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莉

作品数:38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酮戊酸
  • 5篇皮肤
  • 5篇皮炎
  • 5篇光动力
  • 5篇氨基酮戊酸
  • 4篇湿疣
  • 4篇特应性
  • 4篇特应性皮炎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法
  • 4篇尖锐湿疣
  • 4篇儿童
  • 4篇5-氨基酮戊...
  • 3篇血管
  • 3篇肉瘤
  • 3篇脓疱
  • 3篇脓疱病
  • 3篇疗效
  • 3篇基因

机构

  • 38篇武汉市第一医...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38篇覃莉
  • 11篇周小勇
  • 11篇陈柳青
  • 7篇黄萌
  • 7篇戴红
  • 6篇段逸群
  • 6篇高婷婷
  • 6篇胡吉升
  • 6篇王玮蓁
  • 6篇叶静
  • 6篇陈金波
  • 5篇任敏
  • 4篇曾宪玉
  • 4篇冯小兰
  • 3篇吴卓璇
  • 3篇李东升
  • 3篇祝文涛
  • 3篇冯昭
  • 3篇许莉
  • 2篇王向东

传媒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骨科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颗粒细胞瘤1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女,34岁,右侧阴唇皮疹10月。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部可见弥漫性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细胞核大,核深染,免疫组化标记S-100,CD68(+)。诊断:皮肤颗粒细胞瘤。
冯昭覃莉杨静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皮肤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落叶型天疱疮一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患儿男,9岁,头皮红斑、糜烂伴瘙痒1个月,泛发全身1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内颗粒层下方水疱形成,疱内见大量棘层松解细胞,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细胞间IgG、补体C3呈网状沉积,IgM、IgA阴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抗Dsg1抗体阳性(157.00 U/ml)。诊断:落叶型天疱疮。入院后应用泼尼松40 mg/d疗效欠佳,改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每周100 mg,共4周)联合泼尼松(20 mg/d)治疗,病情控制良好。泼尼松逐渐减量至7.5 mg/d维持治疗,随访24个月病情无复发。
刘钟胡吉升黄萌陈柳青覃莉周小勇
关键词:天疱疮儿童泼尼松落叶型天疱疮利妥昔单抗
特应性皮炎的光物理治疗进展
光物理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证据等级为ⅡB。在外用润肤剂、糖皮质激素和/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一线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光物理治疗作为二线方案用于中重度AD的治疗。光物理治...
覃莉周小勇段逸群
文献传递
肺癌抑癌基因1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生长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肺癌抑癌基因1(TSLC1l)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表达TSLC1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株M8T设为研究对象,转染空载体的骨肉瘤MG63细胞株M8P设为对照组,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设为空白组。噻唑蓝(MTT)法检测M8T细胞增殖;FACSort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将2×10^7个瘤细胞皮下注射裸鼠,观察体内成瘤的影响。结果稳定转染TSLC1的实验组M8T细胞株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细胞比较,其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M8T细胞G0~G1期细胞数为(63.76±2.78)%,生长周期出现了G0-G0期阻滞,细胞凋亡总数为(28.45±0.65)个,显著增加(P〈0.1);裸鼠皮下成瘤于皮下注射后3周开始形成。结论TSLC1能明显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覃莉林阳陈文坚陈安民祝文涛
关键词:骨肉瘤增殖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外用后导致顽固性湿疹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38岁女性患者因面部银屑病给予吡美莫司外用,连续外用2个月并停药1 d后,面部出现湿疹,给予常规抗组胺药物、甲氨蝶呤抗炎治疗无效,改用环孢素75 mg/次,2次/d口服,治疗2 d后湿疹好转,24 d后皮疹消退出院。
高婷婷胡吉升覃莉
关键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吡美莫司
泛发性连续性肢端皮炎1例
2014年
患者女,35岁。双手足反复起脓疱、糜烂伴疼痛26年,泛发加重6天。体检发现躯干、四肢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可见簇集分布的脓疱。双手足可见片状红斑、糜烂,部分表面覆黄色痂皮及散在分布的粟粒大脓疱。双手指甲可见甲周红肿,部分甲下积脓、覆黄色厚痂,甲板缺失、指甲脱落,远端指骨萎缩。可见沟纹舌。诊断:泛发性连续性肢端皮炎。
覃莉黄茜孔庆云
关键词:连续性肢端皮炎
羟苯磺酸钙胶囊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2例被引量:3
2018年
2例女性患者(例1,63岁;例2,51岁)因高血压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3次/d。例1于服药第15天左上肢出现红色皮疹伴高热,例2于服药第20天躯干和双大腿部出现红色皮疹,伴咳嗽和高热;分别于出疹后1 d(例1)和3 d(例2)发展至全身皮疹;分别于出疹后3 d(例1)和9 d(例2)出现口腔、双眼、外阴黏膜处破溃。诊断:羟苯磺酸钙胶囊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停用羟苯磺酸钙胶囊,给予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补钾、补钙等治疗。分别在治疗13 d(例1)和18 d(例2)黏膜糜烂处愈合或好转,16 d(例1)和25 d(例2)后皮疹消退。
高婷婷覃莉周小勇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毒性
肺癌抑癌基因-1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侵袭和转移抑制效应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肺癌抑癌基因-1(TSLC1)稳定转染至骨肉瘤细胞株后对其侵袭、转移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稳定表达TSLC1基因的人骨肉瘤细胞株M8T为研究对象,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系M8P设为对照组,MG63细胞株为空白组;Transwell法检测三组细胞株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将细胞制成1×107细胞悬液,于裸鼠尾静脉注射,第4周开始处死裸鼠,肉眼及镜下观察肺部转移灶形成情况,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检测。将0.5 mL磷酸盐缓冲液(PBS)重悬2×107细胞皮下注射5周龄裸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1周检测1次。结果 M8T细胞株体外侵袭细胞数目为(25.86±2.12),迁移的细胞数目为(37.55±3.46);其裸鼠皮下成瘤形成时间:于注射后第4周开始生长,较对照组和空白组细胞株成瘤时间晚,体积显著减小,体内肺转移形成时间为注射后第9周,肺部转移灶发生率为40%。结论 TSLC1基因可明显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及皮下成瘤能力。
覃莉陈安民祝文涛
关键词:肺癌骨肉瘤肿瘤侵润
增殖性天疱疮1例
2018年
患者男,52岁,72 kg,因"腹股沟反复起疹及口腔糜烂2年"入院。皮肤组织病理示:浅表浆痂,表皮增生,可见基底层上方棘层松解水疱或裂隙形成,可见表皮内嗜酸性粒细胞微脓肿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LgG(+)、C3棘细胞间(+)、LgA(-)、lgM(-),PAS(-),抗酸(-);间接免疫荧光:Dsg3:209.60(阳性)、BP180阴性、Dsg1:阴性,诊断为:增殖性天疱疮。治疗:甲泼尼松龙28 mg联合吗替麦考酚酯2 g/d。
黄胤陈柳青覃莉周小勇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
分娩和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及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AD)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3例1~12月龄AD婴儿,以3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AD患儿与健康对照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分组。取婴儿粪便提取总DNA,PCR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V1~V9区,应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菌群在属、种水平上的构成差异,选择差异菌群相对丰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D皮疹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顺产对照组(11例)、剖宫产对照组(19例)、顺产AD组(11例)、剖宫产AD组(22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别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7例)、母乳喂养对照组(12例)、混合喂养对照组(11例)、配方奶粉喂养AD组(12例)、母乳喂养AD组(8例)、混合喂养AD组(13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线性判别分析(LEfSe)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照组和AD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性菌群;而在不同喂养方式AD组和对照组中,配方奶粉喂养AD组阿克曼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分别为属水平(LDA值=4.78)和种水平(LDA值=4.91)差异性最大的菌群。配方奶粉喂养AD组婴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数值相等,均为9.60%±0.72%)均高于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均为2.50%±0.83%,Z=1.66,P=0.048)、混合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2.26,P=0.012)及母乳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1.85,P=0.032)。AD患儿中肠道阿克曼菌属及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相对丰度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ρ=0.384、0.387,均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AD及健康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无显著差异,配方奶粉喂养AD患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
吴卓璇李蒙陈瑶刘佳琳胡枫覃莉
关键词:婴儿肠道菌群分娩方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