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强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曲古抑菌素
  • 3篇曲古抑菌素A
  • 2篇单纯疱疹
  • 2篇单纯疱疹病毒
  • 2篇增殖
  • 2篇术后
  • 2篇疱疹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2篇出血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修补术
  • 1篇血肿

机构

  • 8篇荆门市第一人...
  • 4篇武汉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许强华
  • 7篇陈治军
  • 7篇刘平非
  • 6篇谢腾
  • 5篇陈晓巍
  • 4篇陈新军
  • 2篇丁锐
  • 1篇陈琰
  • 1篇陈春美
  • 1篇冯雨
  • 1篇梁武
  • 1篇陈吕安
  • 1篇陈祎招
  • 1篇王锐
  • 1篇冯亮
  • 1篇罗勇
  • 1篇曾军
  • 1篇刘甜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恶性胶质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1年
恶性胶质瘤存在多种分子基因变异机制,除了一些癌基因ras、raf等和抑癌基因P53、PTEN等之外,还存在有表观遗传学机制的改变[1]。表观遗传学有二种经典的调节基因表达的方式:组蛋白修饰及DNA甲基化。目前,已发现组蛋白修饰有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60余种,其中组蛋白乙酰化与甲基化修饰的研究较充分。
许强华陈新军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恶性胶质瘤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3年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例)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4例)收治的6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采用正中入路血肿清除及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1例采用旁正中入路经皮微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减压及血肿清除术治疗;5例手术患者术后脊柱MRI显示血肿已清除、椎管减压充分,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另1例患者仅保守治疗,术后血肿吸收、神经功能完全恢复。6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E级4例,D级2例。
许强华刘平非陈治军陈琰王锐陈春美
关键词:椎管减压血肿清除术硬膜外出血术后血肿正中入路
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5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以此鉴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4例患者入院后急诊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l例;1例患者为动脉瘤再次破裂后行CTA检查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2例,动脉瘤夹闭术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恢复良好3例,重残1例,死亡l例。结论对伴有颅脑外伤史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注意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以便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案。
许强华陈治军罗勇刘平非陈吕安梁武谢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TSA联合HSV-1对C6鼠胶质瘤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C6鼠胶质瘤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TSA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处理)、HSV-1(加入10 MOI HSV-1处理)及TSA+HSV-1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和10 MOI HSV-1处理)共4组,每组设5个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作用48、72 h,与对照组相比,TSA组、HSV-1组、TSA+HSV-1组C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且,TSA+HSV-1组明显优于TSA组和HSV-1组(P<0.05)。结论TSA联合HSV-1对体外培养的C6细胞可产生协同或叠加杀伤作用,抑制VEGF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许强华陈新军刘平非谢腾陈晓巍陈治军
关键词:胶质瘤C6胶质瘤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曲古抑菌素A
曲古抑菌素A联合单纯疱疹病毒I型对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012年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为模型,观察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0.5×10^-3mol/LTSA和10MOIHSV-1及0.5×10^-3μmol/LTSA与10MOIHSV-1组合作用于U251人胶质瘤细胞,72h后噻唑蓝(MTr)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单一TSA组、单一HSV-1组、TSA与HSV一1联合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8.0±1.8)%、(18.0±3.1)%、(58.0±5.8)%;凋亡率分别为(47.4±3.5)%、(29.6±3.0)%、(59.6±4.0)%。TSA与HSV-1联合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单一使用TSA或HSV-1组(P〈0.01)。结论TSA联合HSV-1对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具有协同或叠加杀伤作用。
许强华陈新军
关键词:曲古抑菌素A单纯疱疹病毒I型胶质瘤增殖脱噬作用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丙戊酸钠中毒1例
2021年
颅脑手术,特别是幕上开颅手术,为预防术后癫痫常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而丙戊酸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预防和控制癫痫的药物之一。本文报道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丙戊酸钠严重中毒1例。1病例资料55岁女性,因头晕、左侧肢体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肢体肌力约4级,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入院后头部MRI检查示右侧大脑镰旁占位,大小约3 cm×4 cm,位于右侧中央前回前方,且中央前回向后外侧受压明显,考虑脑膜瘤。常规预防癫痫治疗(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2次/d)。入院第5天,全麻下行右侧大脑镰旁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静脉滴注丙戊酸钠(0.4 g,1次/8 h)预防癫痫。
许强华刘平非谢腾陈晓巍胡航罗小程陈治军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手术丙戊酸钠中毒医源性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lumboperitoneal shunt,LPS)与脑室腹腔分流(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 N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并行分流手术病人96例,按术式分为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组(LPS组)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组(VPS组),LPS组28例,VPS组68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预后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LPS组和VPS组步态不稳分别为60. 0%和63. 5%,认知障碍分别为54. 2%和57. 9%,尿失禁分别为44. 4%和47. 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LPS组和VPS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别为(-0. 9±0. 5)和(-1. 0±0. 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LPS组和VPS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 9%和16. 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PS和VPS治疗i NPH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LPS可以避免脑室穿刺造成的脑实质出血。
陈晓巍陈治军谢腾刘平非罗小程许强华丁锐
关键词: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
垂体腺瘤合并颅咽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是鞍区或鞍上区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年发病率为(0.2-2.8)/10万人;而颅咽管瘤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1%-4%,其年发病率约0.13/10万人。鞍区或鞍上区垂体腺瘤与颅咽管瘤共存现象非常少见,其发病机制也不清楚。
丁锐曾军陈祎招冯亮陈治军谢腾刘平非陈晓巍冯雨罗小程许强华
关键词:颅咽管瘤混合瘤
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效果分析
2021年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患者年龄在55-75岁之间,其年龄平均值为(65.73±1.24)岁。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患者分别为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完成手术后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常规的颅脑修补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通过对常规组、试验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中痊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25例、13例、2例,整体有效率为95.0%。经比较,试验组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较优。试验组患者中整体颅脑损伤并发症情况相比常规组少,整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5.0%,经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治疗前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为23.32±1.3分,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为6.3±1.24分。经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评分为9.564,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颅脑修补术的应用,术后情况明显改善,并发症较少。
许强华
关键词:脑外伤患者术后效果
TSA联合HSV-Ⅰ型对C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0.5×10^-3μmol/L TSA和10MOI HSV-1及0.5×10^-3μmol/L TSA与10MOI HSV-1联合作用于C6鼠胶质瘤细胞;分别于48 h、72 h后,用CK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48 h后,TSA+HSV-1组C6细胞较单一TSA组、单一HSV-1组C6细胞的增殖活性率明显降低(P<0.05,P<0.01);72 h后,TSA+HSV-1联合组C6细胞较单一TSA组和单一HSV-1组C6细胞的增殖活性率明显降低(均P<0.01)。48 h、72 h后,TSA+HSV-1组C6细胞较单一TSA组和单一HSV-1组C6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TSA联合HSV-1对体外培养的C6细胞具有协同或叠加杀伤作用。
许强华刘甜陈新军陈治军刘平非谢腾陈晓巍
关键词:曲古抑菌素A胶质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