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肺癌
  • 14篇化疗
  • 12篇晚期
  • 12篇细胞
  • 11篇肿瘤
  • 9篇免疫
  • 8篇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
  • 7篇晚期非小细胞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恶性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晚期非小细胞...
  • 6篇癌患者
  • 5篇恶性肿瘤
  • 5篇肺癌患者
  • 5篇ERCC1
  • 4篇蛋白
  • 4篇基因

机构

  • 12篇成都铁路局中...
  • 10篇成都大学
  • 10篇成都铁路中心...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江西护理职业...

作者

  • 32篇谷焰
  • 29篇郑玲
  • 22篇伍建蓉
  • 19篇王晓毓
  • 15篇张鸿彬
  • 6篇刘都礼
  • 5篇白娟
  • 4篇姜佳明
  • 4篇伍建容
  • 3篇朱俊臣
  • 3篇李佽
  • 3篇李次
  • 3篇邬仁华
  • 2篇杨建南
  • 1篇王凤璟
  • 1篇官和立
  • 1篇刘锦平
  • 1篇方道硕
  • 1篇黄晓波
  • 1篇邓红燕

传媒

  • 5篇四川肿瘤防治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铁道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情况。所有患者均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化疗。将患者化疗疗效和生存资料与ERCC1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7.4.4%(37/78),ERCC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及临床分期无关;ERCC1阴性组化疗临床受益率是73.17%(30/41),ERCC1阳性组为51.35%(1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43,P=0.0465)。ERCC1阳性组生存期为(21.1852±22.1134)月,ERCC1阴性组生存期为(12.375±10.0827)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9)。结论:ERCC1的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临床受益相关,检测ERCC1的表达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伍建蓉郑玲李佽刘都礼白娟谷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表达ERCC1免疫组织化学
rhG-CSF治疗30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 ,特尔津 )对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用rhG CSF治疗 3 0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 ,随机与用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3 0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 ,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rhG CSF和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数恢复至正常范围 ( 4× 10 9/L) ,但rhG -CSF组白细胞数回升至正常的时间比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组明显缩短 (P <0 0 0 2 ) ,且其继发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2 99)。结论 :rhG CSF可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并能减少继发性感染机会 。
伍建蓉郑玲杨建南谷焰
关键词:化疗白细胞减少症肺癌RHG-CSF
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与ERCC1表达相关的因素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78例患者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7.44%(37/78),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肿瘤大小均无关;ERCC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ERCC1阴性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ERCC1表达状态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存在ERCC1的表达,ERCC1表达阳性者中位生存期长于ERCC1表达阴性者。ERCC1蛋白检测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伍建蓉郑玲李次刘都礼王晓毓谷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表达预后ERCC1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脑转移51例临床分析
2000年
目的 :为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肺癌脑转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 5 1例肺癌脑转移原发灶与转移灶关系、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肺癌脑转移以腺癌最多见 ,首次以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及体征就诊 ,然后进一步发现原发灶肺癌者易误诊 ;手术 +放效 +化疗及放疗 +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 10 0 %、88.9%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2个月、7个月 ,明显优于其它治疗组。结论 :肺癌患者应严密观察 ,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 ,以早期诊断 ;脑转移瘤患者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 ,以免误诊 ;肺癌脑转移治疗中以手术、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较合理的治疗方式。
伍建蓉谷焰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
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性疼痛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总结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晚期癌性疼痛治疗中应用经验。方法 40例Ⅳ期中到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静脉输入吗啡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使用生活质量(QOL)评价,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大部分患者在PCIA镇痛期间,疼痛明显缓解,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吗啡剂量的增大,平均初始剂量为(70.4±21,7)mg/d,治疗终点的剂量为(286.3±95.5)mg/d,平均治疗时间(38.3±12.1)天。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PCIA可安全用于晚期癌性疼痛治疗,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定、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谷焰郑玲王晓毓张鸿彬伍健蓉姜佳明朱俊臣
关键词:吗啡自控镇痛晚期癌症疼痛
ERCC1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敏感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3例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表达情况,分析化疗疗效,并作生存分析。结果 10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阳性表达率为46.6%(48/103),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第1组[ERCC1(+)TP组]:ERCC1阳性表达者采用TP化疗方案;第2组[ERCC1(+)GP组]ERCC1阳性表达者采用GP化疗方案;第3组[ERCC1(-)TP组]ERCC1阴性表达者采用TP化疗方案;第4组[ERCC1(-)TP组]ERCC1阴性表达者采用GP化疗方案。第1、2、3、4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6.7%(4/24)、50.0%(12/24)、52.0%(13/25)和33.3%(10/30),第1组与第3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化疗有效率为50.0%,与第3组和第4组疗效相当(52.0%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4组总体生存曲线相同,χ2=1.3589,P=0.7152,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RCC1阳性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铂类耐药,吉西他滨能提高铂类耐药患者的化疗有效率。
郑玲伍建蓉白娟李佽谷焰王晓毓刘都礼
关键词:铂类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皮下注射吗啡缓解晚期肿瘤顽固呼吸困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吗啡缓解晚期恶性肿瘤顽固呼吸困难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出现顽固呼吸困难时给予皮下注射吗啡5mg,必要时2小时后加注1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Brog量表评定对呼吸困难的效果,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结果 VAS评估由治疗前72.3mm降低至治疗后40.1mm,平均减轻(32.2±10.0)mm,差异有显著性(P<0.05)。Brog评分由治疗前7分降至治疗后3分,平均下降(4.0±1.3)分,差异亦有显著(P<0.05)。呼吸频率由治疗前30次/min降低至治疗后23次/min,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64.9mmHg升高至治疗后89.8mmHg,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结论皮下注射吗啡能有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顽固性呼吸困难,且较安全。
白娟郑玲伍建蓉谷焰
关键词:吗啡皮下注射肿瘤
红景天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方法5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化疗)25例,B组(化疗+红景天)26例,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明显下降(P<0.05,P<0.001);B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无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均无变化(P>0.05)。结论化疗使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联合红景天能使免疫功能明显改善。
伍建蓉郑玲张鸿彬谷焰王晓毓
关键词:红景天肿瘤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化疗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培美曲塞500 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常规剂量联合顺铂或卡铂或奥沙利铂,21天为1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3例(30%),稳定(SD)4例(40%),进展(PD)3例(30%),总有效率为30%,疾病控制率为7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贫血。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邬仁华伍建蓉郑玲谷焰
关键词: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2011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Ⅱb~Ⅳ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ERCC1的表达。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上的GP方案化疗,对患者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MST)及化疗后反应率(RR)进行评估。结果 51例患者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3.14%(22/51)。ERCC1表达阳性组化疗后的RR和MST分别为50.0%、17个月,与阴性组RR(31.04%)、MST(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77,P=0.1695;χ2=1.6767,P=0.1954)。结论 ERCC1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能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中受益,调控ERCC1表达逆转耐药的策略,将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方法和途径。
伍建蓉郑玲李次刘都礼白娟谷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RCC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