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娇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主题

  • 4篇文学
  • 3篇主义
  • 2篇殖民主义
  • 2篇审美意识形态
  • 2篇文化
  • 2篇现代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美学
  • 2篇美意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后殖民
  • 2篇后殖民主义
  • 1篇大写
  • 1篇形态论
  • 1篇学理
  • 1篇寻常
  • 1篇雅化
  • 1篇伊格尔顿
  • 1篇意识形态

机构

  • 14篇南京大学
  • 1篇卢布尔雅那大...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 1篇杜克大学

作者

  • 14篇许娇娜
  • 1篇特里·伊格尔...

传媒

  • 6篇马克思主义美...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问题域与核心概念的解析与反思
20世纪中期以来,在哲学和美学等思想领域开展了对现代性的深刻危机的反思和批判,审美意识形态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提出和讨论。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深化、后现代社会形成以及全球化范围扩大并加深影响,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新的研...
许娇娜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崇高美学
悲剧、希望与乐观主义被引量:17
2008年
本文分析和批驳了把悲观看做一种文化批判形式的现代悲剧观的错误和自我矛盾。文化批判的悲剧观作为一种精英主义的悲剧观,将作为高雅文化的悲剧与日常生活的平庸无奇对立起来,以绝对精神贬低世俗经验,在其本体论意义与精英化倾向、自由与决定论、虚无主义与常胜主义等问题上一再陷入僵局。事实上,崇高的、非凡的与日常的、平庸的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富于革命性的连续性。在希望的问题上,情况也是如此。悲剧带给人们的是希望,而不是乐观主义,两者的区别在于希望是与失败的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特里·伊格尔顿许娇娜
关键词:悲剧文化批判自我矛盾
关于后革命马克思主义的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一方面,随着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作为一项政治规划的社会主义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人们对作为一种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也逐渐丧失了兴趣。另一方面,尽管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国家机构相分离对理论本身来说是好事,因为它解除了理论对国家或者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依附。但是问题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项理论规划,也是一项政治规划,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由于从妇女到种族到本土主义者的各种运动中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以及与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等范畴相关的意识形态的发展。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除了这些发展所发起的挑战之外,还要加上最近几十年里出现的全球化的挑战。这些新的挑战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包括阶级概念的空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在本文中我所要思考的重点是,这些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味着什么?今天的世界形势与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及它在上个世纪所经历的社会环境是很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又怎样使我们有能力对它加以应付?
阿里夫.德里克许娇娜
关键词: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
“意识形态终结”之后的意识形态被引量:3
2007年
"意识形态"概念的合法性不是不证自明的,在它短短两百年历史中,始终交织着"终结论"试图取消它与反终结论努力捍卫它的斗争;在斗争中它的涵义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文第一部分试图对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背景下,意识形态概念的哪些意义被扬弃进行考察。第二部分则对作为当下意识形态理论新发展的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阐发,指出意识形态不是对现实的歪曲反映,相反,现实是由意识形态构建起来的,意识形态掩盖着社会对抗的真实界;它在实践层面而非认知层面发挥作用。在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操作变成一种姿态性的形式。最后指出在考察当今的审美现象的意识形态意义时,需要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变化加以重视。
许娇娜
关键词:意识形态
艺术作品中现实主义的本体论问题
2008年
辩证艺术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艺术作品与社会的关系。本文试图借助"显象"这个既是社会理论范畴(黑格尔,马克思),又是美学术语的思辨概念。探讨艺术反映人类现实的基本功能。社会显象对位于社会结构语境中的个体加以反映,个体的自由却导致了一种效用方面的互相依赖的关系。把艺术看做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反映,审美显象的本体论身份就必须被看做是位于经验现实的单一性与理论抽象的普遍性之间。艺术通过感性的普遍性这种特殊方式反映现实,这个问题先是通过黑格尔的"理想"概念,接着在卢卡奇关于"典型"的观点中得到发展。根据卢卡奇的观点,任何伟大的艺术都旨在传达一个关于现实的形象,在此形象中显象与存在之间的对立消失了,两者自发地结合为一体。这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的现实主义观,它在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传统,也就是恩斯特·布洛赫和汉斯·H.霍尔兹的理论中得到改进。布洛赫从本体论观点出发,对作为现实因素的可能性加以思考:显像成为"预显",而现实主义成为对变化了的现实的预知。霍尔兹把现实主义理解为能够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得到实现的原则。他强调了艺术的召唤功能以及主体性对外界进行修改的特点。现实主义并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再生产现实,而是通过模仿的再现对现实加以修改。艺术开启了对现实的设想和展望,并使之成为可见的。
约克.齐默许娇娜
关键词:显象现实主义黑格尔卢卡奇布洛赫
论金圣叹《水浒传》评点对作品文学价值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一方面,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过程是审美再创造的阅读过程,在阅读中建构了作品的意义体系,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价值;第二,其评点又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方式,强化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通过影响其他读者对《水浒传》的接受间接影响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历史地位。
许娇娜
关键词:金圣叹《水浒传》评点雅化
我们必须永远历史化吗?被引量:20
2008年
詹姆逊所提出的"永远历史化"作为一个超历史的命令,本身又是一个历史行为,构成了一种述行的矛盾。詹姆逊及大多数文化左派所犯下的另一个错误在于,认为历史化具有激进的本质,在文学批评上主张让文本回归历史语境。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左派与右派拥有同样的立场,两者的分歧不在于是否历史地解读文本,而是如何解读历史本身。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历史同时是关于文明和野蛮、解放和压迫的叙事,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对记录文明的史册进行X光检查,以便揭露其中野蛮的痕迹。正如本雅明所说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改变的,因为现在和将来都在一种全新的光线下对它加以改写。这同样适用于文学,批评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对作品不断地加以补充,并且这个过程是不会终止的,因为作品本质上是不完整的。
特里.伊格尔顿许娇娜
关键词:文学批评
试析马歇雷的“离心结构”理论被引量:3
2007年
马歇雷认为文学是以意识形态为材料的生产活动。意识形态进入作品后处于一种异己力量的对抗中,在文学语言虚设的语境中暴露了自身的虚幻性。正因为这种冲突,使文本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离心结构。马歇雷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自己的理论。他在与结构主义完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结构”一词。结构是外在的、矛盾的、不完整的。
许娇娜
关键词:离心结构结构主义反本质主义
伊格尔顿论基础/上层建筑——兼论伊格尔顿对威廉斯的批评被引量:5
2009年
在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上威廉斯与伊格尔顿的观点有着显著的分歧。在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积极反思斯大林主义的背景下,威廉斯基于其文化唯物主义立场对基础/上层建筑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威廉斯的观点遭到了伊格尔顿的反对。伊格尔顿捍卫基础/上层建筑模式的价值,主张从关系和功能的角度定义基础与上层建筑,并将"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本体论命题区别开来。同时,伊格尔顿也反对威廉斯将文化扩展到基础领域,主张文化的特殊作用是对经济基础的超越,从而创造了不断超越人类当下处境的可能。伊格尔顿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的论述,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文化的特殊性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文学和美学的范围,成为一种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思考。
许娇娜
关键词:威廉斯伊格尔顿文化伦理学
在他的大胆凝视中,我的伤害被大写
2007年
希区柯克电影世界的中心是主体与法律的关系。本文以《被冤枉的人》的失败为反面例子,探讨希区柯克电影世界的寓言维度,这一寓言维度正是希区柯克电影的意识形态批判潜能所在。希区柯克的电影折返了观众的凝视,使他/她意识到自己的凝视总是已经被"病态"的欲望打上烙印;通过满足观众的欲望,使他/她看到自己的欲望的矛盾、分裂本质。这种欲望被体验为对违反法律的欲望。最深刻的意识形态认同来自对法律的阴暗面,即对违反法律、悬搁法律的快感模式的认同,而希区柯克的电影所中止的正是这种认同。
斯拉沃热.齐泽克许娇娜
关键词:希区柯克凝视欲望意识形态批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