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睿

作品数:253 被引量:1,220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2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3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色谱
  • 31篇相色谱
  • 25篇液相色谱
  • 25篇高效液相
  • 25篇高效液相色谱
  • 23篇色谱法
  • 22篇藏药
  • 19篇液相色谱法
  • 1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7篇薄层
  • 17篇薄层色谱
  • 16篇学成
  • 16篇缺血
  • 16篇化学成分
  • 15篇黄连
  • 12篇药材
  • 12篇指纹
  • 12篇指纹图
  • 12篇指纹图谱
  • 9篇生物碱

机构

  • 235篇西南交通大学
  • 79篇西南民族大学
  • 2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1篇成都中医药大...
  • 9篇北京藏医院
  • 6篇川北医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成都铁路中心...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云南中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澳门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53篇谭睿
  • 70篇顾健
  • 27篇任瑶瑶
  • 24篇李佳川
  • 21篇蒋合众
  • 19篇宋良科
  • 16篇武尉杰
  • 14篇刘睿颖
  • 11篇魏屹
  • 11篇李生茂
  • 10篇曹雨虹
  • 10篇赵兴冉
  • 9篇周雪杉
  • 9篇何黎黎
  • 9篇盛蓉
  • 9篇万萌萌
  • 8篇崔文婷
  • 8篇章雷
  • 8篇吴晓青
  • 8篇张鑫

传媒

  • 19篇中国中药杂志
  • 16篇中国药业
  • 16篇世界科学技术...
  • 15篇中药药理与临...
  • 14篇中药材
  • 12篇现代中药研究...
  • 10篇第四届中医药...
  • 9篇中草药
  • 9篇西南民族大学...
  • 9篇第三届中医药...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华西药学杂志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生物技术
  • 4篇药学学报
  • 4篇川北医学院学...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野生植物...
  • 3篇中成药

年份

  • 7篇2023
  • 13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6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19篇2016
  • 33篇2015
  • 25篇2014
  • 32篇2013
  • 18篇2012
  • 6篇2011
  • 1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十味肉豆蔻丸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肉豆蔻、红花、乳香、降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醚的含量,色谱柱为Comatex C18柱(2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35℃,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肉豆蔻醚质量浓度在0.1044~1.044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2=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1.46%,RSD为1.94%(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二十味肉豆蔻丸的质量控制。
巴桑卓嘎武尉杰周雪杉吴梅谭睿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姜黄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SOD的影响
2007年
为研究姜黄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SOD的影响,本实验以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SOD试剂盒测定血浆红细胞SOD和组织内SOD的含量以反映组织细胞内SOD的水平,间接了解体内氧自由基生成速率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姜黄提取物能升高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动物的血清和心肌组织SOD的含量。
顾健谭睿张德玉
关键词:姜黄提取物急性心肌缺血SOD氧自由基
功能代谢组学在中药抗抑郁机制研究中的策略及应用
2023年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类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抗抑郁中药因其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中药抗抑郁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以明确的是,抑郁症与代谢健康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为深入挖掘中药抗抑郁机制,本文从代谢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功能代谢组学策略的中药抗抑郁机制研究思路,即借助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探析抑郁症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开展抗抑郁中药功能性分子的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精确捕获抑郁症特征代谢分子和抗抑郁中药功能性分子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确定有效的药物靶点,进一步阐明抑郁症代谢紊乱所涉及的生化功能和相关机制。本文系统综述了功能代谢组学在中药抗抑郁机制中的研究策略及应用,阐述了功能代谢组学的核心价值,整理了近几年抗抑郁中药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以期借助功能代谢组学,为中药抗抑郁机制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张孟宇肖霖任瑶瑶谭睿蒋合众吴晓青
关键词:抑郁症
中药材溯源引发的思考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问题是走出国门的瓶颈,康美药业用互联网+推出中药溯源系统。但在专业技术层面的中药溯源涉及面较广,现仅就中药材溯源-即基源种的追溯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在专业技术层面上溯源,涉及执行药材标...
宋良科蒋合众魏屹谭睿张显丁仕
关键词:药材标准
经木香烃内酯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利用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并通过诱导后的bMSC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进行治疗,研究木香烃内酯的体内外神经保护的药理学相关机制。方法:利用木香烃内酯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此外,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SC组及木香烃内酯诱导MSC组(诱导组)(n=10),根据分组在再灌注2 h后由尾静脉注射相应细胞悬液或等量PBS,术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于7日后取脑,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计算梗死体积并进行HE染色。结果:木香烃内酯可使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且最佳诱导条件为10μM木香烃内酯孵育细胞24 h,诱导后的bMSCs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的表达量均有上调;体内实验中,诱导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梗死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MSC组(P<0.05),此外,组织病理检测结果说明,诱导后的bMSCs能够促进半暗带组织结构恢复,相对于其他治疗组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木香烃内酯可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且用诱导后的bMSCs能够显著性的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江羽王叶叶梁晨谭睿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木香烃内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白杨素(Chry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通过噻唑兰比色法(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对谷氨酸神经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白杨素诱导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水平;体内药效学评价采用脑中动脉阻断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对白杨素体内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进行评价。体内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含水量,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杨素对正常PC12细胞在实验浓度条件下未表现出细胞毒性,且在谷氨酸(10 mM)损伤模型中白杨素(药物浓度为10μM)对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白杨素诱导MSC后不同时间细胞表面神经标志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GF)、半乳糖神经酰胺(GalC)、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entin)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白杨素给药组改善了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了缺血半暗带损伤情况,上调了大鼠脑组织的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蛋白的表达。结论:白杨素可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表达量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王叶叶江羽梁晨石峥谭睿
关键词:白杨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蒲黄的超高压撞击流破壁技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新的蒲黄破壁技术——超高压撞击流破壁法;探索激光粒度分析法代替传统的中药显微定量法检查蒲黄破壁率的可行性。方法设计L9(34)正交试验,以破壁率(分别以中药显微定量法及激光粒度分析法测定)为评价指标,对蒲黄超高压撞击流破壁处理,优选破壁最佳工艺;比较破壁前后蒲黄在显微、粒度分布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蒲黄破壁最佳方案为A2B3C3,两种方法所测破壁率结果基本一致;破壁前后显微形态变化明显;各粒度分布值随破壁因素呈有规律变化。结论超高压撞击流技术对蒲黄破壁效果良好,激光粒度分析法用于测试破壁蒲黄粒度分布,方法简便、快捷,具有客观性,用于代替传统中药显微定量法检查蒲黄破壁率是可行的。
孙会丽谢明德王盛民谭睿
关键词:破壁率显微观察粒度分布
DSF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及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进一步验证DSF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并深入探讨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结扎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缺血心电图及梗死心肌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as、Bcl-2和C...
谭睿李生茂顾健
关键词:DSF急性心肌缺血模型CASPASES
RP-HPLC法测定二十味肉豆蔻散中去氢二异丁香酚的含量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二十味肉豆蔻散中去氢二异丁香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omatex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去氢二异丁香酚进样量在0.036 8~0.184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8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9%,RSD为1.42%(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检测二十味肉豆蔻散中去氢二异丁香酚的含量。
杨巧虹康新莉周雪杉阿萍顾健谭睿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波棱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及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波棱素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的方法及其在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分别采用超滤法、高速离心法、透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计算脂质体包封率,筛选最佳方法,并考察了波棱素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三种方法中,超滤法最适合用于测定包封率,脂质体包封率为(98.9±0.13)%;脂质体24 h内累计释放量为88.31%,72 h基本上完全释放,药物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超滤法为波棱素脂质体最佳包封率测定方法,波棱素脂质体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张鑫谭睿顾健何黎黎赵兴冉王霜
关键词:脂质体包封率体外释药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