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江霞

作品数:28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综合征
  • 3篇丹参
  • 3篇丹参注射液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血清
  • 3篇通气
  • 3篇脓毒
  • 3篇注射
  • 3篇注射液
  • 3篇阻塞性
  • 3篇乌司他丁
  • 3篇慢性
  • 3篇急性肺损伤
  • 3篇急诊
  • 3篇肺损伤
  • 3篇参注射液
  • 3篇创伤
  • 3篇创伤后
  • 3篇创伤后急性肺...

机构

  • 20篇深圳市龙岗区...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龙岩市...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27篇谢江霞
  • 7篇余坤城
  • 6篇阳书坤
  • 4篇霍开秀
  • 3篇毛志森
  • 3篇曹平
  • 3篇唐从耀
  • 3篇王合金
  • 3篇岑慧
  • 2篇李观强
  • 2篇张晓瑜
  • 2篇苏雪媚
  • 2篇马志益
  • 2篇郑菊芹
  • 1篇丘自挺
  • 1篇蔡博治
  • 1篇陈兰春
  • 1篇陈小丹
  • 1篇吴永泉
  • 1篇伍明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保健文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盐饮食状态下醛固酮增多对大鼠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在正常盐饮食情况下,观察醛固酮增多对大鼠心肌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醛固酮组,每组8只,醛固酮组采用醛固酮皮下注射(20μg/d),常规饲养6周,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MCP-1受体的表达。结果Masson染色可见醛固酮组大鼠心肌组织有大量胶原沉积,心脏/体重比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血清MCP-1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同时,醛固酮组大鼠心肌组织MCP-1受体的表达亦同步上调。结论醛固酮可诱导心肌纤维化,MCP-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周健谢江霞张旭升樊小容谭小青黄战军蔡博治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醛固酮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不同剂量生大黄粉防治危重病患者胃肠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生大黄粉在防治危重病患者胃肠并发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对照组,小剂量组给予0.05 g/(kg.次)生大黄粉灌胃治疗,大剂量组给予1.5 g/(kg.次)大黄粉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容量支持及抗感觉治疗;观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炎症指标、肾功能情况以及总体病情。结果治疗后5 d大剂量组APACHEⅡ评分[(24.48±3.75)分]、降钙素[(32.7±5.5)ng/L]、乳酸[(0.98±0.11)mmol/L]、C-反应蛋白[(6.8±1.1)mg/L]、白细胞介素(IL)-6[(0.22±0.05)μg/L]、IL-8[(10.3±1.6)μg/L]以及血肌酐[(142.9±20.5)μmol/L]、血尿素氮[(8.3±1.4)μmol/L]、24 h尿蛋白水平[(0.19±0.03)g]以及大便次数[(1.84±0.23)次]、总住院日[(12.92±2.21)d]、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例数[2(10%)]、脏器受累数[(0.83±0.11)个]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121.4±19.4)g/L]、内生肌酐清除率[(101.8±15.4)mL/min]、抢救成功例数[20(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5 d三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乳酸、C-反应蛋白、IL-6、IL-8以及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大便次数、总住院日、MODS的发生例数、脏器受累数呈现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均呈现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生大黄粉灌胃治疗能够降低APACHEⅡ评分、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余坤城谢江霞张晓瑜
关键词:危重病患者胃肠并发症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内镜治疗效果的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探究应用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选择接受治疗的10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如止血,补充晶体液,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输血等),研究组在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应用内镜止血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止血有效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两组止血效果疗效尚佳,其中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2.6%,研究组为95.6%,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566,P=0.0164)。研究组止血时间为(1.23±0.45)min,对照组为(4.29±0.76)min,研究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出血率达8.2%,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8.2±2.4)d,对照组为(13.2±3.6)d,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应用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有效率高,症状消失时间短,再出血率低并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安全有效。
郑菊芹谢江霞林栋
关键词:内镜止血上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肝损害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是否存在肝损害及其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中、重度SAHS患者134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分为SAHS肥胖组69例、SAHS非肥胖组65例和对照肥胖组30例、对照非肥胖组30例,观察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脂(TG)和胆固醇(CHO)水平的变化,肝脏彩超形态学表现,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生率,并对SAHS组血清ALT、AST水平与睡眠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AHS患者血清ALT、AST、GGT、TG和CH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SAHS组发生NAFLD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HS肥胖组肝损害与非肥胖组无明显差别(均P>0.05)。SAHS组血清ALT和AST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正相关(r分别为0.601和0.352,均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r分别为-0.513和-0.442,均P<0.05)和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r分别为-0.461和-0.305,均P<0.05)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AHS组血清ALT水平与患者AHI和LSaO2呈线性回归关系(P<0.01)。结论:SAHS患者确实存在肝损害,发生NAFLD的几率明显增高,肝酶水平与患者AHI、LSaO2密切相关,慢性间歇性低氧可能是造成肝损害的独立相关因素。
谢江霞岑慧阳书坤余坤城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肝损害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慢性间歇性低氧
急诊诊治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以急腹症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在急诊诊疗过程中造成的误诊,归纳分析其原因,形成急诊诊疗经验,从而提高确诊率,有助于急诊医疗水平增强。方法:选取急诊科以急腹症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24例误诊的病例资料分析。结果:24例误诊患者中,最后确诊急性阑尾炎6例;急性胆囊炎3例;急性胰腺炎3例;胃穿孔2例;宫外孕2例;心肌梗死2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小肠穿孔1例。结论:以急腹症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病情紧急而病因复杂,容易误诊。急诊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拓宽思路,详细搜集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鉴别诊断思维清晰,做到快速而尽可能准确,减少误诊。
唐从耀毛志森谢江霞黄建发
关键词:急诊急腹症误诊
早期乳酸清除率和PCT在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和降钙素原(PCT)在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65例实施早期目标化治疗(EGDT)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时和入院6h静脉血乳酸、PCT等指标,并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28d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6h乳酸清除率≤10%为阈值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以血清PCT活性是否高于本组研究病例中位数分为高PCT组和低PCT组。结果 MODS组和死亡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分别低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MODS组和死亡组PCT分别高于非MODS组和和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乳酸清除率组和高PCT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分别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P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和PCT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有较大价值。
谢江霞霍开秀阳书坤刘雪燕余坤城
关键词:急诊脓毒性休克早期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预后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连续监测对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效果判断的价值
2021年
目的:对心肺复苏患者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探讨其对患者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38例,是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有患者均进行抢救治疗并连续监测PETCO_(2),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分为A组(自主循环恢复,n=10)和B组(非自主循环恢复,n=28),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心肺复苏时间段PETCO_(2)值的变化和复苏效果。结果:同B组患者相比较,A组患者的PETCO_(2)值显著较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颤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和5%碳酸氢钠使用剂量相对较高(P<0.05)。结论:监测心肺复苏患者PETCO_(2)值的变化,便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
余坤城谢江霞苏池
关键词:心肺复苏
早期联用乌司他丁及丹参注射液对胸腹部创伤后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早期联用乌司他丁、丹参注射液对胸腹部创伤后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丹参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胸腹部创伤后ALI患者早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性治疗,能减少ARDS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
曹平谢江霞余坤城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乌司他丁丹参注射液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OSAHS患者56例和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抗凝血酶(AT)水平,采用底物发光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OSAHS组血清GMP-140、v WF、Fbg、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T、t-PA水平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GMP-140、v WF、Fbg、PAI-1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507,0.411,0.392和0.458,均P<0.05)。血清AT、t-PA水平与IMT呈负相关(r=-0.401,-0.367,均P<0.05)。OSAHS患者GMP-140、v WF、t-PA水平与IMT成线性回归关系。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PTS,同时颈动脉内膜增厚明显,PTS是导致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余坤城谢江霞阳书坤张晓瑜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栓形成前状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小板计数和降钙素原在预警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PC)、降钙素原(PCT)变化,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1例脓毒症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入选后5d内PC、PCT浓度,根据5d内是否发生MODS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MODS组(32例)和脓毒症非MODS组(49例),分析组间PC、血浆PCT浓度的差异和两者相关性。结果:脓毒症MODS组PC第0~5天均明显低于脓毒症非MODS组(P〈0.05);脓毒症MODS组血浆PCT浓度均明显高于脓毒症非MODS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脓毒症患者PC、血浆PCT浓度可预测5d内MODS的发生(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0.035、0.670±0.076。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MODS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值与血浆PCT值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PC和PCT变化可预测脓毒症MODS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促炎因子的释放增加有关,可作为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指标之一。
王合金谢江霞阳书坤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