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瑞荣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疗效
  • 4篇干扰素
  • 3篇乙型
  • 3篇慢性
  • 3篇肝硬化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干扰素Α
  • 1篇胆碱酯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低钾
  • 1篇低钾血症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物质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理渴求
  • 1篇血液

机构

  • 13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3篇许瑞荣
  • 9篇朱计芬
  • 8篇刘细玲
  • 6篇吴茂盛
  • 6篇李文莉
  • 4篇张云
  • 3篇卓福镇
  • 2篇黄育波
  • 1篇周建群
  • 1篇张锡鸿
  • 1篇唐斌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4例转归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入院时特征,退热时间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出院后核酸复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退热时间、咽拭子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以及出院患者核酸复阳情况与入院时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4例COVID-19患者均来自武汉疫区或与确诊者有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以发热(24/34)及呼吸道症状(23/34)为主,白细胞降低者7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7例,入院时影像学诊断肺炎患者21例,6例患者出院1周后咽/肛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再次阳性。分析复阳相关因素,患者入院时发热程度为复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751,P <0.05),入院时影像学提示肺炎的患者其复阳的概率反而较低(OR=0.009,P <0.05)。结论对于已达到出院标准的确诊患者,应回顾其入院时发热程度以判断其复阳的可能性。延长随访时间,多次多部位取材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并慎重解除隔离。
卓丽魏芳芳周建群吴茂盛李文莉许瑞荣卢锷英王倩
关键词:转归核酸检测
33例止咳药水成瘾致低钾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止咳药水成瘾致低钾血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复饮止咳药水的患者33例。有明确的联邦止咳露或菲迪克止咳糖浆等服用史,尿液吗啡试验阳性。从一般资料、药物滥用情况和入院状况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成瘾者均由家人陪同入院,自愿接受戒瘾治疗。入院后严禁接触止咳药水类药物,经补钾治疗后血清钾恢复正常,症状消失,体力恢复,精神好转出院。结论:积极纠正低钾血症治疗的同时,依据患者个体化治疗和护理,能顺利达到戒瘾目的。
朱计芬刘细玲许瑞荣张云卓福镇
关键词:止咳药水成瘾性低钾血症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和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血清Thl/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普通α-干扰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和6月,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水平,并同时检测ALT、HBV DNA水平。结果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早期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IL-4水平均降低;两组TLR4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应答组患者TLR4下降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IFN-γ和IL-4的变化与TLR4的变化无明显相关(P均>0.05),TLR4与ALT呈正相关(r=0.78,P<0.01),TLR4的变化与HBV DNA变化无相关(P>0.05)。结论在干扰素-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TLR4表达的变化无相关,而对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可能与TLR4表达的变化有关。
李文莉吴茂盛黄育波刘细玲朱计芬许瑞荣
关键词:干扰素-ΑTOLL样受体-4TH1/TH2细胞因子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炎96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抗炎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外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不及观察组93.75%,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因而值得临床使用。
朱计芬许瑞荣张云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
血液透析用于海洛因依赖150例脱毒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分析血液透析治疗海洛因依赖脱毒疗效,能够提前诱导服用纳曲酮预防复吸。方法对15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血液透析脱毒治疗一周。一周内透析三次,每次4h;同时辅以非阿片类止瘾药及抗焦虑、抗抑郁治疗,7d后打催瘾针,诱导服纳曲酮;用美沙酮治疗组150例作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组150例7d内均脱毒成功,全部服用纳曲酮。对照组美沙酮脱毒至打催瘾针,需要15~20d才能够完成。结论血液透析组疗程短,脱毒快而且彻底,服纳曲酮成功率高,比美沙酮组提前7~10d,服纳曲酮,为抗复吸赢得了时间。
刘细玲朱计芬许瑞荣张云张锡鸿唐斌卓福镇
关键词:血液透析海洛因依赖脱毒纳曲酮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聚乙二醇(PEG)干扰素、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4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19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应答,13例患者获得SVR,2例患者无应答。对照组10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答应,6例患者获得SVR,18例患者无应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适当措施,能够确保患者完成治疗疗程。
朱计芬钟惠玲刘细玲许瑞荣
关键词:利巴韦林慢性丙型肝炎
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核苷类药物应用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A组为拉米夫定,B组为阿德福韦酯,C组为恩替卡韦,对比观察其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1年后其HBV病毒DNA载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的降低程度及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其中恩替卡韦的临床治疗效果尤为突出,且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可靠,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刘细玲朱计芬李文莉许瑞荣吴茂盛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临床治疗效果
HBV前C区及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变异与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HBV前C(P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乙肝组)及2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对2组患者血清样本进行A1762T/G1764A、G1896A基因突变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年龄大于慢乙肝组,ALT、HBV DNA水平低于慢乙肝组,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慢乙肝组(P均<0.05)。肝硬化组患者A1762T/G1764A双位点突变发生率为78%,高于慢乙肝组的49%(P<0.05);肝硬化组G1896A突变发生率为48%,慢乙肝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PC/BCP区A1762T/G1764A突变率高于慢乙肝患者,A1762T/G1764A突变可能参与慢乙肝发展至肝硬化的过程。
魏芳芳李文莉甄丽敏廖常斌许瑞荣吴茂盛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前C区突变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3表达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3在干扰素α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HBV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予以普通干扰素仪治疗,根据治疗24周时的生化学、病毒学应答进行分组。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50例慢乙肝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3的mRNA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HBVDNA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治疗24周,ALT复常组SOCS-1表达较治疗前升高[(0.718±0.031)、(0.258±0.014)](P〈0.05),SOCS-3表达较治疗前下降[(0.658±0.032)、(0.707±0.088)](P〈0.05),而ALT未复常组SOCS—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学应答组SOCS—l较治疗前升高[(0.661±0.018)、(0.258±0.014)](P〈0.05),SOCS-3表达较治疗前下降[(0.644±0.023)、(0.715±0.048)](P〈0.05),而病毒学未应答组的SOCS—1、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后单个核细胞SOCS-1mRNA表达上调,SOCS-3mRNA下调,可能参与了干扰素抗乙肝病毒过程。
李文莉吴茂盛刘细玲朱计芬许瑞荣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干扰素Α
奥曲肽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直至止血后2~3 d结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死亡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治疗2 d后再出血率,治疗前与止血后2~3 d两组患者血清CHE、SOD、MDA水平,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死亡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2 d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止血后2~3 d两组患者血清CHE、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血清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HE、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29.41%)(均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再次出血率,减少输血量,同时,可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从而缩短患者止血与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曾媛媛许瑞荣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精细化护理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