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昌海

作品数:33 被引量:56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避孕
  • 11篇米非司酮
  • 11篇非司酮
  • 11篇避孕药
  • 8篇早孕
  • 8篇米非司酮配伍
  • 6篇药代
  • 6篇药代动力学
  • 6篇前列醇
  • 6篇终止早孕
  • 6篇流产
  • 6篇米索
  • 6篇米索前列
  • 6篇米索前列醇
  • 5篇药物
  • 5篇炔诺酮
  • 5篇左旋18-甲...
  • 5篇甲基炔诺酮
  • 4篇配伍米索
  • 4篇配伍米索前列...

机构

  • 30篇上海市计划生...
  • 5篇复旦大学
  • 4篇浙江省医学科...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浦南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妇...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生殖卫生...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天津市计划生...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上海市计算技...
  • 1篇江苏省计划生...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天津市黄河医...

作者

  • 33篇贺昌海
  • 15篇桂幼伦
  • 4篇桑国卫
  • 4篇陈俊康
  • 4篇李腊梅
  • 4篇翁梨驹
  • 3篇朱泰来
  • 3篇孔雅慧
  • 3篇许建秋
  • 3篇高尔生
  • 3篇邵庆翔
  • 3篇史益凭
  • 3篇杨培娟
  • 3篇陈海林
  • 3篇朱月华
  • 2篇吴熙瑞
  • 2篇杜明昆
  • 2篇林翠鸿
  • 2篇白秀梅
  • 2篇张国庆

传媒

  • 14篇生殖与避孕
  • 7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国外医学(计...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药代动力学及系统临床研究
桑国卫邵庆翔贺昌海乌毓明庄留琪翁梨驹杜明昆吴熙瑞郑淑蓉
该项目为包括米非司酮的药代动力学,配伍不同前列腺素拟似物终止早孕的二期,三期临床试验以及大规模引入性试验的系统研究,属于新技术,新用途及创新性推广研究。1.首次阐明了国产米非司酮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国妇女的药代动力学,并且证...
关键词:
关键词:米非司酮前列腺素终止早孕药代动力学
左炔诺孕酮(LNG)配伍十一酸睾酮(TU)对精子生成抑制差异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LNG)埋植剂和十一酸睾酮(TU)针剂配伍应用对男性精子生成抑制作用所产生明显个体差异的原因。方法:征集自愿对象16名,前臂埋植两根型皮下埋植剂,每根含LNG 75mg,并于3周后每月肌注针剂TU 250mg,共3次。根据精子密度不同将完成研究的16位男性志愿者分为两组,反应组(简称R组)7人,无反应组(简称N组)9人。比较两组间的血清FSH、LH、T和LNG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差异。结果:皮埋后,R组的FSH水平显著低于N组,但其LH水平高于N组(P<0.05);两组间血清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R组的血清LNG水平高于N组(P<0.05);R组的血清T/LH比值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在应用LNG埋植剂配伍TU过程中,体内血药浓度(LNG和T)的高低,促性激素FSH的抑制程度,精子生成的潜在能力以及Leydig细胞的功能状态是抑制精子生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影响男性激素避孕方法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刘思天桂幼伦林翠红贺昌海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LNG十一酸睾酮男性避孕激素避孕
黄体酮阴道环在家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提供研制可供哺乳期妇女避孕的黄体酮阴道环的药理学依据。方法:将18只去卵巢后2周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3组:阴道环低剂量组(175mg,A组)、高剂量组(350mg,B组)及肌注组(C组),分别在放置阴道环及肌注黄体酮前后不同时点取静脉血,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兔血清中黄体酮的浓度,用PK-Graph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体酮阴道环和黄体酮注射剂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是A组:Tmax:2.23±1.3h,Cmax:47.64±23.58ng/ml,T1/2:818.08±511.77h,AUC:16115.11±8398.88ng·ml·h-1;B组:Tmax:2.03±1.33h,Cmax:74.04±24.57ng/ml,T1/2:730.31±306.49h,AUC:28751.95±7151.95ml·h-1;C组:Tmax:1.54±0.77h,Cmax:138.88±60.96ng/ml,T1/2:2.55±0.89h。其中A组的AUC(56d)明显低于B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的Cmax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的T1/2均明显高于C组(P<0.01),但A、B组间无差异。结论:与传统的黄体酮注射剂相比,黄体酮阴道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呈现明显的长效缓释特征。应可成为安全长效且使用方便的哺乳期避孕药具。
孔雅慧桂幼伦何桂林贺昌海
关键词:阴道环黄体酮药代动力学
含极低剂量雌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06年
降低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中雌激素剂量是目前激素类避孕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和含标准剂量雌激素的COC相比,含极低剂量雌激素的COC与其周期控制差别甚微。在短期安全性方面,恶心、呕吐、腹痛、乳房胀痛及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长期安全性方面,含极低剂量雌激素的COC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是否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尚待进一步观察。有循环系统疾病危险因素的妇女服用含极低剂量EE的COC亦有理论上的优势。
孔雅慧贺昌海
关键词:雌激素激素避孕口服避孕药
含天然孕酮哺乳期用阴道避孕环的研制
陈建兴陈海林邵海浩曹霖兰梦宁余丽宁贺昌海
本项目研制了含天然孕酮阴道环。需要进行哺乳期避孕的妇女是该避孕环的潜在使用人群。有关工艺技术已得到完善,建立了产业化的生产设施和质量管理体系。天然孕酮阴道环国外已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的孕激素补充保胎治疗,其成功率与每...
关键词:
关键词:哺乳期阴道避孕环
左旋18-甲基炔诺酮两种产品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1990年
本文报告两种均含0.75mg左旋18-甲基炔诺酮(LNG)的事后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每例对象服药后0~24小时的血清LNG浓度以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药—时曲线由微机以迭代法进行拟合,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果显示口服Postinor和国产片以后,血清LNG峰值,C_(max)分别为11.25±3.39(X±SD,下同)和5.89±1.72ng/ml(P<0.001);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1.9l±0.58 和3.08±1.24h,吸收半寿期T_(1/2a)分别是0.88±0.23和1.38±0.69h,服药后0~24h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24)分别为92.19±34.34和64.40±21.97ng/ml(P<0.05),两者亦均有明显差异。提示口服Postinor以后,LNG的吸收更迅速,更完全。然而服药后分布半寿期T_(1/2α)、消除半寿T_(1/2β)和总廓清率CL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故提示两种制剂经口服以后在体内的分布和消除过程较为相似。本文结果表明Postinor中LNG剂量可适当减少,而国产事后片若能改进制剂工艺,提高生物利用度也可适当减少剂量。
贺昌海廖玎玲朱月华许建秋石永恩
关键词:避孕药药代动力学炔诺酮
避孕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避孕药物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例为0.01-0.5。本发明也涉及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作为紧急避孕、房事后避孕或规则地间断...
贺昌海叶智厚桂幼伦陈海林
文献传递
孕激素类避孕药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研究进展
1989年
孕激素类避孕药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DG)系左旋18-甲基炔诺酮的衍生物,具有很强的孕激素活性而无抗雌激素活性,雄激素活性亦甚弱。DG在体内通过转化成3-O-DG而发挥其生物活性。广泛的临床试验表明DG/EE单相片避孕效果好,对月经周期影响小、副作用少,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尚有特殊的治疗作用。DG对人体脂类和脂蛋白代谢无明显影响,甚至可导致血清HDL-C水平和HDL-C/TC比值上升,故并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DG的这一优点为迄今常用孕激素类避孕药所莫及。
贺昌海石永恩
关键词:避孕药孕激素地索高诺酮
孕妇及非孕妇口服不同剂量RU 486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7
1992年
非孕妇(n=9)及早孕妇(n=36)口服不同剂量RU 486后,以HPLC测定服药后RU486及其代谢产物RU 42633、RU 42848和RU 42698的血浆浓度,结果显示不论妊娠与否,药物的吸收及代谢都很迅速;服药后20 min 即可测得血浆中的RU 486及其代谢产物;母药达峰时间Tmax 均为1~2h,其峰浓度Cmax 对数与剂量对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服相同剂量后,非孕组药-时曲线水平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大于早孕组,但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非孕组及早孕组,口服25 mg、100 mg 和200 mg后,RU 486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口服400 mg 和600mg 后则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石永恩叶智厚贺昌海张国庆江乃雄史美贞许建秋白秀梅
关键词:RU486药物动力学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17523例的大规模引入性研究被引量:170
1999年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前列腺素拟似物的药物流产方法在我国广大城乡推广使用时的流产效果、安全性及可接受性;同时 ,探索计划生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以及组织实施大型规范化引入性研究的经验。本研究由预初试验和主体试验组成。17523例自愿要求终止早孕妇女采用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加用卡波前列素 (PG05)或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随访至月经恢复或手术终止妊娠。结果显示 :分次口服米非司酮配伍PG05和米索前列醇的流产效果相仿 ,完全流产率为93.2 %和93.3 %。流产效果与对象的年龄和孕次高度相关。17523例受试者中绝大多数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给予PG05栓组的腹泻和呕吐发生率 (53.4 %和34.9 % )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 (32.2 %与27.4 % ) (P<0.001)。其他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50.8 %)、头晕头痛(19.4 %)、乏力(29.6 %)、腰酸(3.2 %) ,两组发生率相近。1例对象使用米索前列醇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8例因不全流产所致大量出血而输血急救 ,均痊愈。84.5 %的用药妇女明确表示 ,如再发生意外妊娠 ,仍乐意采用本法终止早孕。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终止早孕方法 ,有良好的可接受性。但必须在具备急诊刮宫、输液、输血等急救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 ,给予前列腺素后必须留院观察。
桑国卫贺昌海邵庆翔庄留琪翁梨驹吴炳昕高尔生蒋海瑛梅庆明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