可变剪接创造经济效益或者在人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做出贡献奠定基础.本文对近10年来諸(Sus scrofa)、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rcus)、綿羊(Ovis aries)、鸡(Gallus gallus)、和鸭(Anas platyrhynchos)等主要畜禽的基因可变剪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基因可变剪接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2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畜禽基因可变剪接的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苏握瑜李丽娟贺花雷初朝陈宏黄永震
关键词:可变剪接
一种检测秦川牛GBP2基因CNV标记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秦川牛GBP2基因CNV标记的方法及其应用: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秦川牛的血液全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两对特异引物GBP2‑CNV1和GBP2‑CNV2分别扩增牛GBP2基因的两个拷贝数变异...
黄永震张桂民宋成创贺花陈宏雷初朝邓立蓝贤勇党瑞华白跃宇胡沈荣
家养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家养动物是人类肉、蛋、奶产品的主要来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对家养动物的研究也进入后基因组研究时代,而RNA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对RNA的研究则主要通过RNA-Seq技术来进行。本文通过对转录组学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并且对RNA-Seq技术的主要原理、用途、测序平台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介绍;重点阐述了转录组学在牛、羊、猪、鸡等家养动物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黄永震张桂民贺花逯倩倩雷初朝陈宏
关键词:转录组学
动物DNA甲基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的发展,可以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确定DNA甲基化的位置及其与基因调控间的关系。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调控个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分析了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特征,简要介绍了DNA甲基化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动物DNA甲基化的研究现状。另外,本文对DNA甲基化研究应用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杨士珍黄永震贺花雷初朝陈宏
关键词:DNA甲基化动物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