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
- 作品数:121 被引量:3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角毛壳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毛壳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及用于培养角毛壳菌的培养基。所述制备方法通过种子液制备、菌丝及孢子制备、将含菌丝及孢子的固料基质制备成角毛壳菌的颗粒剂和微胶囊剂,所述角毛壳菌(C...
- 谭红钟娟张娇周金燕杨杰舒丹李哲敏罗笛
- 一种抗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种衣剂
- 本发明属于一种农药,具体涉及一种抗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种衣剂,是采用天然脱落酸和枯草芽孢杆菌ZK-3制作的种衣剂。根据目前对脱落酸和枯草芽孢杆菌ZK-3的研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种衣剂,主要成分为天然...
- 谭红周金燕杨杰肖亮
- 文献传递
- 一种天然脱落酸的提取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针对目前天然脱落酸提取率和纯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脱落酸的提取方法,通过发酵液酸化后过滤,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进行萃取,萃取液浓缩得到结晶粗品;结晶粗品溶解后,用硅胶...
- 周金燕谭红杨杰李志东
- 文献传递
- 反式ABA二醇的立体化学及其生物活性
- 2005年
- 对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TB3H8)的发酵液进行梯度提取和柱层析分离,得到两种无色晶体,经波谱方法鉴定为ABA和反式ABA二醇;并经NOESY实验研究了反式ABA二醇的优势立体化学.生物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式ABA二醇的半抑制浓度与ABA十分接近,两者均能够高效地抑制水稻种子胚芽的萌发生长.
- 王天山周金燕白冰如杨杰谭红
- 关键词:脱落酸半数抑制浓度立体化学
- ZK-I菌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纯化与部分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ZK-I对甜瓜疫霉病、棉花枯萎病等多种作物真菌病害以及啤酒酵母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报道了ZK-I菌发酵液中抗真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特性。该菌株发酵液经过酸沉淀、正相硅胶层析以及C_(18)相硅胶层析等步骤,得到四个化合物,经HPLC检测均为单峰,通过质谱测定分子量并结合高效液相检测结果确定它们为同系物,其中A为捷安肽素A,并推测其余化合物为捷安肽素A的结构类似物。
- 孙雪文周金燕钟娟邓洪渊谭红
- 关键词:抗菌肽纯化
- 具有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它除了含有常规的惰性加工辅助剂之外,还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下列组合:A)天然脱落酸,B)乙烯利和C)6-苄氨基嘌呤,其中组分A)∶B)∶C)重量混合比率为1∶0....
- 谭红肖亮杨杰
- 文献传递
- 脱落酸(S-诱抗素)抗逆诱导作用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中的应用
- <正>脱落酸(Abscisic Acid,简称ABA,农药通用名:S-诱抗素)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国际公认的五大类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之一,被称为植物“抗逆诱导物质之王”。它可以激活或诱导植物150种抗性基因的表达,启动...
- 谭红肖亮杨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的伊枯草菌素A及其同系物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伊枯草菌素A(Iturin A)及其同系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能够产生伊枯草菌素A及其同系物的芽孢杆菌属菌株及其遗传改良菌,在第一级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作为种子液接种到第二级液体培...
- 谭红钟娟周金燕李志东张晓勇杨杰肖亮付雯
- 文献传递
- 角毛壳菌CH-1产生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纯化和鉴定被引量:8
- 2015年
- 对角毛壳菌CH-1进行液体发酵,以辣椒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研究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以减少提取过程中活性化合物的失活,结果表明发酵液在60℃以内,pH 3~5之间活性稳定,乙酸乙酯对活性化合物萃取效果最好.采用活性跟踪分离的方法,运用萃取、正相硅胶层析、结晶、重结晶等技术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品.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波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确定化合物为卵孢菌素,其在防治植物病原真菌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何海清钟娟周金燕谭红
- 关键词:角毛壳菌辣椒炭疽病菌
- 捷安肽素抗真菌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捷安肽素的抗真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同位素标记法。显微形态观察经捷安肽素处理后的供试真菌的形态学变化。进一步采用14C同位素标记的特异底物"尿苷二磷酸-(14C)-葡萄糖"示踪,研究捷安肽素对真菌(1,3)-β-D-葡聚糖合成酶活性反应的影响。结果显微形态观察表明,经捷安肽素处理后,供试真菌呈现球形膨胀,而且随着捷安肽素作用强度增强,球形膨胀的程度和发生频率也增加,提示捷安肽素的作用位点在真菌细胞壁。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捷安肽素可抑制(1,3)-β-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降低真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1,3)-β-D-葡聚糖的放射性掺入,对疫霉菌和辣椒炭疽病菌(1,3)-β-D-葡聚糖合成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7.7%和77.5%。结论捷安肽素的抗真菌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1,3)-β-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真菌细胞壁组分(1,3)-β-D-葡聚糖的缺损和病原真菌生长抑制。
- 代富英周金燕谭红
- 关键词:捷安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