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洁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鞘内注射甲氨喋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一例报告
- 1999年
- 癫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常见的表现,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是用甲基强的松龙(MP)静脉冲击治疗,我科曾对一例持续癫痛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的SLE患者,在用MP及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同时,予以甲氨喋呤(MTX)鞘内注射获得满意疔效,现报告如下。
- 曲涛谷洁李镝王斌于桂榕高良
- 关键词:鞘内注射甲氨喋呤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LE中枢神经系统
- 北京市航天职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及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航天系统职工的超重及肥胖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为企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参加航天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的职工980名,填写个人生活方式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及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76份,北京市航天系统职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34.4%和10.1%,根据2002年全国及2006年北京地区人群标化,超重率分别是36.9%和36.3%,肥胖率分别是12.3%和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050、1.666、2.164,95%CI:1.490—2.820、1.048~2.648、1.164~4.020)、性男0(OR=0.296,95%CI:0.211~0.416)、婚姻状况(OR=2.178,95%CI:1.591~2.980)、吸烟(OR=2.571、1.889,95%CI:1.061~6.229、1.341~2.660)和饮酒(OR=1.547、1.796,95%凹:0.570~4.195、1.319~2.447)等是北京市航天职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562、1.775、2.206,95%CI:1.029—2.372、0.943~3.341、0.977—4.978)、已婚(OR=1.591,95%c,:1.045—2.421)是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女性(OR=0.311,95%CI:0.206~0.469)、不喜食肉类(OR=0.663,95%CI:0.437~1.007)及不常吃油炸食品(OR=0.604,95%CI:0.420~0.870)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超重肥胖者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风险均增高。结论北京市航天职工超重肥胖率较高,患血脂异常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应重点在男性及已婚职工中开展控制体重工�
- 刘岚袁宝石高良谷洁吴军帅
-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血脂异常
- 老年女性内脏脂肪含量、股骨颈骨密度、四肢骨骼肌指数情况及其与骨折风险性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内脏脂肪含量、股骨颈骨密度(BMD)、四肢骨骼肌指数情况及与骨折风险性的关系。方法选择300例老年女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AX)测定其体成分、内脏脂肪含量、股骨颈BMD及四肢骨骼肌含量,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采用FRAX软件计算受试者未来10年全身骨折风险概率及髋部骨折风险概率,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指标与骨折风险概率的关系。结果入组老年女性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为5.5%(3.1%,7.8%),未来10年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为3.2%(1.5%,4.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股骨颈BMD、四肢骨骼肌指数与全身骨折风险概率、髋部骨折风险概率呈负相关(P<0.05),内脏脂肪面积与全身骨折风险概率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腰椎BMD、股骨颈BMD、四肢骨骼肌指数、内脏脂肪面积与老年女性主要部位骨折风险概率回归相关(P<0.05);腰椎BMD、股骨颈BMD、四肢骨骼肌指数与髋部骨折风险概率回归相关(P<0.05)。结论BMD、骨骼肌指数与老年女性患者骨折风险相关,在老年女性健康管理及保健中宜提高对BMD、骨骼肌等方面的干预。
- 张娅惠贺永梅刘芳铭谷洁
- 关键词:骨折风险内脏脂肪股骨颈骨密度
- 顿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疗效分析
- 2006年
- 谷洁
- 关键词: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普罗帕酮疗效分析转复阵发性房颤顿服持续性房颤
- 2889例健康体检人群胃肠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消化道疾病的患病情况及胃肠镜联合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2 889例自愿接受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无症状健康体检者检查结果。结果:胃镜检查前三位消化道疾病分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 587例,54.93%)、反流性食管炎(386例,13.36%)和胃息肉(252例,8.7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癌症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男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癌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肠镜检查前三位病变分别为结直肠息肉(623例,21.56%)、结直肠炎(452例,15.65%)和溃疡性结肠炎(58例,2.01%);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而结直肠炎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男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结直肠炎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胃肠镜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上消化道癌症和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杨友鹏朱元民牟方宏杨桂彬崔梅花岳林谷洁侯芳
- 关键词:健康体检胃肠镜消化道疾病
- 北京海淀部分人群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当前北京市海淀区部分人群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6月的346例体检人群,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进行髋部骨密度检查,统计受检者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获取既往基础病史、药物使用史及日常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统计骨质疏松患病率,并筛查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当前人群的总体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6.8%,女性达35.3%;骨量异常人群占69.5%。对于全部人群,高龄、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是骨质疏松危险因素(OR 1.098,95%CI 1.072-1.125;OR 3.576,95%CI 1.302-9.826;OR 5.407,95%CI 1.317-22.202)。对于男性,年龄、激素使用和饮用咖啡是骨质疏松危险因素(OR 1.103,95%CI 1.065-1.142;OR 127.924,95%CI 10.045->999.999;OR 11.863,95%CI 2.969-47.400)。对于女性,年龄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 1.088,95%CI 1.059-1.117)。结论:当前北京市海淀区部分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高龄和不良生活习惯是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高体重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超过60岁的中老年人,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骨密度筛查、健康宣教、抗骨质疏松综合性治疗。
- 张娅惠薛秋艳谷洁李晓悦马瑞
- 关键词:骨质疏松流行病学体检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5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谷洁
-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非特异性ST-T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乳头肌病理类型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及性别差异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及其亚型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并探讨脂联素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中国汉族ACI患者160例和80例非ACI对照,按TOAST分型对ACI进行分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1)病例组中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88±1.91)mg/L vs.(7.56±2.1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CI亚型不同,脂联素水平不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组水平最低,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组居中,心源性栓塞(CE)组水平最高[(5.25±1.60)mg/L vs.(6.05±2.07)mg/L vs.(7.17±1.71)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对照组中,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7.01±2.09)mg/L vs.(8.22±2.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CI组中,并未发现存在性别差异;(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是ACI,尤其是LAA、SAA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ACI的一个危险因素;在ACI组中脂联素水平未发现性别差异;LAA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其他ACI亚型低。
- 高金颖陈忠云李珊珊谷洁韩艳刘岚
- 关键词:脑梗死脂联素性别因素
-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体重160~18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后的糖尿病大鼠14只(D组),随机分为两组(13.=7):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组)和糖尿病假手术组(DC组)。年龄匹配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4只作为对照(C组),随机分为两组(n=7):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I组)和假手术组(CC组)。DI组和CI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ra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测定基础状态、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ET-1的含量。结果与基础状态时比较,CI组、DI组在缺血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4.96、4.69、19.04和3.35,P〈0.05)。与CC组比较,CI组NO水平降低、ET—1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F=18.07、11.97,P〈0.05);与DC组比较,DI组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F=4.15、8.04,P〈0.05)。DC组基础状态时血清ET-1水平高于C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9.47,P〈0.05)。结论血清中NO、ET-1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 谷洁隋海静李冬梅林长赋丁文刚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一氧化氮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